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丽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心肺复苏患者
  • 2篇亚低温
  • 2篇眼罩
  • 2篇谵妄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2篇耳塞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肺脑
  • 1篇心肺脑复苏
  • 1篇血液净化
  • 1篇亚低温治疗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评分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老年患者
  • 1篇评分

机构

  • 6篇开封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张亚丽
  • 4篇贺丽
  • 4篇金晓烨
  • 4篇范瑞杰
  • 2篇张文田
  • 2篇赵晓
  • 2篇周霖
  • 1篇杨玉梅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监护室持续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张文田赵晓张亚丽金晓叶
心肺复苏患者采用组合式降温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临床评价
目的 探索组合式降温技术对心搏骤停患者大脑降温速度的影响以及该技术行脑保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的心搏骤停进...
金晓烨贺丽周霖曹书奎张亚丽范瑞杰
组合式降温在心肺复苏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心肺脑复苏患者的高病死率仍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一个难题,而脑损伤是心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亚低温疗法可以降低全身代谢,改善CA患者的预后。然而亚低温治疗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降温速度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不多。本研究通过观察组合式降温技术治疗CA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为临床亚低温治疗提供参考。
金晓烨贺丽周霖曹书奎张亚丽范瑞杰
关键词:心肺复苏安全性评价亚低温治疗自主循环恢复
眼罩、耳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老年患者ICU谵妄预防的影响
目的 探讨避光眼罩及隔音耳塞联合右美托咪定药物应用,观察术后老年患者ICU 谵妄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入住ICU 时间等指标,评估该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
张亚丽
心肺脑复苏患者采用组合式降温技术行脑保护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索组合式降温技术对心肺脑复苏患者大脑降温速度的影响及该技术行脑保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成功恢复自主循环(ROSC)仍昏迷的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即组合式降温技术组)24例,ROSC后采用冰生理盐水快速外周静滴、软式电冰帽头颈部维持降温、冰毯躯干降温及冰水鼻腔热交换导管应用局部降温;对照组22例,ROSC后采用电冰帽和电冰毯维持降温。2组患者在48h内持续监测鼓膜温度、心率、心律、血压,每8h监测血乳酸、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氧饱和度等,治疗2周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患者在鼓膜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后,仅维持软式电冰帽为主、冰毯为辅的维持降温方式;2组目标温度32~34℃,低温疗程维持24h。结果实验组患者ROSC即刻为(36.0±0.53)℃,对照组为(36.0±0.54)℃,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47.7±4.9)min达到目标温度,对照组在治疗后(161±11.7)min达标,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治疗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4.1)分,对照组为(29±7.1)分,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和不可纠正的电解质紊乱。结论脑复苏患者采用组合式降温技术可快速、有效降低患者大脑的温度,采用该技术进行选择性脑低温保护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贺丽张亚丽曹书奎金晓烨范瑞杰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神经功能评分脑保护心搏骤停亚低温
眼罩、耳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谵妄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炎症、耳塞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应用对ICU 老年患者谵妄发生率预防的作用.方法 将2015 年1 月~2016 年1 月入住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老年患者100 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入...
金晓烨贺丽张文田赵晓杨玉梅张亚丽范瑞杰曹书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