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明珠

作品数:41 被引量:21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1篇麻醉
  • 11篇手术
  • 7篇丙泊酚
  • 5篇镇痛
  • 5篇神经阻滞
  • 5篇老年
  • 4篇麻醉深度
  • 3篇心脏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稀释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剖宫产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蛛网膜下腔
  • 3篇外循环
  • 3篇网膜
  • 3篇小儿
  • 3篇联合控制性降...
  • 3篇麻醉效果

机构

  • 39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河南大学
  • 2篇黄淮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鄢陵县人民医...

作者

  • 41篇崔明珠
  • 15篇张加强
  • 12篇孟凡民
  • 9篇刘月强
  • 9篇苏靖心
  • 4篇刘贺
  • 4篇秦秉玉
  • 3篇李育红
  • 3篇刘秋荣
  • 3篇范珂
  • 2篇郑向明
  • 2篇孙铭阳
  • 2篇阮孝国
  • 2篇王开伟
  • 2篇赵素真
  • 2篇周军
  • 2篇刘胜群
  • 2篇张伟
  • 2篇胡振华
  • 1篇陈超

传媒

  • 8篇医药论坛杂志
  • 5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医正骨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医学报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6
  • 4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俯卧位腰椎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和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血液的保护作用,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内固定且俯卧位手术的全麻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联合组: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单纯控制性降压组。手术开始前输血浆代用品贺斯(羟乙基淀粉注射液)20mL/kg和林格氏液20mL/kg,速率50mL/min,术中采用微量泵输注硝普钠实施控制性降压,输注速率为0.5~0.6μg/(kg·min),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55~65mmHg。结果:联合组实际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节血效果和改善微循环,并且对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凝血功能、心功能及氧代谢均无明显影响。
李育红刘秋荣范珂崔明珠
关键词: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血液保护
气管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呛咳反射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观察全麻拔管时气管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呛咳反射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在手术结束前未减浅麻醉时,试验组将2%利多卡因5ml注入气管导管内,对照组将生理盐水5ml注入气管导管内。观察拔除气管导管前、拔管后1、2、3、5、10min时血流动力学改变,拔管吸痰时呛咳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后1~5min SBP、SD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前及拔管后5min内与拔管后10min时相比,血压和心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围拔管期中、重度呛咳率是8%,对照组是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可以减轻全麻苏醒期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及降低患者呛咳和烦躁的发生率。
秦秉玉郑向明张加强崔明珠
关键词:表面麻醉气管拔管血流动力学呛咳
老年患者术前应用戊乙奎醚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郭建周崔明珠刘月强赵素真
关键词:戊乙奎醚阿托品咪达唑仑
新型子宫托架对蛛网膜下腔麻醉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子宫托架对蛛网膜下腔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子宫托架组和体位改变组各30例。麻醉成功后取平卧,子宫托架组将新型子宫托架安置于手术床两侧,并将两侧托球置于产妇子宫下缘,向上托起子宫后固定托球;体位改变组将手术床左倾30°。记录产妇麻醉前取仰卧位时(T1)、麻醉及干预后(T2)、麻醉后5 min(T3)、胎儿娩出时(T4)和手术结束时(T5)收缩压和心率。记录2组T1~T3时下腔静脉呼气末最大内径(maximum end-expiratory diameter of inferior vena cava,IVCmax)和吸气末最小内径(minimum diameter of inspiratory end of inferior vena cava,IVCmin)及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ollapsible index of vena cava,cIVC),观察2组术中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胎儿娩出后1、5 min时Apgar评分及新生儿脐带血血气指标。结果2组各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子宫托架组收缩压[(112.6±9.7)、(104.8±11.2)mm Hg]高于体位改变组[(104.4±3.6)、(84.7±13.5)mm Hg](P<0.05),IVCmax[(15.0±2.5)、(14.5±2.6)mm]和IVCmin[(10.1±2.3)、(9.9±2.1)mm]大于体位改变组[(13.6±2.5)、(13.5±1.7)mm,(8.5±1.6)、(8.4±1.4)mm],cIVC[(32.4±5.9)%、(31.1±8.4)%]小于体位改变组[(38.0±10.1)%、(37.9±9.1)%](P<0.05);T2、T3时,2组IVCmax和IVCmin均大于T1时(P<0.05),子宫托架组cIVC小于T1时(P<0.05),体位改变组cIVC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托架组新生儿脐动脉和静脉血pH、p(O2)高于体位改变组(P<0.05),碱剩余负值小于体位改变组(P<0.05),新生儿1、5 min时Apgar评分[(8.3±0.2)、(9.8±0.1)分]均大于体位改变组[(7.2±0.3)、(8.7±0.5)分](P<0.05),低血压发生率(10.0%)和恶心、呕吐发生率(0)低于体位改变组(56.7%、36.7%)(P<0.05)。结论应用新型子宫托架预防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剖宫产术低血压效果确切,有助于维持产妇血�
崔明珠牛鹏飞阮孝国孟凡民张加强
关键词:剖宫产低血压椎管内麻醉APGAR评分
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在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先心病患儿15例。心功能Ⅱ~Ⅲ级。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20μg/kg、乙托咪酯0.3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异丙酚6mg/(kg·h),切皮前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1mg/kg。转机后CPB机内加入枸橼酸芬太尼10μg/kg及维库溴铵0.05mg/kg,异丙酚维持原注射剂量不变。CPB采用高流量100mL/(kg·min)非搏动性血流灌注。记录各个时间点CSI、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结果 麻醉诱导后患者各时间点CSI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CPB期间各时间点CSI指数均低于CPB前即刻(P〈0.05),鼻咽温度均低于基础值及CPB前即刻(P〈0.05);气管插管、CPB前即刻及CPB期间各时点MAP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或0.01),CPB期间各时点MAP低于CPB前即刻(P〈0.05);阻断前即刻HR明显高于基础值及CPB前即刻(P〈0.05)。结论 CSI监测可有效反映低温CPB下先心病手术中麻醉深度,但小儿CSI变化有其自身特点,低温与CPB对CSI均有影响。
