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莲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娩镇痛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及推广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推广模式。方法选择排除产科及麻醉禁忌证的单胎头位足月产妇(ASAI-Ⅱ级)2 000例,自愿接受分娩镇痛A组964例:采用腰硬联合(CSEA+PCEA)镇痛,B组:静脉镇痛(PCIA)371例(为常规产科处理宫口开至大于6 cm后要求镇痛者),C组:常规产科处理665例,3组均同时予导乐分娩。结果 A组VAS由镇痛前(5.9±1.3)分很快降至(1.1±0.4)分(P<0.01),B组由镇痛前(9.5±0.4)分很快降至(3.3±1.2)分(P<0.01)。剖宫产率A组15.7%、B组13.3%,与C组54.36%相比下降(P<0.01);各组下肢运动、产程、催产素应用率、器械助产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呼吸抑制发生、无产妇循环抑制、镇静过度或低氧血症发生。结论产妇行CSEA+PCEA及PCIA分娩镇痛,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对母婴安全有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
- 卢清旺林建水吴淑玲彭小莲施丽泳庄雅影程贤三
- 关键词:分娩镇痛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塞TOAST亚型关系及治疗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不同脑梗死TOAST亚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脑梗死的治疗研究。方法:测定三种不同脑梗塞亚型患者血清中的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体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并且对比三种亚型患者的血清浓度高低。结果:LAA组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最高,而且与其他两组患者的体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其他两组SAO和CAE患者,两组患者体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较为接近,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治疗前后其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经功能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AA型脑梗死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最高,叶酸和维生素B等能保护患者的脑组织,但不同亚型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 彭小莲
-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脑梗塞TOAST亚型
-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包括产后出血15例、植入性胎盘3例、宫颈妊娠2例。栓塞物均为明胶海绵。结果栓塞治疗产后出血15例,13例即刻止血,2例2~7 d内止血;植入性胎盘3例,2例胎盘组织自动阴道排出,1例经宫腔镜下电切术钳刮干净;宫颈妊娠2例,1例自行阴道排出,1例宫腔镜下钳刮术后阴道流血完全停止。全部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植入性胎盘及宫颈妊娠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措施。
- 蔡丽萍彭小莲
- 关键词:产后出血植入性胎盘宫颈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
- Kiss-1、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的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
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标本60例为实验组(卵巢子宫...
- 彭小莲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 文献传递
- 瑞芬太尼用于分娩活跃晚期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经产妇分娩活跃期晚期镇痛的可行性。方法:单胎头位足月经产妇自然分娩,选择进入第1产程活跃期晚期后自愿要求分娩镇痛产妇120例为观察组:行瑞芬太尼静脉镇痛(PCIA),同时选择同期常规产科处理经产妇自然分娩12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呼吸循环指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程、催产素应用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经产妇分娩活跃期晚期镇痛安全有效,不影响产程进展,对新生儿也无不良反应。
- 卢清旺林建水吴淑玲彭小莲施丽泳吴美圆庄雅影王国光
- 关键词: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被引量:10
- 2014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近年研究表明,PCOS不仅存在生殖轴功能紊乱和生殖功能障碍,而且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如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明显增高。
- 彭小莲韩劲松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生育年龄妇女生殖功能障碍内分泌疾病脂代谢异常
-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植入性胎盘三例报告被引量:2
- 2008年
- 蔡丽萍彭小莲陶利民
- 关键词:植入性胎盘子宫动脉栓塞术X线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pk刀电凝与缝合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pk刀电凝与缝合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按止血方法分为pk刀电凝止血50例(A组)和缝合止血50例(B组)。两组均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在月经第2~5天抽血检测E2、FSH、LH,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两组病例术后与术前均未出现无明显的月经改变及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均未见E2下降和FSH、LH增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创面采用pk刀电凝止血与镜下缝合对卵巢功能的损害差别不明显。
- 吴淑玲彭小莲康惠超洪巧莲
-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囊肿卵巢功能
-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研究现状被引量:3
- 2007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简称内异症。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关于异位子宫内膜的来源,目前主要有种植学说(经血倒流、淋巴及静脉播撒)、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目前经血倒流内膜种植学说已为人们所公认。但以上机制无法解释盆腔外的如胃肠道、
- 彭小莲蔡丽萍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KISS-1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kiss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kiss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提供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和预后的相关依据。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30例同期在位内膜(分泌期15例,增生期15例)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15例,增生期15例)nm23-H1、kiss1 mRNA的表达,比较nm23-H1、kiss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nm23-H1、kiss1表达与同期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表达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中nm23-H1基因与kiss1基因的表达无相关性(r=0.341,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中存在nm23-H1、kiss1的低表达,使异位内膜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更容易种植生长。并为内异症复发和预后提供相关依据。
- 彭小莲蔡丽萍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NM23-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