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倩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间苯三酚复合舒芬太尼对肺癌行肺叶切除术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CRBD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复合舒芬太尼对肺癌行肺叶切除术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间沧州市中心医院9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约15 min,予以舒芬太尼静脉注射,观察组同时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复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复苏进程、肺功能、相关血清指标、术后4 h内CRBD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睁眼、自由呼吸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麻醉复苏时、术后1 d的用力肺活量(FVC)、氧合指数(OI)及氧分压(PaO_(2))均出现明显波动(均P<0.05);且观察组麻醉复苏时、术后1 d的FVC、OI及PaO_(2)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 HIF-1α均升高,BDNF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HIF-1α明显低于对照组,BDNF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4 h的CRBD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2.50%(6/48)]低于对照组[31.91%(15/47)](χ^(2)=4.286,P<0.05)。结论将间苯三酚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肺癌行肺叶切除术全麻患者中,可减少麻醉恢复期CRBD的发生,减轻对肺功能及血清HIF-1α、BDNF水平的影响,利于患者恢复。
- 吴水水孙宗建韩倩牛志强
- 关键词:间苯三酚舒芬太尼肺切除术麻醉恢复期
- 术中机械通气方式对高龄开胸手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术中机械通气方式对高龄开胸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胸腔镜下单叶肺叶切除术高龄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3组,各20例。A组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组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模式,V组采用通气侧PRVC+非通气侧持续气道正压(CPAP)模式,比较3组麻醉诱导前(T0)、双肺通气改变手术体位后1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恢复双肺通气20 min(T3)时刻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呼吸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肺动态顺应性(Cdyn)〕、炎症因子指标〔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及血清白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肺通气(OLV)期间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呼吸指数(RI)、肺内分流率(Qs/Qt)水平。结果T1、T2、T3时刻A组、P组、V组PaO_(2)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刻V组Ppeak低于A组、P组,Pmean、Cdyn高于A组、P组(P<0.05);A组、P组、V组OLV期间Qs/Qt依次降低(P<0.05);T1、T2、T3时刻A组、P组、V组NE、IL-8、TNF-α水平依次降低(P<0.05)。结论高龄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选用通气侧PRVC+CPAP通气模式,可减少肺内分流,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 杨博姚文瑜韩倩王文龙
- 关键词:高龄开胸手术
-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双腔气管导管插管麻醉期间气道压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双腔气管导管插管麻醉期间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 80例周围型肺癌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组Ⅰ和组Ⅱ,各40例。组Ⅰ患者在麻醉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麻醉插管后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组Ⅱ患者在麻醉前相应时间点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麻醉插管后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观察侧卧位双肺通气(T1)、单肺通气(T2)、术中离断支气管(T3)、术后双肺通气(T4)时的平台压和气道峰压。结果组Ⅰ患者T1、T2、T3、T4时平台压(15±3)、(24±3)、(23±3)、(21±4)cm H_2O(1 cm H_2O=0.098 kPa)及气道峰压(18±4)、(25±5)、(25±3)、(23±3)cm H_2O均低于组Ⅱ患者(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预防性静脉给予利多卡因,能够有效降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通气压力,减少气压伤,改善单肺通气效果。
- 胡秀才齐英凯韩倩王雷单士强
- 关键词:利多卡因双腔气管导管气道压力
-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评价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TURP男性患者40例,ASAⅠ-Ⅲ级,按腰麻后给药剂量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罗哌卡因7.5 mg与10%葡萄糖溶液配成2.5 ml溶液。B组,罗哌卡因5 mg加芬太尼25μg与10%葡萄糖溶液配成2.5 ml溶液。记录麻醉前后血压与心率变化,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到达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消退时间,以及恶心、呕吐、寒战、瘙痒、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 T1、T2时收缩压(SBP)低于B组(P<0.05)在T1时A组心率(HR)小于B组(P<0.05);A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与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能完全满足老年患者TURP的麻醉要求,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 姚文瑜牛志强韩倩于健单士强
- 关键词:腰麻前列腺电切术罗哌卡因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