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改清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农户
  • 4篇农业
  • 3篇演进
  • 3篇演进研究
  • 3篇农地
  • 2篇信任
  • 2篇实证
  • 2篇农地确权
  • 2篇农机
  • 2篇农业现代化
  • 2篇确权
  • 2篇种粮
  • 2篇服务外包
  • 1篇地块
  • 1篇调研数据
  • 1篇信任程度
  • 1篇影响农业
  • 1篇有机肥
  • 1篇有机肥施用
  • 1篇院校

机构

  • 16篇河南财经政法...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6篇张改清
  • 9篇张建杰
  • 3篇关付新

传媒

  • 3篇农业经济与管...
  • 3篇河南牧业经济...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经济经纬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财政税务...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稳定“三农”基本盘,擘画农业强国路——“农业大省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4年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强国必经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了总体部署,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因此,新时代必须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稳定农业基本盘。2023年9月16日,由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农业大省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闫迪褚力其关付新张改清
关键词:农业大省中国农村经济三农河南省农业
农户信任如何影响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基于服务外包的中介效应被引量:11
2022年
基于对河南1994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信任格局和服务外包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作用及其传递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信任由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构成,其中加强农户与村集体、乡县级政府间的信任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特殊信任水平,且表现出特殊信任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正向促进特征,而农户普遍信任则没被验证有效;2)农户服务外包对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产生了直接的正向效应,且在服务外包的作用机制下,特殊信任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正向影响得到强化,而在农户普遍信任中未显示出服务外包的中介效应;3)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多群组分析还显示,农户特殊信任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因其是否兼业而产生差异,但一旦选择了服务外包,不论农户是否兼业,也不论其信任关系和水平如何,“迂回”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效果显著提升。因此,为促进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应加快构建高度信任的社区环境,提高农户社会信任水平,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张改清谢秀丽张建杰张昆扬
关键词:特殊信任普遍信任服务外包
1990年以来中国粮地边际化演进研究
粮地边际化是在社会、经济、政策和自然环境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粮地经济能力下降时,粮地集约利用方式与耕作规模动态跟进的一种现象。研究表明,中国粮地利用在1991年和2002年前后出现过两次边际化迹象,且持续时间较短,对粮地...
张改清
中部粮食主产区不同类型农户营粮行为及效率研究
中部粮食主产区农户的分布呈现以转型农户为主体而现代农户较少的偏正态分布。现代农户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力数及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均高于传统农户、转型农户的平均水平。较其他类型户而言,现代农户呈现总量投入高,单位面积上的资金与劳...
张建杰关付新张改清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地块特征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选择的影响——基于河南农户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运用河南省农户调查数据,选取农户的地块规模与质量、地块水利设施、地块区位以及地块权属等指标,分析地块特征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营地块面积越大、地块土壤肥力等级越高,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倾向性也越高;地块水利设施条件显著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在有较好的灌溉条件或水源地有可靠保证的情形下,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倾向性提高,反之则成为显性制约因素;地权稳定性是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重要因素,比较而言,确权至家庭成员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更大,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从地块层面优化农地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地块的集中连片经营、加大对农地保护性投入、改善水利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利用、完善农地确权制度的细化落实等政策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农户有机肥的施用水平。
张改清张建杰张昆扬
关键词:农户有机肥
自购还是外包:不同外出务工户农机选择方式比较研究
2020年
为探究不同外出务工户农机生产方式选择,从劳动力转移视角,运用河南省小麦主产区6县30镇60村2566户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农机使用方式差异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呈现“半农半工”特征,且随着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农户家庭倾向于将播种等劳动密集型农机作业外包,而对施肥等技术密集型作业主要采取自购机械的自我服务方式;不同类型务工农户在各环节农机使用方式选择上均较大程度受制于土地规模化的影响,在劳动密集型环节土地规模对农户选择外购服务与自购机械存在较强替代效应,而在技术密集型环节,低、中务工户农机选择的替代效应不显著,高务工户则表现出互补效应。因此,针对不同务工农户家庭进行差异化政策引导是实现农户家庭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机械化合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张昆扬张改清
关键词:生产环节
中国粮地边际化演进研究:1990~2012年
2018年
粮地边际化是在社会、经济、政策和自然环境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粮地经济能力下降时,粮地集约利用方式与耕作规模动态跟进的一种现象。研究表明,我国粮地利用在1991年和2002年前后出现过两次边际化迹象且持续时间较短,对粮地集约度与播种面积的影响较弱。但1995~2000年出现了明显的边际化现象且持续时间较长,对粮地集约度与播种面积产生了较大影响。粮地边际化阶段性演进源于其比较收益较低、投入强度被挤压及耕作规模受排挤等原因。
张改清张建杰
关键词:播种面积
农户农险认知、信任程度与购买意愿——基于河南省2497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究农户的农险认知、信任程度对农户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logit模型对河南省小麦主产区2497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农险认知与信任程度都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农险购买意愿,且信任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户农险认知对购买意愿的调节作用,尤其对小规模农户表现明显。因此,从农户角度出发,立足农险基本信息普及,提升信任程度,有助于提高农户农业保险购买意愿。
张昆扬张改清
关键词:农户农业保险信任
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对耕地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检验被引量:5
2023年
从新一轮农地确权颁证切入,考虑确权颁证政策对农户耕地价值感知影响的异质性,进而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验证了确权颁证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确权颁证加强了农户对地权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感知,有效促进了农户在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保护性投资;伴随农地确权颁证政策的实施,农户所感知耕地价值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感知、权属感知和经济感知,且权属和社会感知价值在确权颁证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而经济感知价值未被证明具有中介作用;若忽视耕地感知价值的影响,新一轮确权颁证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促进作用会被高估;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表明,是否进行土地流转对农户耕地价值感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只经营自家承包地的农户中,确权颁证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总效应得到强化。因此,政府应积极巩固确权颁证成果,通过提升农户耕地感知价值来提高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自觉性。
张改清张建杰
关键词:耕地质量保护
家庭农场绿色生产行为选择 及其区域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依据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报告数据研判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绿色生产行为。选取农业强省山东、农业大省河南、农业弱省山西的各类家庭农场进行绿色生产方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经营者以初中文化程度青壮年为主,相较于种植与种养类家庭农场,养殖类农场经营者呈年轻化和高知化特征,且突出表现在山东;农场经营者接受新技术能力远高于普通农户,各类家庭农场围绕“主业”接受“产中”环节培训,随农场经营者身体、文化与科技素质的提高,更倾向于采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绿色技术特征,外源性成长的家庭农场“绿色化”转型特征更显著;三省中,山东与河南采纳生态、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明显好于山西,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山东养殖和种植类家庭农场禽畜粪便专业化处理覆盖面明显高于山西与河南。为此,构建家庭农场培育机制,提高经营者生态意识,秉持区域禀赋与社会经济差异,分区分类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转型,是形成农业绿色发展微观生态的关键。
张建杰张昆扬张改清郭丽霞
关键词:家庭农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