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涛 作品数:54 被引量:170 H指数:8 供职机构: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天麻钩藤饮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VEGF及其受体VEGFR-2/FLK-1的影响,探讨天麻钩藤饮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脑缺血模型,于术后次日开始给予天麻钩藤饮〔5g/(kg·d)〕灌胃,分别于2周及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VEGF及FLK-1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的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4周较2周更为明显。2周模型组VEGF、FLK-1主要在神经元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4周表达下降;治疗组VEGF、FLK-1在神经元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多,4周仍高表达。结论该研究提示,天麻钩藤饮可能通过促进VEGF和特异性受体FLK-1的表达,启动神经元保护机制,发挥脑保护作用,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刘艳茹 张博爱 李文涛 马兴荣 贾延劼关键词:脑缺血 VEGFR-2 钩藤 原发性肝癌中抑癌基因TSLC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肺癌肿瘤抑制物1(TSLC1)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SLC1蛋白在5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肝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期,检测肝癌患者HBV感染情况及血清中AFP水平.结果:TSLC1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及其评分为17/50(34%),明显低于癌旁组织36/50(72%)(P<0.01);TSLC1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组织的临床分期、HBV感染及血清中AFP水平呈负相关,与肿瘤直径无关.结论:TSLC1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抑制作用,其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浸润、转移等有关. 李文涛 白华龙 周闯 宋燕 冯留顺 张水军关键词:肝细胞 WESTERN BLOT GST-π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其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药敏实验(MT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3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进行GST-π表达的检测,并对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GST-π表达阳性率为67.1%,且GST-π在临床III^IV期的阳性表达率89.2%,显著高于I^II期的阳性表达率44.4%(P<0.01),而GST-π在G3中的表达率均大于G1~G2,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②GST-π的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耐药性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其不同表达程度间也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T-π参与了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固有化疗耐药性,GST-π表达的检测可以预测临床卵巢恶性肿瘤化疗敏感性,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 张化莲 李文涛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 谷胱甘肽转移酶 体外药敏实验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以及梗塞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12.32±4.23)分与Barthel指数(76.35±9.87)分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1.63±0.11)m Pa/s、HCT指标(48.52±6.56)%、红细胞聚集指数(2.93±0.52)以及FIB(1.93±0.62)g/L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对照组梗塞面积相比,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梗塞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文涛关键词:脑梗塞 高压氧 药物治疗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后VD患者9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精神状态(MMSE)、生活能力(BI)、脑循环动力学(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血管内皮功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Barthel评分、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VEGF数值及SDF-1α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与对照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磷胆碱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脑梗死后VD患者的效果确切,能调节患者脑循环和血管内皮功能,恢复患者精神状态,进而增强其生活能力,具有较高安全性。 王胜 李文涛关键词:胞磷胆碱 血管性痴呆 丁苯酞软胶囊 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OXR表达 Orexin是一类新发现的主要存在于下丘脑的神经肽,由下丘脑外侧区域特异神经元所表达,含Orexin-A和Orexin-B两种成分,能与两个配对的G蛋白受体-OX<,1>R及OX<,2>R相结合。近来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 吕瑞娟 张博爱 李文涛 刘艳茹 贾延劼关键词:慢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文献传递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CCS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脑血流动力学、脑血管储备能力、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ST-T段改变、QRS波时限延长、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心电图相关指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cTnI、CK-MB、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称性即差值DVp和DVm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Vp和V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Vp和D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及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CCS病人的神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脑组织及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李文涛 李志平 王婵 王胜关键词:脑梗死 脑心综合征 丁苯酞注射液 心肌损伤标记物 脑血管储备能力 天智颗粒对大鼠慢性脑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天智颗粒对慢性脑缺血模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天智治疗组,用剪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用天智颗粒(5g/kg)治疗1月后采用三等分 Y 型电迷宫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 NSE 表达的差异。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加(P<0.05),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大鼠皮质神经元无明显 NSE 表达,模型组表达明显,治疗组 NSE 表达较模型组减弱,具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天智颗粒可提高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可以减弱慢性脑缺血诱发的 NSE 表达,这是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和慢性脑缺血的一种可能机制。 张博爱 陈烈冉 高林 刘艳茹 李文涛 贾延劫 吴卫平关键词:慢性脑缺血 血管性痴呆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天智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脑内AchE、ChA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习记忆能力和乙酰胆碱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从而探讨天智颗粒改善记忆的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治疗组用天智颗粒(5 g/kg)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用同体积的蒸馏水代替灌胃,1次/天,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30 d 后,采用三等分 Y 型电迷宫和比色法分别测定皮质、海马区乙酰胆碱脂酶(AchE)活性和基底前脑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和乙酰胆碱代谢酶的变化规律和差异。结果治疗30d 后,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和基底前脑 ChaT 活性明显提高(P<0.05),但皮质和海马区 AchE 活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智颗粒能明显促进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基底前脑区 ChaT 活性,其药理机制可能和改变乙酰胆碱代谢酶活性有关。 张博爱 高林 陈烈冉 李文涛 刘艳茹 贾延劫 吴卫平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胆碱乙酰转移酶 天智颗粒 脑死亡状态对巴马小型猪胰腺及小肠组织中蛋白激酶-C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脑死亡状态下胰腺及小肠组织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水平的变化.方法: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平均分为脑死亡组及对照组.用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脑死亡后6,12和24 h点活检部分胰腺和小肠组织行电镜观察,并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KC-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脑死亡组胰腺和小肠组织中PKC-αmRNA均表达,并随着脑死亡时间的增加表达亮度增高,而在对照组胰腺和小肠组织中PKC-αmRNA无表达.脑死亡组PKC-α蛋白在胰腺和小肠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6、12、24 h间也有显著差异(0.6209±0.031 vs 0.381±0.038 vs 0.151±0.0108;P<0.05).对照组PKC-α蛋白在胰腺及小肠细胞胞质内表达,仅见少量阳性细胞.电镜下,脑死亡组胰腺及小肠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重于对照组.结论:脑死亡状态下胰腺及小肠组织中PKC-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脑死亡状态下胰腺及小肠的组织损伤有关. 李文涛 周闯 宋燕 翟文龙 马秀现 张水军关键词:脑死亡 巴马小型猪 蛋白激酶C 胰腺 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