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燕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近期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合理诊治、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住河北省儿童医院PICU的NCSE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小儿大脑与总体表现分类评分(PCOPCS)进行近期预后评估,1~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入选60例NCSE患儿中,预后良好10例(16.7%),预后不良50例(83.3%).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P=0.000)、病因(P=0.011)、机械通气(P=0.006)、PICU入住时间(P=0.044)、头颅影像学异常(P=0.002)及是否为难治性(P=0.006)6个因素与预后不良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改良GCS评分(OR=0.017,P=0.038)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改良GCS评分、病因、机械通气、PICU入住时间、头颅影像学异常和是否为难治性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NCSE近期预后不良有关,其中儿童改良GCS评分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耿文锦靳梅刘刚孙玲史海燕徐梅先
- 关键词:预后
- 床旁超声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治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患儿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超声组,每组25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呼吸支持等对症治疗。2组均给予初始液体复苏(20 mL/kg醋酸钠林格液)。常规组在初始液体复苏后按照指南(早期目标导向治疗6 h目标)继续液体复苏;超声组在初始液体复苏后根据超声测下腔静脉内径及肺部超声检查指导后续液体复苏。比较2组液体复苏6、12 h后心率、平均动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ystemic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_(2))指标变化,并比较2组患儿24 h液体入量及血管药物评分、液体复苏12、24、48 h氧合指数变化、肺水肿发生例数及28 d病死率。结果液体复苏6、12后2组患儿的心率、MAP、ScvO_(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24 h液体总入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12 h超声组氧合指数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24、48 h超声组患儿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液体复苏期间发生肺水肿的例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测下腔静脉内径联合肺部超声可以指导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液体管理,减少液体入量,优化容量状态,改善血流动力指标,降低肺水肿发生的风险,因超声具有无创性,在儿科临床应用更广泛,益于儿童。
- 史海燕刘帅耿文锦岳燕科许笑雷郭莎刘岩徐梅先
- 关键词:床旁超声下腔静脉内径
- 床旁超声联合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联合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gradient,PA-aO_(2))在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19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初始抗休克(20 mL/kg醋酸钠林格液)、抗感染、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常规组在初始液体复苏后按照国际指南目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6 h目标)继续液体复苏,试验组在初始液体复苏后依据床旁超声及PA-aO_(2)监测动态评估血流动力学,指导后续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液体复苏6、24、48 h的PA-aO_(2),液体复苏6 h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24 h乳酸清除率,48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48 h液体总入量,48 h后行血液净化治疗例数。结果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预警评分、危重症评分、入院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血乳酸、PA-a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液体复苏6、24、48 h的PA-aO_(2)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液体复苏6 h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24 h乳酸清除率、48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48 h液体总入量明显少于常规组,行血液净化例数少于常规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超声联合、PA-aO_(2)可以精准指导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液体管理,优化容量状态,减少液体入量,降低发生肺水肿的风险,避免血液净化有创治疗,减轻儿童痛苦,益于儿童。
- 刘帅王泽熙史海燕耿文锦徐梅先
- 关键词:超声检查
-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甲基丙二酸血症脑功能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ademia,MMA)脑功能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河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38例MMA合并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这些患儿在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aEEG监测,并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aEEG及头颅MRI异常程度进行分级,用小儿大脑与总体表现评分(PCOPCS)评估出院3个月后的脑功能预后。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aEEG及头颅MRI异常程度分级与POPC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的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EEG与头颅MRI在MMA合并脑损伤患儿脑功能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EEG及头颅MRI分级与MMA合并脑损伤患儿脑功能预后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72(P=0.000)、r=0.438(P=0.006)。aEEG与头颅MRI对MMA合并脑损伤患儿脑功能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95%CI 0.687~0.955)、0.735(95%CI 0.572~0.898),aEEG联合头颅MRI较单独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836(P<0.01),敏感度为55.00%,特异度为94.40%。结论aEEG对PICU患儿MMA脑功能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与头颅MRI联合应用预测价值更高。
- 韩凝耿文锦靳梅刘帅史海燕孙玲
- 关键词:脑功能
- 脓毒性休克儿童早期抗菌药物应用时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儿童脓毒性休克早期抗感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集束化治疗,按照第1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于入院后1h内开始抗感染治疗者作为观察组,入院后1~6h抗感染治疗者作为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儿人院时、入院后24h及72h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水平。结果观察组入院后24h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mmol/L:8.65±2.84比11.75±3.20,P〈0.01),入院后24h和72hCRP明显低于对照组(mg/L:66.25±8.55比91.77±7.71,22.03±7.46比50.11±7.30,均P〈0.01),入院后72hPCT明显低于对照组(斗g/L:0.67±0.31比1.16±0.25,P〈0.01)。观察组休克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h:6盘0±3.70比12.804-3.63,P〈0.05),但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40)比10%(4/40),P〉0.05]。结论给予脓毒性休克患儿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可以缩短休克持续时间,更早发挥抗炎抗休克的作用,从而提升脓毒性休克抢救成功率。
- 王晓冬霍习敏徐梅先耿文锦郭艳梅曹利静孙慧石晓娜李君娥史海燕李攀康磊
-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集束化治疗乳酸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 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及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平衡盐溶液与0.9%氯化钠溶液复苏策略对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PICU的47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5例,A组接受标准治疗加0.9%氯化钠溶液复苏,B组接受标准治疗加乳酸林格溶液复苏。收集并比较氧合指数、血清肌酐、尿素、乳酸、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儿童死亡风险(PRISM)Ⅲ评分和28 d死亡率。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结果:2组患儿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 h相比,A组患儿液体复苏72 h时IL-6和PRISMⅢ降低(P<0.05和P<0.01),其他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8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且B组改善程度高于A组(P<0.05~P<0.01)。此外,治疗72 h后,B组患儿血清肌酐、血尿素、IL-6、IL-10、TNF-α浓度低于A组(P<0.05)。主坐标分析揭示了2组样本的显著不同聚类;按LDA评分排序物种:A组依次为梭菌目、梭菌属、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和粪杆菌,B组依次为拟杆菌门、拟杆菌目和厚壁菌门。结论:平衡盐溶液是脓毒症儿童有效的液体复苏策略,其可能通过改变患儿胃肠道内的细菌生态学发挥作用。
- 史海燕徐梅先耿文锦岳燕科许笑雷郭莎刘岩
- 关键词:脓毒症平衡盐溶液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