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琳娜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帕金森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2篇抑郁
  • 2篇再灌注
  • 2篇帕金森病
  • 2篇帕金森病合并...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卒中
  • 2篇西比灵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灌注
  • 2篇合并抑郁
  • 2篇HSP27
  • 2篇P38MAP...
  • 1篇胆碱
  • 1篇多西环素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分级
  • 1篇血脂

机构

  • 4篇中山市小榄人...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焦琳娜
  • 4篇宋志彬
  • 2篇章小兵
  • 1篇曹欣
  • 1篇曹欣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脑白质病变及大脑皮层厚度与老年轻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轻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与脑白质病变、大脑皮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老年轻型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MoCA评估结果分为非PSCI组和PSCI组(MoCA<26分),比较2组的基线资料、MRI影像改变、大脑皮层厚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轻型卒中病人发生PSCI的影响因素。结果PSCI组与非PSCI组的腔隙性缺血灶、脑微出血、DWI阳性病变及血管间隙扩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CI组年龄大于非PSCI组,脑白质病变较非PSCI组严重(P<0.05)。2组的左额下回三角部及右额下回三角部皮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SCI组左眶额部、右眶额部、左额中回及右额中回的皮质厚度均明显低于非PSCI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中重度脑白质病变均为老年轻型卒中病人发生PSCI的危险因素(OR=1.704、1.826,均P<0.05),前额叶脑皮质厚度(左眶额部、右眶额部、左额中回、右额中回)为老年轻型卒中病人发生PSCI的保护因素(OR=0.820、0.838、0.834、0.827,均P<0.05)。结论年龄、脑白质中重度病变及前额叶脑皮质厚度变薄均与PSCI密切相关,通过头颅MRI检查脑白质及大脑皮质厚度变化,可为临床预测PSCI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焦琳娜李宝仪王琴何建丽
关键词:脑白质病变磁共振成像
恙虫病罕见神经系统表现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分析恙虫病的罕见神经系统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案、预后。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收录的恙虫病累及神经系统罕见临床表现的相关文献,筛选后提取文献中的一般信息,综合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恙虫病在神经系统的罕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预后。结果文献检索筛选后共纳入34篇研究文献,其中33篇病例报道、1篇回顾性研究。总计48例恙虫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其中恙虫病引起的横贯性脊髓炎及长节段的急性脊髓炎5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例、脑血管病6例、小脑炎5例、帕金森综合征4例、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3例、脑神经病变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16例。临床表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患者47例、合并皮肤焦痂患者26例。检测方法:采用ELISA检测20例、IFA检测18例、PCR检测1例、mGS检测1例、IFA和PCR检测4例、ELISA和IFA检测3例、未检测1例。治疗:服用多西环素42例、利福平2例、阿奇霉素1例、米诺环素1例,未使用抗生素2例。3例预后不好。结论恙虫病罕见神经系统表现可以为多样,其中以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率相对较高,大部分患者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半数患者可有皮肤焦痂,可采用ELISA或IFA检测方法进行确诊,早期服用多西环素疗效好。
王琴何建丽焦琳娜宋志彬
关键词: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神经系统多西环素
盐酸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非运动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探究盐酸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非运动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9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肢体感觉异常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社会功能调查量表(FA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出现出汗、口干、流涎、便秘、尿频尿急、四肢寒冷、体位性低血压及性功能障碍等自主神经症状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9、5.56、5.54、5.22、5.31、5.19、4.99、5.28,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MD及FA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4.87、45.11,均P〈0.05;t=2.56、3.22,均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3、4.32,均P〈0.05)。观察组嗅觉异常、肢体疼痛、肢体痉挛及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1、4.98、5.32、4.98,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及安眠药物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4.73、5.23、5.10、5.45、5.77、5.03,均P〈0.05;t=2.34、3.15、3.29、3.09、4.22、5.68,均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4、4.82、4.73、4.71、5.38、5.68,均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非运动症状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自主神经症状、社会功能障碍,并减少抑郁情绪及肢体感觉异常,提高睡眠质量。
焦琳娜章小兵曹欣
关键词:盐酸普拉克索帕金森病抑郁自主神经症状社会功能睡眠质量
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在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对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20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病情进展与否分为进展组(62例)和非进展组(138例),回顾分析患者入院24h内行经颅多普勒观察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分析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对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是否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结果138例非进展性卒中患者,TIBI分级0-3级13例,4级35例,5级90例,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中,TIBI分级0-3级10例,4级25例,5级2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对急性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曹欣宋志彬焦琳娜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经颅多普勒
伐莫洛酮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进展
2024年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进行肌营养不良症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中国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病,发病率约30/10万男婴,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躯干肌肉及肢体肌肉无力及萎缩、肌肉的假性肥大,大多数还会有心肌损害,一般患儿在12岁左右不能行走,后期会出现呼吸肌无力,由于DMD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在20~30岁因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而死亡。糖皮质激素对DMD运动和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目前临床建议早期使用,但糖皮质激素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有较多限制。近十余年国外临床研究发现伐莫洛酮对DMD有同糖皮质激素一样的疗效,但没有与糖皮质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生长发育迟缓、骨疾病、肌肉萎缩等)。本文就目前关于伐莫洛酮治疗DMD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案及不良反应做一总结。
王琴焦琳娜何建丽宋志彬
关键词: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糖皮质激素
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Hsp27和p38MAPK表达的变化及西比灵干预的影响
目的:研究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p38MAPK和Hsp27表达的变化及西比灵干预后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50只沙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比灵干预组...
焦琳娜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HSP27P38MAPK西比灵
文献传递
血脂水平管理在老年帕金森病管理中的必要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管理在老年帕金森病管理中的必要性、有效性。方法选取某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154例,行血脂测定,对比轻度组、重度组血脂水平,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72例,均给予药物、康复训练治疗,前者还给予严格的血脂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轻度组TC、LDL-C、TG低于重度组,HDL-C高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ADL高于治疗前、同期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帕金森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有关,进行血脂控制管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于减轻家属照料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焦琳娜
关键词:老年帕金森血脂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氢质子波谱分析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d PD)患者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表现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神经内科收治的43例PD患者,其中16例合并抑郁为d PD组,27例不合并抑郁为nd PD组,以及体检科的2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行1H-MRS检查,用以体外测定受试者首发侧额叶白质区代谢产物肌酸(Cr),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的浓度。结果 d PD组较nd PD组和健康对照组Cho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组和nd PD组Cho/Cr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均<0.01),且d PD组Cho/Cr比值高于nd PD组(P<0.01)。d PD组患者HAMD评分和Cho/Cr比值呈正相关(R=0.563,P=0.029)。结论1H-MRS体外检测的代谢产物特别是Cho/Cr比值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出d PD的严重程度,可望为d PD患者的早期发现、治疗提供依据。
焦琳娜章小兵宋志彬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肌酸胆碱N-乙酰天门冬氨酸
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Hsp27和p38MAPK表达变化及西比灵干预的影响
目的:研究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p38MAPK和Hsp27表达的变化及西比灵干预后对它们的影响。 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50只沙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
焦琳娜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西比灵免疫组化脑组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