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龙 作品数:18 被引量:57 H指数:6 供职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甲状旁腺激素调控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表达效应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PTH)调控下颌骨牵张成骨中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探讨PTH促进牵张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隔日皮下注射不同剂量PTH,对照组隔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OPG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OPG、RANKL在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中的表达。结果在牵张期血清OPG水平逐渐升高;在牵张结束时,实验组OPG表达最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固定期的延长,OPG的表达逐渐下降,而RANKL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间隙性皮下注射PTH可上调OPG表达,加速骨代谢,促进下颌骨牵张区新骨生成。 李永頔 朱鹏娜 王冬香 陈嘉民 唐正龙关键词:牵张成骨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基于逆向工程技术测量分析云南白药对正颌外科术后面部肿胀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建立量化测量组织肿胀度的研究方法,评价围手术期口服云南白药对正颌外科术后面部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将同期行Le FortⅠ型截骨术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牙颌面畸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3d和术后5d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或安慰剂胶囊。在术前、术后第3天、1周和1个月行颌面部三维扫描,重建面部三维曲面模型。将各时点模型与基准模型重叠配准,然后用逆向工程软件测量面部肿胀体积、肿胀消退厚度和幅度。结果40例患者完成了各时期面部三维扫描重建,其中试验组18例,对照组22例。术后1周内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最大肿胀消退厚度分别为3.6mm和2.3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内试验组和对照组面部肿胀变化幅度分别为49.0%和3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肿胀消退程度和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口服云南白药减轻了正颌外科术后面部组织肿胀程度,加快了肿胀消退速度。云南白药具有减轻外科手术后组织肿胀作用。 唐正龙 王兴 伊彪 李自力 李仁举 梁成 王晓霞关键词:外科 口腔 甲状旁腺激素在颅颌面骨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016年 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具有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双重作用.在骨质疏松症、骨缺损、促骨折愈合中,主要通过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骼内衬细胞等多种类细胞系的增殖和分化,同时激活多种信号途径,从而调节钙、磷代谢以及骨的转换以促进骨再生与重建.然而,PTH促进颅颌面骨再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在颅颌面骨中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与长骨是否一致还需要更多的实验证实.现就近几年PTH在颅颌面骨再生中的前沿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PTH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陈小燕 唐正龙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 骨再生 骨重建 手术优先治疗牙颌面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16年 手术优先方法(SFA)治疗牙颌面畸形,初期的正颌外科手术即可令患者的面部畸形得到明显的改善,缩短疗程,而后期的正畸治疗也变得经济和有效。SFA治疗激活了骨组织中相应的破骨和成骨活性,加速了骨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加速了骨改建。相对于传统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SFA不仅省掉了术前正畸治疗,且在模型外科和正畸设计方面亦有不同。虽然SFA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面形,缩短疗程,但其前瞻性研究和动物试验却相对较少。对于SFA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长期稳定性的相关研究也相对匮乏,特别是在术后骨愈合阶段,不稳定的咬合妨碍上下颌骨处于理想位置而影响其稳定性,从而可能使复发率增加。SFA能否取代传统的正畸-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是一时的流行还是正颌外科领域中的一种模式转变,值得进一步探讨。 谭俭琴 唐正龙关键词:牙颌面畸形 正颌外科 正畸 口服云南白药对正颌外科术中出血量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研究和评价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对正颌外科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将需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的牙-颌-面畸形患者8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43例)和B组(44例),术前3d开始分别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或安慰剂胶囊,比较分析术中出血量差异并观察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87例患者中,出血总量平均值:A组(330.5±134.4)ml,B组(420.3±175.9)ml,两组出血总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e Fort Ⅰ型截骨术平均出血量(154.9±84.3)ml,B组(203.8±98.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SSRO平均出血量(175.6±81.3)ml低于B组BSSRO平均出血量(216.4±113.8)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纤溶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术前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可有效减少正颌外科术中出血量,同时不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唐正龙 王兴 伊彪 李自力 梁成 王晓霞关键词:失血 手术 正颌外科 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甲状旁腺激素缓释药物包括至少一层控释层和至少一层载药层;所述控释层包括缓释降解凝胶,所述缓释降解凝胶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乳酸、壳聚糖、... 贾源源 唐正龙 杨燕 王冬香 段棉棉 李永頔 毛岭不同剂量甲状旁腺素对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质量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h PTH)对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及质量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5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A、B、C、D组,在前牙和第一磨牙交界处垂直于下颌骨下缘,用慢速裂钻作截骨线,牵张延长下颌骨10 mm,对照组动物隔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 m L,实验A、B、C及D组分别隔日皮下注射rh PTH 10、20、30、40μg/kg,在固定期第1、7及14天时行牵张区新骨组织形态学研究和骨密度检测。结果:各固定期实验组的成骨细胞数量、骨小梁面积和骨密度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固定期第1天时实验C组的平均成骨细胞数量和骨密度最高,随固定期延长,各组新骨骨密度和骨小梁面积逐渐升高,而成骨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结论:间断皮下注射rh PTH可以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生成,不同剂量rh PTH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可能存在剂量效应差异。 白硕 王冬香 朱鹏娜 唐正龙关键词: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牵张成骨 下颌骨 颧面部浆细胞肉芽肿1例 2010年 邱乐宏 唐正龙 马洪关键词:面部 正颌外科手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肿胀程度的多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手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肿胀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87例行相同正颌外科术式的患者,根据术前是否服用云南白药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肿胀程度与体重、身高、手术时间等因素作相关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出血量和肿胀程度的回归方程。结果:试验组出血量和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关系(实验组R=0.280,P=0.035;对照组R=0.515,P=0.001);对照组出血量还与身高有一定的相关关系(r=0.347,P=0.049);术后肿胀程度与出血量(rs=0.251,P=0.019)、手术时间(rs=0.211,P=0.050)有相关关系。肿胀程度Logistic回归概率方程为P=e0.004×出血量-1.258/1+e0.004×出血量-1.258。结论:在相同术式和麻醉控制条件下,影响正颌外科出血量的主要因素是手术时间,术后肿胀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前应用止血抗炎药物对减少出血量和减轻肿胀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唐正龙 王兴 伊彪 李自力 梁成关键词:口腔外科手术 失血 手术 肿胀 颊部曼氏裂头蚴病1例 被引量:1 2010年 李旭东 唐正龙 马洪关键词:裂头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