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峰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掌侧
  • 1篇掌骨
  • 1篇指骨
  • 1篇手掌
  • 1篇手掌侧
  • 1篇牵引矫治
  • 1篇牵引术
  • 1篇瘢痕
  • 1篇瘢痕挛缩
  • 1篇挛缩
  • 1篇矫治

机构

  • 1篇山西省烧伤救...

作者

  • 1篇郝红飞
  • 1篇刘庆叶
  • 1篇董玉莹
  • 1篇王峰

传媒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掌骨指骨牵引矫治手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掌骨指骨牵引矫治手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手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32例共39只手。治疗方法:瘢痕保守松解植皮,简称A方法;在挛缩手指中远节指骨与对应掌骨间呈u形留置克氏针牵引2—7周,简称B方法;在第2~5掌骨、挛缩手指远端指骨留置克氏针形成牵弓I桩、牵引锚的基础上构建牵引架,用橡皮筋将手指向拉长、伸直位牵引2—6个月,简称c方法。对传统需行瘢痕彻底松解植皮者改行A方法,对松解植皮后既往需行髓内克氏针固定者改行B方法,尚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者加行e方法;对瘢痕松解可能导致血运障碍或肌腱及骨外露者,先行c方法再行A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者加行c方法;对不愿行植皮术者仅行C方法。治疗期间,观察术区有无感染、克氏针有无滑动及对组织有无切割等;治疗结束后1—2周,观察瘢痕挛缩有无复发倾向;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测量各挛缩手指末端至腕横纹的掌侧皮肤长度;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3、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进行瘢痕情况评分;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关节活动度,采用Jebsen手功能测试法评定手功能并记录完成测试时间。对数据行方差分析、LSD-t检验、t检验。结果24例患者27只手采用A+B方案,5例患者7只手仅行C方法,2例患者3只手采用A+B+c方案,1例患者2只手采用C+A+C方案。治疗期间未见术区感染、组织切割等并发症,13例患者14只手U形克氏针轻微滑动;10例患者11只手瘢痕挛缩有复发倾向,经支具治疗未复发。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手掌侧皮肤长度分别为(131.8±9.8)、(127.6±7.5)mm,显著长于治疗前的(114.5±2.4)mm(t值分别为10.71、10.39
侯春胜刘庆叶郝红飞董玉莹王峰雷晋
关键词:瘢痕牵引术掌骨指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