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莉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医院感...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医院感染
  • 1篇胎盘
  • 1篇胎盘异常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室
  • 1篇助产
  • 1篇母婴
  • 1篇母婴同室
  • 1篇耐药
  • 1篇监护
  • 1篇监护室
  • 1篇后出血
  • 1篇发热
  • 1篇分娩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姚莉
  • 1篇张素珍

传媒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分娩期发热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调查分娩期发热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并降低该类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分娩并且发生分娩期发热的产妇共计867例,收集上述产妇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资料。统计分析产后出血的发生与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分娩期发热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67例分娩期发热产妇中有36例出现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15%,平均产后出血量为754.03 ml。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年龄≥35岁、初产妇、胎盘异常、产钳助产、妊娠合并巨大儿与分娩期发热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相关(P<0.05),而行急诊剖宫产术的分娩期发热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相对低(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产妇年龄≥35岁、胎盘异常、产钳助产是分娩时发热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后出血的风险分别是其对照的3.635、7.516、6.380倍。结论:高龄、胎盘异常及产钳助产因素的分娩期发热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可能性较高,应引起产科医护的关注并积极处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姚莉张立伟高华
关键词:产后出血高龄产钳助产胎盘异常
重症监护室及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比较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unit,NICU)及母婴同室(direct rooming-in,DRI)新生儿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NI)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原因,并为提高预防新生儿NI的措施以及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比较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NICU及DRI新生儿NI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的差异。结果NICU新生儿与DRI新生儿相比,早产新生儿比例显著较大(P<0.05)。NICU新生儿NI率(1.48%)与DRI(1.20%)无显著差异(1.48%vs 1.20%,P>0.05)。早产新生儿NI的发生率(12.34%)显著高于足月产新生儿(0.57%,P<0.01)。NICU早产新生儿NI的发生率(15.49%)显著高于DRI(11.80%,P<0.01)。NICU足月产新生儿NI的发生率(0.55%)与DRI(0.57%)无显著差异(P>0.05)。NICU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泌尿道感染、菌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DRI新生儿(P<0.05),NICU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脐炎发生率显著低于DRI新生儿(P<0.05)。NICU和DRI新生儿NI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占绝大多数;NICU新生儿NI革兰阳性菌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NS)感染多见,而DRI新生儿NI革兰阳性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多见,其次为MRCNS感染;真菌感染在NICU及DRI新生儿NI中占一定比例。结论 NICU早产新生儿是NI的高危人群。NICU新生儿易发生侵袭性相关NI。NICU和DRI新生儿NI病原菌分布不同,应尽可能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
姚莉张素珍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