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压疮
  • 2篇压疮患者
  • 2篇静脉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末端
  • 1篇滴速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溃疡
  • 1篇眼膏
  • 1篇镇静安眠药
  • 1篇正确率
  • 1篇上腔静脉
  • 1篇实习生
  • 1篇输液
  • 1篇输液滴速
  • 1篇塑封
  • 1篇内压
  • 1篇年轻护士
  • 1篇凝胶

机构

  • 9篇常熟市第五人...

作者

  • 9篇周红
  • 4篇孙茂红
  • 3篇戴美芬
  • 3篇李婷
  • 2篇何珂
  • 1篇沈旦

传媒

  • 2篇当代护士(中...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塑封式标识牌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塑封式标识牌在全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各类护理标识语用彩色打印加塑封自制成标识牌.于2010年~2015年应用于全院各护理单元,与2005年~2010年购买成套标识牌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塑封式标识牌制作成本明显下降,标识牌应用规格符合率提高,使用科室满意度提高,由于标识原因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数下降。结论塑封式标识牌制作成本低;不受时间、数量及内容的限制,可随时制作,使应用科室能及时添补,保持标识牌长久规范使用,提高使用者满意度,降低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优化环境物资管理。
周红李婷
关键词:护理管理
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的实践活动,从年轻护士素质特点、行动方案实施的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与不足进行综述,探讨行动方案实施对年轻护士素质提高的实际影响。
周红
关键词:年轻护士
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对治疗Ⅱ度压疮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在Ⅱ度压疮护理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Ⅱ度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翻身、气垫床、做好皮肤清洁、局部组织或骨突处热敷按摩、加强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外给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伤口均匀涂抹,并以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对照组除常规护理外使用普通换药法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固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缩短、换药次数减少、疼痛状况减轻。结论: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对Ⅱ度压疮的治疗效果确切,愈合时间短,患者疼痛感减轻,值得临床推广。
孙茂红周红沈旦
关键词:压疮镇静安眠药
不良事件分析在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良事件分析在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整理本院2007年~2009年与护理实习生相关的不良事件并分析原因,将该分析应用到实习生岗前培训中。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岗前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案例分析的改进岗前培训,比较2组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不良事件的人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习生不良事件人均发生率26%,对照组实习生不良事件人均发生率56%,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与实习生相关的不良事件分析应用到实习生岗前培训中,能提高实习生安全意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周红孙茂红李婷
关键词:实习生岗前培训
X线透视在PICC操作过程中应用的探讨
2010年
目的分析应用X线透视在PICC操作过程中提高置管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掷币法随机分为100例观察组和100例对照组,观察组在PICC操作过程中应用X线透视,提高导管末端达到上腔静脉的成功率。对照组在病床不用辅助仪器进行PICC置管后末端达到上腔静脉的成功率。结果应用X线透视操作PICC置管末端进入上腔静脉93例,不用辅助仪器PICC置管末端进入上腔静脉85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X线透视在PICC操作过程中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并且费用低,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周红
关键词:PICC上腔静脉导管末端
两种难免性压疮申报流程对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的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两种院内难免性压疮的申报流程进行探讨,比较两种申报流程在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发生院内压疮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发生压疮后申报难免性的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发生院内压疮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先预警申报难免性压疮的方法,比较两种流程对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院内压疮发生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发生压疮前先申报的流程在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方面低于发生压疮后再行申报的流程。
李婷周红戴美芬
关键词:压疮难免压疮
基层医疗机构3年内护理人员阶段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3年内护理人员培训的方法及效果,通过改变培训模式,以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适应医院发展及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需求。方法对我院2011~2014年新进的36名护理人员采用分层分阶段结合项目培训路径管理模式,将培训融入日常的护理实践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定期跟踪效果评价和反馈,并与运用传统培训模式的2008~2011年新进的31名护理人员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培训后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分阶段结合项目培训路径管理模式可使不同层级不同阶段的护理人员能够获取与其岗位和能力相适应的知识及技能,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需求,适应医院发展需求。
戴美芬何珂周红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锡类散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Ⅱ度压疮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锡类散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Ⅱ度压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1组40例及对照2组40例,创面给予常规清创处理后治疗组用红霉素眼膏涂擦于患处后以锡类散覆盖,对照1组直接覆盖锡类散,对照2组直接涂擦红霉素眼膏。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5.13±1.30)d,较对照1组(6.83±1.92)d、对照2组(6.88±1.85)d明显缩短(P<0.05),同时治疗组换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锡类散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压疮能够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并使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孙茂红周红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疗效锡类散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输液滴速正确率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静脉输液滴速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方法和步骤自动自发组成品管圈,发动圈内成员运用PDCA循环,探讨静脉输液中滴速偏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品管圈应用前通过现状把握,收集临床静脉输液中滴速的实际情况共1 435例,其中350例滴速不符,护士因素造成的为189例。品管圈应用后收集临床静脉输液中滴速的实际情况共1 611例,其中214例滴速不符,实施后因护士因素造成的为87例。品管圈应用前后滴速不符发生率及护士因素造成滴速不符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有效地探索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规避风险,并且提高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戴美芬周红何珂孙茂红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输液滴速护理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