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娟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静脉
  • 2篇护理
  • 2篇妇产科
  • 2篇产科
  • 1篇弹力绷带
  • 1篇弹力绷带固定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维护
  • 1篇新生儿PIC...
  • 1篇新生儿静脉留...
  • 1篇血功能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干预
  • 1篇置管
  • 1篇置管后
  • 1篇人性化
  • 1篇人性化护理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机构

  • 4篇吉安市妇幼保...

作者

  • 4篇曹娟
  • 3篇陈蓉艳
  • 2篇彭丽媛
  • 2篇郭娟
  • 1篇龙小红
  • 1篇魏婷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自粘式弹力绷带固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自粘式弹力绷带固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新生儿采取自粘式弹力绷带固定方式,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固定方式。比较两组新生儿的静脉留置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属对静脉穿刺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 h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留置时间为(5.73±0.94)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75±0.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静脉穿刺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粘式弹力绷带固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属的静脉穿刺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曹娟陈蓉艳郭娟彭丽媛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
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液持续静脉输注在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维护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液持续静脉输注在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PICC置管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置管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新生儿均给予静脉滴注营养液,观察组新生儿在每毫升营养液的基础上加用0.5 U肝素钠进行连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导管阻塞、细菌定植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计数(PLT),评价肝素钠配伍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导管堵塞发生率、导管内细菌定植发生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液持续静脉输注可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管内细菌定植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同时不会对新生儿凝血功能,安全可靠。
郭娟魏婷曹娟彭丽媛龙小红
关键词: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维护凝血功能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综合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产后出血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44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护理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88±1.23)分,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6.88±5.44)分,实验组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6.8±7.6)h、(10.1±3.2)d,实验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3±6.2)h、(5.8±2.1)d,对照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远远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应用常规护理方法。
陈蓉艳曹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例医院收诊妇产科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变化,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为(44.3±10.2)分和(44.5±10.6)分、抑郁评分为(48.6±11.3)分和(49.1±11.1)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30.1±3.8)分和(36.8±7.2)分、抑郁评分为(26.1±6.3)分和(34.2±8.4)分,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有变化(P<0.05),但观察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状况,提高对临床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曹娟陈蓉艳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妇产科临床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