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建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放疗
  • 4篇CT
  • 3篇食管
  • 3篇化疗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食管癌
  • 2篇术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肿瘤
  • 2篇注射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放化疗
  • 2篇肺癌

机构

  • 17篇邯郸市第二医...
  • 2篇邯郸市铁路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邯郸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孟建华
  • 5篇刘岩
  • 3篇王志海
  • 3篇李俊峰
  • 2篇张向民
  • 1篇杨香然
  • 1篇任军生
  • 1篇陈彦春
  • 1篇杜艳梅
  • 1篇罗玲
  • 1篇陈士利
  • 1篇王雅坤
  • 1篇郭洁
  • 1篇尤小兵
  • 1篇李兰菊
  • 1篇韩慧芳
  • 1篇司丽亚
  • 1篇郭娟
  • 1篇郑向晖

传媒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药业
  • 2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大食管裂孔疝一例
2005年
王铁人孟建华段丽铭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CT扫描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CT表现及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部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部的CT表现。结果放射性肺炎急性期表现为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实变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慢性期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条索状阴影并可交织成网状,伴有肺气肿及横膈升高、纵隔移位以及胸廓塌陷畸形等。结论 CT在诊断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的重要意义。
李俊峰孟建华刘岩
关键词:胸部肿瘤放疗CT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三参芪口服液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三参芪口服液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治疗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在术后行6MV-新华直线加速器盆外放疗,5 000 CGy/25次,5周。对照组在放疗过程中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滴与三参芪口服液口服,治疗12周。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K水平、Th1/Th2细胞相关因子水平和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实体瘤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8+、CD4+/CD8+以及NK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以及NK水平增高,CD8+明显降低,且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IL-2、IFN-γ、KPS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IL-4、IL-6、IL-10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三参芪口服液可以有效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免疫系统功能恢复,对患者机体康复以及痛苦缓解有良好作用。
孟建华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细胞免疫功能
吡格列酮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30例用吡格列酮、穴位注射脑活素治疗持续24周,对照组30例用双氢麦角碱、吡拉西坦治疗持续治疗24周,分别于治疗后6周、12周、24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吡格列酮、穴位注射脑活素治疗24周后,用ADAS-cog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意义的提高,且远期评分更有意义。结论:吡格列酮联合穴位注射脑活素治疗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ADAS-cog评分和临床症状,且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王志海孟建华王连玉李俊峰刘克宇
关键词:吡格列酮胰岛素抵抗穴位注射阿尔茨海默病
食管癌放疗后镜检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评价食管癌放射治疗后食管镜检查及疗效。方法:分析50例食管癌放射治疗后患者食管镜检查结果与相关病历资料。部位:食管上段28例,中段15例,下段7例,病变长度3~5cm 23例,>5cm 27例。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46例,腺癌4例,采用直线加速器行常规放射治疗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所有入组患者经放射治疗1个月后的不同时间行食管镜检查,镜下示:食管黏膜炎症表现31例,局部未控6例,复发11例,遗漏病灶2例。病变位于胸颈、上段,病变长度<5cm,照射量56~70Gy范围,镜下表现呈食管黏膜炎症表现的患者,其疗效及生存率明显高于病变位子中、下段,病变长度>5cm,镜下表现为管腔狭窄、溃疡、肿物,照射量<55Gy的患者。结论:根治性放射治疗对早中期食管癌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孟建华
关键词:食管癌放疗后食管镜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2013年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亦称隐源性纤维化肺泡炎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起病隐袭,大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前病程超过6个月,好发于老年人,病变局限于肺,本病临床上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常有杵状指(趾),组织病理学和(或)放射学表现具有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特征。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1]。
刘红海申霞英孟建华张向民刘岩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40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先行TACE,将顺铂40~80 mg、丝裂霉素10~20 mg,与40%碘化油20 mL混合成混悬液,注入肝动脉栓塞,行TACE治疗2~4次后行3DCRT,3DCRT采用6 MVX射线,单次剂量为1.5~2.0 Gy,每日1次,每周5次,总剂量为50~56 Gy。结果近期有效率为85%,1,2,3 a生存率分别为76%,56%和40%。结论 3DCRT结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单一3DCRT或TACE疗效好。
孟建华李俊峰杨香然
关键词:肝肿瘤适形放射治疗化疗栓塞
MRCP结合MRI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结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30例可疑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结果 30例中,4例未发现结石,26例显示结石征象,其中1例为乳头状纤维腺瘤,25例为结石,诊断准确率达96%。结论 MRCP结合MRI图像质量高,无需造影剂,无并发症,对可疑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的诊断安全可靠,准确率高。
樊会军刘岩司丽亚孟建华
关键词:胆总管下段结石MRCPMRI
丁苯酞联合氢化麦角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27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氢化麦角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例,治疗组予丁苯酞0.2g口服,4次/d和氢化麦角碱0.3g口服,3次/d,对照组予脑复康0.2g口服,4次/d和氢化麦角碱0.3g口服3次/d,疗程均为2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12周、24周进行常规生化检验、头颅CT或MRI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MMSE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6周、12周、24周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氢化麦角碱治疗对AD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卫青祥陈士利王志海郑向晖杜艳梅罗玲孟建华郭娟
关键词:丁苯酞氢化麦角碱阿尔茨海默病
化疗与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化疗、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6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化疗,研究组则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率,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另外,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3.72%、58.62%(P<0.05);研究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42%、48.84%、34.88%,与对照组的55.17%、27.59%、10.34%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23%、48.2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化疗,对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效果更显著,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糖尿病相关指标,提高远期生存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孟建华
关键词:化疗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糖尿病远期生存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