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冬小麦不同生长期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分析与应用被引量:12
- 2010年
- 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观测能力,其时效性保障是作物关键物候期观测的迫切需求。该文以全极化雷达遥感数据RADARSAT-2为数据源,选择冬小麦的孕穗期和乳熟期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模型MIMICS模拟为依据,分析了冬小麦不同物候期的散射特征和参数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冬小麦不同生长期由于结构上的差异,散射特征差别很大;模型模拟可以为长势反演提供参考,为作物参数反演提供理论依据;孕穗期可以用极化比HH/VV提取作物长势信息,乳熟期极化比VV/VH更易提取长势信息,且精度更高,同时极化比VV/VH能在乳熟期估算冬小麦的产量。
- 蔡爱民邵芸李坤宫华泽张风丽陈权王国军
- 关键词:雷达遥感后向散射冬小麦长势
- 基于RadarSat-2全极化数据的水稻识别被引量:20
- 2012年
- 极化信息是雷达数据的独特优势,为雷达遥感应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极化分解是一种新型的极化数据处理方法,它从数学物理的角度分析目标的散射机制。基于RadarSat-2全极化数据,以贵州高原丘陵为试验区,研究水稻的极化响应特征及其时域变化规律,根据极化分解理论分析水稻及典型地物的散射机制及其差异,并根据水稻散射机制的特点提取水稻信息。
- 李坤邵芸张风丽
- 关键词:RADARSAT-2全极化水稻信息提取
- 基于多极化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的水稻识别被引量:10
- 2011年
- 基于多极化(HH/HV/VH/VV)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分析水稻和典型地物在不同极化方式上的响应特征及其差异,并根据水稻的极化响应特征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水稻在不同极化方式上的响应差异比较大,而且水稻在水平极化(HH)和垂直极化(VV)上的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地物;基于这一特点,利用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比值〈HH〉/〈VV〉提取水稻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水稻识别精度可以达到90%以上;对增强水稻信息的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分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区分.
- 李坤邵芸张风丽
- 关键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多极化水稻
- 极化雷达与光学遥感森林雪灾破坏协同监测被引量:3
- 2014年
- 以贵州省扎佐林场为例,利用全极化雷达与光学遥感数据进行森林雪灾破坏状况协同监测,分析了倒伏森林与健康森林的后向散射特性及其差异,重点分析了倒伏森林与健康森林的极化响应特征、散射机制及其差异。基于雪灾破坏前后森林的散射机制变化,利用Freeman-Durden分解方法对倒伏森林进行了识别。为了进一步优化识别效果,引入了高分辨率光学数据,采用优选的融合方法,将雷达与光学遥感数据融合,得到了较好的倒伏森林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雷达与光学遥感数据协同监测森林雪灾破坏是可行的,而全极化雷达遥感数据在森林类型识别和森林破坏监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调查和灾害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徐茂松李坤谢酬朱松罗洪章张风丽王雪军夏忠胜党永峰
- 关键词:极化雷达光学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