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彬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方案治疗脑脊液和脊髓播散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脑胶质瘤脑脊液播散和脊髓播散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至2019年5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共收治脑胶质瘤患者1 036例,回顾性分析其中34例出现脑脊液播散和(或)脊髓播散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组,支持组(5例)为仅接受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的患者;基础组(15例)为仅接受放疗、化疗、放疗+化疗或仅靶向治疗的患者;综合组(14例)为患者同时接受放疗+化疗(含鞘内化疗),并联合靶向治疗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切除程度、病理学类型、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术后放疗和化疗方案、肿瘤出现播散时间、播散后治疗方案、播散后生存期等。比较不同组别间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3组间的播散后生存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WHO分级、病理学类型、术中是否开放脑室、肿瘤是否临近脑室、治疗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的前期肿瘤切除程度和治疗后出现播散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4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9.4个月(2.9~93.2个月)。至末次随访,存活11例(32.3%),死亡23例(67.6%);其中,支持组的死亡比例为5/5,基础组为11/15,综合组为7/14。34例患者的播散后中位生存期为6.1个月(1.0~20.5个月)。支持组的播散后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1.0~3.2个月),基础组的播散后中位生存期为5.9个月(2.5~20.5个月),综合组的播散后中位生存期为9.3个月(1.0~19.0个月),3组间播散后中位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404,P<0.001)。结论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延长脑胶质瘤患者脑脊液和脊髓播散后的生存期。
- 郭阳姜炜王政杜芳芳孙亚方王亚红宋彬任义石祥宇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治疗方案分子靶向治疗播散
- 胶质瘤中的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被引量:2
- 2011年
- 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组突变分析中发现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对胶质瘤的认识具有突破性意义.随后,在胶质瘤中发现了IDH1的R132碱基和IDH2的R172碱基突变.IDH1突变较多的发生在WHOⅡ~Ⅲ级胶质瘤和继发胶质母细胞瘤中.这种突变改变了异柠檬酸脱氢酶的结构,从而使将异柠檬酸转化为α-酮戊二酸的能力丧失,而获得将α-酮戊二酸转化为D-2-羟基戊二酸这一新的酶活性.在临床中,IDH1和IDH2突变已经显示对胶质瘤患者有诊断和预后意义.同时,现今也发展了一些检测方法.
- 宋彬张春智
- 关键词:异柠檬酸脱氢酶胶质瘤免疫组化基因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