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衰竭
  • 5篇心肌病
  • 5篇肌病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缺血性心肌
  • 4篇缺血性心肌病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沙坦
  • 3篇室性
  • 3篇室性心律
  • 3篇室性心律失常
  • 3篇利钠
  • 2篇冻干重组人脑...
  • 2篇人脑利钠肽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机构

  • 11篇空军航空医学...

作者

  • 11篇陈杰
  • 9篇荆忱
  • 8篇陈宏
  • 7篇傅涛
  • 6篇李洁
  • 6篇郭晋爱
  • 3篇付涛
  • 2篇袁鹰
  • 1篇闫国强
  • 1篇程莉娅
  • 1篇孙波
  • 1篇李杰
  • 1篇孙岩
  • 1篇徐佳

传媒

  • 5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冠心宁注射液20mL,1日1次静脉滴注,合并常规药物治疗,共用14d;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共用14d;治疗前后记录并比较2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功能、心绞痛发作症状、肾功能、心肌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心功能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8%,2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静息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较对照组显著改变,二者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前和治疗后14d监测肾脏功能和心肌标志物水平,治疗前后以及2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宁注射液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使左室容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电图,优于常规心绞痛治疗。
傅涛李杰郭晋爱陈宏荆忱陈杰
关键词:冠心宁注射液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标志物肾功能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钠联合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钠联合应用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1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应用洋地黄、螺内酯、β2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75~150 mg/d,福辛普利钠5~10 mg/d;对照组50例口服福辛普利5~10 mg/d,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电解质、肝肾动能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3个月后,左室功能和左室结构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电解质与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钠联合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优于单用福辛普利钠.
付涛程莉娅郭晋爱荆忱陈杰李洁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福辛普利钠
厄贝沙坦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缺血性心肌病死亡的常见方式为心力衰竭和猝死,而猝死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作为评价自主神经病变的独立指已经得到临床认可,是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缺血性心肌病(IC3-4M)合并2型糖尿病(2TDM)患者的HRV明显下降;厄贝沙坦是特异性阻断AT1受体的药物,具有高度的选择心血管的作用,改善心率变异性,使HRV明显提高。
傅涛陈宏闫国强荆忱李洁袁鹰陈杰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独立危险因子自主神经病变特异性阻断恶性心律失常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诊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45例。按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25例,无效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间疾病构成比例、血压、心脏射血分数以及电解质、肾肝功能。结果:(1)本组资料中CRRT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有效率为55.6%;(2)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总比例,无效组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80%vs32%,P<0.01);(3)与治疗有效组比较,无效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脏射血分数明显低下[(145.5±30.5vs126.5±23.5)mmHg,(85.4±23.6vs68.5±20.6)mmHg,(33.0±5.33)%vs(29.6±4.26)%];各项指标比较均P<0.05。结论:CRRT可用于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但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血压偏低、心脏射血分数明显低下者,疗效不佳。
陈杰孙波郭晋爱傅涛
关键词:难治性心力衰竭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影响因素
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功能I^IV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5例,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66例,予富马酸比索洛尔2.5~5mg/d和常规缺血性心肌病治疗;B组(对照组)59例,仅予常规缺血性心肌病药物治疗。在治疗开始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心率、血压、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胸比率、肾功能以及心肌标志物的检查。结果两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和59.32%,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血压、心胸比率在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监测肾脏功能和心肌标志物水平,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能够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左室容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心率和血压得到改善,心胸比率下降,降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猝死率,不良反应小。
傅涛李洁郭晋爱荆忱陈杰陈宏
关键词:富马酸比索洛尔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
联合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老年人因长期慢性疾病所致顽固性心力衰竭反复住院在临床上常见,且对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是目前控制心力衰竭症状、体征的新方法。本研究旨在观察联合应用rhBNP后临床疗效、左心室功能改善情况及老年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均为慢性病反复长期住院,反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陈宏傅涛陈杰荆忱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脑利钠肽NATRIURETIC心脏射血分数
替米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 h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及替米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首先,67例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与70例健康成年人的24 h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比较;其次,前者被随机分为2组,替米沙坦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疗程为16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24 h的心率变异性及左室功能。结果:前者的HRV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后者(P<0.01),说明心率变异性小,HRV昼夜节律消失;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24 h的心率变异性及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P<0.01,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SDNN、SDANN、SDNN-index均有提高(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明显下降,替米沙坦对该类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及左室收缩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李洁付涛荆忱郭晋爱陈杰陈宏
关键词: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替米沙坦
微量泵入利尿合剂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微量泵泵入利尿合剂对难治性心力衰竭(CHF)患者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经1~2周正规抗CHF治疗,心功能Ⅲ一Ⅳ级患者70例,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利尿合剂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加利尿合剂)。治疗前后测定BNP、平均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后判断疗效情况。结果利尿合剂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71.4%和88.5%,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0.0%和70.1%(P<0.05),两组中反映心功能及病情变化的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前者改善更加明显(P<0.01,P<0.05),其中,BNP下降幅度最显著(P<0.05)。结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尿合剂,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更大程度地降低BNP水平。BNP对于评价心力衰竭的治疗反应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洁付涛荆忱郭晋爱陈杰陈宏
关键词:B型脑钠肽心力衰竭利尿合剂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每片含厄贝沙坦150 mg及氢氯噻嗪12.5 mg),1片/次,1次/d,共 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血压变异性,以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SD)表示血压变异性,24 h 收缩压、24 h 舒张压变异(24 h 收缩压变异、24 h 舒张压变异)及左心室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24 h 收缩压变异分别为(14.8±3.6)、(9.7±2.8) mmHg(1 mmHg=0.133 kPa),24 h 舒张压变异分别为(12.9±3.1)、(8.6±2.4)mmHg,治疗后24 h收缩压变异、24 h 舒张压变异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左心室质量为(242±40)g,治疗后为(223±20)g,左心室质量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在稳定降压的同时可降低血压变异性,改善心室重构.
荆忱李洁傅涛陈杰陈宏
关键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血压变异性左心室肥厚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2003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给予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21例患者中1例放弃抢救自动要求出院;死亡9例,其中3例死于心室颤动,4例死于心衰并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呼吸衰竭、心衰、肾衰);抢救成功11例。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出院或死亡时间为1~18 d,平均(5.22±3.48)d。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透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后继续血液透析和内科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孙岩陈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心肌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