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昀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怀化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2016年怀化2次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以及CB型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实况、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16年影响怀化的2次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2”过程500 hPa中高纬呈西高东低形势,“3.9”过程呈两槽一脊形势。2次过程影响系统均包含有高空槽、低空急流、切变线和地面冷锋。“1.22”过程冷空气强度强于“3.9”过程,降雪更明显、气温更低,“3.9”过程水汽条件更好,降雨更强。700 hPa温度和地面2 m气温对怀化预报降水相态有重要指示意义。物理量方面,2次过程中南部降水量强于北部,“3.9”过程降雨量更大,表明中层水汽输送、水汽辐合以及涡度场对雨雪过程发生发展、强度和落区具有指示意义。雷达回波方面,2次过程降雪阶段主要以层状云降水回波为主。深厚的强冷空气对“1.22”过程中的降雪和低温、强暖湿气流对“3.9”过程的较强降水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地形对降雪相态以及降水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 张昆肖昀王起唤
- 关键词:低温雨雪环流形势雷达回波
- 基于闪电数据的雷电风险优化研究模型与应用被引量:7
- 2020年
- 通过选择地闪日数、密度、强度和陡度作为雷电风险的基础因子,采用天气学与数理统计原理,给出了雷电数据因子的选择思路、因子优化、变量组合及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开展雷电数据因子和相关标准的应用等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数据处理和优化的雷电因子,对雷电风险具有明显指示意义,得出雷电因子的组合因子优于单因子,四个因子的组合是最优最稳定。对依据《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范给出的25 kA雷电流参数选取的强雷电因子对雷电高风险等级的指示作用进行验证,绘制了怀化雷电变量风险等级分布和雷灾叠加图,得出雷灾起数集中区域多为雷电变量风险等级较高区域,为雷电风险评估、预警、区划因子的选择提供了更多参考思路。
- 刘凤姣薛明薛德锋肖昀贺秋艳
- 关键词:雷电灾害
- 怀化冻雨时空分布及其温湿垂直结构特征
- 2024年
- 利用1996—2020年怀化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根据地面冻雨观测记录,统计并总结了怀化冻雨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探空资料分析了怀化冻雨形成机制及温湿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怀化冻雨总体上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点,其中北部沅陵冻雨日数最少(20 d),南部靖州最多(75 d)。从时间分布来看,最早从12月上旬开始,最迟于3月上旬结束,主要集中在12月下旬至2月中旬,1月下旬出现最多。(2)怀化冻雨的形成可分为冰相机制和暖雨机制,温湿结构可分为六类。其中暖雨机制冻雨占总数的47.3%,冰相机制冻雨占52.7%;平均云顶高度,暖雨机制均在3.6 km以下,冰相机制高于3.6 km;平均云顶温度,暖雨机制-6.6℃以上,最高1.7℃,冰相机制-3.0℃以下;平均地面温度,暖雨机制和冰相机制均<0℃,暖雨机制<-0.9℃,冰相机制>-1.0℃;暖层顶高和底高,暖雨机制较冰相机制更高,冰相机制相差不大;暖层厚度,冰相机制基本在0.84 km以上,云顶温度越低,暖层厚度越厚。
- 肖昀张昆曾志明刘恩弘王强
- 关键词: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