陈俊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尾侧联合入路与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比较分析头尾侧联合入路与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头尾侧联合入路23例(观察组)、中间入路27例(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行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未出现肠系膜上静脉(SMV)及Henle’s干损伤及出血者;对照组27例患者行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出现SMV及Henle’s干出血共6例。两组血管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肠梗阻发生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肠损伤、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与中间入路相比,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中不易损伤血管、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者效果无明显差别,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沈成龙周国强郭健石志良武冠廷陈俊杰顾闻何宋兵
-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手术
-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ANO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研究ANO1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ANO1对结肠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得结肠癌mRNA表达谱数据和相应的临床信息,分析ANO1的差异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ANO1表达量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可能与ANO1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结肠癌肿瘤组织中ANO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ANO1表达水平与N分期即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分期,以及肿瘤是否突破肌层、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ANO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Cox多因素分析可见年龄及ANO1表达状态是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NO1高表达样本富集至钙离子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WNT及多个癌症相关通路等基因集。结论ANO1在结肠癌肿瘤中高表达是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且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明显相关。ANO1有望成为结肠癌重要的预后标志物。
- 张喆陈俊杰武冠廷支尹陈国梁董晓强何宋兵
- 关键词:结肠癌预后
-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RMM)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式及治疗方案.方法 通过对于收住的1例ARMM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查找、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该例患者因发现直肠肿物半月余入院,入院后指检距肛门2 cm可及一质硬肿物,腹部CT显示直肠壁稍增厚.完善其他检查,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式)+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病理示:(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腹股沟淋巴结未见转移.结论 ARMM属于黏膜黑色素瘤的一种,发病率低,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处于中晚期;病理诊断是ARMM的金标准,对于疑似病人应常规指检,必要时完善肠镜及病理活检,对于确诊病人应积极手术并根据术后病理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 栾立鹏陈俊杰顾闻张海涛何宋兵
- 关键词: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
- H3K79me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2020年
- 目的分析H3K79me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确诊为结直肠癌的78例手术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3K79me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3K79me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与外周血癌胚抗原(CE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H3K79me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H3K79me2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及M分期无关(均P>0.05),与N分期、T分期、TNM分期相关(均P<0.05);T分期和N分期是H3K79me2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H3K79me2的表达与外周血CEA水平呈正相关(r=0.474,P<0.01);随访87个月,生存分析提示结直肠癌患者中H3K79me2高表达组的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1),外周血CEA升高组患者生存率低于正常组(P<0.05);生存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提示H3K79me2表达、CEA水平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H3K79me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能有助于临床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并为结直肠癌的生物治疗提供新的可能靶点。
- 沈韧斌沈韧斌陈俊杰陈俊杰蒋燕南张研武冠廷王临池王临池黄瑾瑜吕京澴吕京澴顾新华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肛管直肠黑色素瘤10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2021年间收治的ARMM10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点、治疗结果和预后情况进行探讨并总结诊治经验。结果10例ARMM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50~79岁,平均发病年龄(61.4±7.6)岁。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但以便血为主,缺乏特异性,所有患者术前行CEA,CA19-9定量检测结果均正常;10例患者中,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其中主要指标有S-100、HBM、MelanA、Ki-67,9例患者S-100均为阳性;HBM8例阳性;MelanA除4例未查外,4例阳性,1例阴性。9例患者Ki-67均为阳性,其中5例阳性区>50%。6例接受腹会阴联合肿瘤切除术(Miles术),4例接受经肛门直肠肿物切除术;5例术后接受综合治疗,1例术后因泌尿系转移行尿道切除术,4例术后未行辅助治疗。患者总体生存期5.5个月~108个月,平均生存(30.6±29.5)个月,中位生存期28.0个月。结论ARMM是一种临床上罕见且恶性程度极高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通过病理活检来确诊,对于确诊患者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是主要的手术方式,术后可以辅助放化疗和免疫治疗。
- 施波邰清亮陈国梁侍新宇姚慧慧陈俊杰沈成龙周国强顾闻刘峰何宋兵
- 关键词:肛管直肠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
- 丘脑出血并发脑室铸型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丘脑出血并发脑室铸型属于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的急危重症,常规手术如脑室外引流或显微手术治疗血肿均存在血肿清除效率低、功能区脑损伤、疗效差等局限。为此探讨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此类型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用经脑室神经内镜清除丘脑血肿破入全脑室系统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术后当日复查CT显示丘脑及脑室内血肿清除率平均为89.2%,术后意识障碍程度明显减轻(P<0.05)。围手术期无再出血、脑室内感染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或常规手术者。结论内镜下经脑室清除丘脑及脑室内血肿可避开对丘脑及毗邻功能区的手术创伤,具有微创、高效、对脑功能影响轻微等优势,兼具术式简单、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陈俊杰董军
- 关键词:神经内镜手术
- 基于TCGA和GEO数据挖掘分析NA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癌组织中N-乙酰化转移酶1(NAT1)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分析NAT1 mRNA在33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用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结果验证NAT1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通过肿瘤基因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获得NA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特征参数,分析NAT1 mRNA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并构建预后模型。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NAT1相关的基因通路。采用CIBERSORT分析NAT1与免疫浸润的关系。结果TIM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13种肿瘤组织中NAT1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织。TCGA数据库结果提示,结肠癌组织中NAT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织或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并在GSE44076、GSE44861和GSE73360中得到验证。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结果提示,NAT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NAT1 mRNA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的N分期、M分期和stage分期均有关(均P<0.01)。NAT1高表达组患者OS均好于低表达组(均P<0.05)。单因素Cox分析表明,NAT1 mRNA表达水平是影响结肠癌患者OS的危险因素(P<0.05),并和其他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同时使用校准曲线和ROC评估了预后模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选取本院确诊的35例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作为肿瘤组,选取其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NAT1表达水平,结果与数据库结果一致(P<0.05)。GSEA结果提示NAT1高表达样本上调抗坏血酸和醛糖酸盐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淀粉和蔗糖代谢、卟啉和叶绿素代谢途径、视黄醇代谢、药物代谢相关酶等基因集,而下调糖胺聚糖生物合成途径、Hedgehog信号通路、基底细胞癌、ECM受体作用通路、神�
- 陈俊杰郭浩然施波陈国梁邰清亮侍新宇姚慧慧米秀伟王索孙金兵周迪远顾闻何宋兵
- 关键词:结肠肿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