秦秉玉张加强刘贺崔明珠孟凡民
关键词:麻醉深度指数体外循环儿童
七氟醚诱导,丙泊酚维持麻醉在小儿鼾症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诱导,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在小儿鼾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或联合腺样体刮除手术患儿80例,年龄3~6岁,随机分为两组(n=40):丙泊酚组(P组),七氟醚组(S组)。所有患儿麻醉诱导均吸入8%七氟醚,意识消失后静注芬太尼5μg/kg,罗库溴铵0.6mg/kg,诱导成功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术中麻醉:P组泵注丙泊酚6mg/(kg·h),S组吸入3%七氟醚,两组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记录患儿术中术后HR、MAP、Sp O2。记录术后苏醒情况和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拔管时S组HR高于P组(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S组高于P组(P〈0.05)。结论七氟醚诱导平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麻醉满意。
苏靖心崔明珠刘月强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小儿鼾症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食管癌手术中全麻效果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手术全麻维持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12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术中分别给予舒芬太尼0.2、0.25和0.3μg/(kg·h),微量泵泵入,用于麻醉维持。记录术前、切开皮肤时、打开胸腔时和关闭胸腔后患者的MAP值,记录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平稳渡过手术,A组9例、B组5例患者术中血压过高给予降压治疗;A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时间点MAP均高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各时间点MAP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给予舒芬太尼0.3μg/(kg·h)维持麻醉能够使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且不会延长术后麻醉恢复,为合适的给药剂量。
刘月强崔明珠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麻维持食管癌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早期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观察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block,PNGB)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前住院期间早期镇痛效果,为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镇痛优化提供依据。方法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PNGB组和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神经阻滞前(T0)的静息VAS评分,神经阻滞后10 min(T1)、神经阻滞后20 min(T2)、神经阻滞后30 min(T3)和神经阻滞后24 h(T4)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T1~T4时被动屈髋角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1~T4时静息VAS评分低于T0(P<0.05);与FICB组比较,PNGB组在T1~T4时静息和运动VAS评分降低(P<0.05),T1~T3时被动屈髋角度增加(P<0.05)。结论PNGB可以快速减轻髋关节骨折患者早期动态疼痛,优化镇痛模式。
崔明珠曹颖莉苏靖心
关键词:关节囊神经阻滞术前镇痛
低给药速度下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TURP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估低给药速度在腰椎椎体(L3~L4)间隙行重比重罗哌卡因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102例,术前右侧卧位下超声定位下腰椎椎体L3~L4腰椎椎间隙,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3组(n=34):L组给药速度0.025 mL/s,M组给药速度0.05 mL/s,H组给药速度0.1 mL/s。记录并比较3组的给药前(T_(0))、给药后1 min(T_(1))、5 min(T_(2))、10 min(T_(3))、15 min(T_(4))、30 min(T_(5))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平面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M、H组相比,L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下降幅度较低,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P<0.05);血管活性药使用率低(P<0.05);医生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高(P<0.05);恶心呕吐发生低(P<0.05)。结论以低给药速度(0.025 mL/s)对老年患者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且具有更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王化冰杨倚天郝欣蕊崔明珠刘冰涵张加强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老年患者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2
2019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ESP)对老年患者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GA)联合ESP组(ESP组)、GA组,各30例。ESP组在麻醉诱导前行ESP。测定不同时段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麻醉后监护室(PACU)期间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各时段静息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结果与GA组比较,ESP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ACU期间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P<0.05);ESP组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动脉血E及NE水平低于GA组(P<0.05);与GA组比较,ESP组各时间点运动及静息VAS评分降低,有效按压次数减少(P<0.05)。结论 ESP联合GA用于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GA及镇痛药物用量,明显抑制术后心血管反应。
周军刘胜群崔明珠胡振华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镇痛应激反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