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 作品数:29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儿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对1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行常规胎儿心电图(FECG)监测,探讨妊高征者FECG的特征,并对异常FECG作产后心电图分析。方法采用杭州产FECG-D型胎儿心电图分析仪,对180例妊高征(A组)及200例非妊高征(B组)孕妇行FECG检测分析。结果A组FECG异常率为42.8%,B组异常率为10.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妊高征的轻重程度与异常FECG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妊高征病情越严重,异常FECG的发生率越高。结论FECG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是反映宫内安危的客观指标之一,是值得推广的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宫内缺氧及其他异常的方法,可作为妊高征孕妇的常规监测项目之一。
- 陈明谭晓林石延科
- 关键词:胎儿心电图妊高征
- 川崎病患儿运动负荷试验前后的护理干预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运动负荷试验前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确诊为川崎病的54例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发热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且分别在运动负荷试验前、中、后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护理干预。结果:54例患儿均顺利配合完成了此项试验,无1例意外事件发生。结论:运动试验前、后认真落实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是川崎病患儿顺利完成运动负荷试验的安全保证。
- 琚红艳苏秀群张爱华林小红陈明
- 关键词:川崎病运动负荷试验护理
- 食管心房调搏在婴幼儿室上速时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在婴幼儿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8例患儿,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37d^3岁,行TEAP电生理检查。结果所有病例经TEAP进行了确诊,30例(62.5%)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14.6%)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速,5例(10.4%)为房性心动过速,3例(6.3%)为心房扑动,3例(6.3%)为窦性心动过速。经TEAP成功转复39例(86.7%,39/45),无不良反应。结论TEAP能应用于婴幼儿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及鉴别诊断、分型、复律治疗等方面,是一种简单、安全、实用的电生理检查与治疗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 陈明谭晓林黄峻覃杰华陈燕琴郑玉粉马力忠张晓敏
-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食管心房调搏术婴幼儿
- 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护理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 :观察 40例PCEA(P)组和 40例肌注 (M)组病人的镇痛、镇静效应、副作用 ,观察PCEA对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 :(1 )PCEA镇痛效果优于传统肌注组 (P <0 0 5) ;(2 )P组 93 %病人Ramsay氏分级维持在Ⅱ级。镇静效果较M组好 (P <0 0 5) ;(3)副作用 :P组恶心、呕吐的发生比M组低 (P <0 0 5) ,两组皮肤搔痒 ,呼吸抑制的发生无差异 ;(4)PCEA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PCEA镇痛、镇静效果好 ,较安全 。
- 陈明苏由娴
- 关键词: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临床护理副作用硬膜外镇痛
- 心内膜缺损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
- 2005年
- 陈明谭晓林
- 关键词:心内膜垫缺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收缩期杂音急性肺炎
- 低血钾致阵发性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 2005年
- 陈明谭晓林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低血钾广泛脑挫裂伤去骨瓣减压术频发室性早搏
- 超声雾化吸入致肺叶切除病人心房扑动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陈明谭晓林赖胜坤
- 关键词: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肺叶切除肺炎病人心房扑动湿化气道急性咽喉炎
- 9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变化。方法采用美国DL-820动态心电(DCG)记录仪,监测96例确诊的妊高症者,同步连续记录24小时信息回放,计算机自动分析,专人判定结果。结果发生心律失常者61例,发生率为62·5%,ST-T异常发生率70·5%,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3·2%,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5·9%,各类型传导阻滞及其它33·4%。结论DCG优于常规心电图,能准确地记录到24小时心电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谭晓林陈明孙超张碧宏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妊高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 食管心房调搏术在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在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进行TEAP电生理检查或复律的2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58%)确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12%)为窦性心动过速,3例(12%)为室速,2例(8%)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8%)为房性心动过速,1例(4%)为窦速伴心室预激。22例患儿进行了超速抑制,除2例房速和2例室速未能恢复窦律外,18例新生儿均成功复律。结论 TEAP能帮助诊断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且能用于复律。
- 陈明覃杰华谭晓林黄峻马力忠张晓敏吴嘉荣
- 关键词:快速型心律失常食管心房调搏术新生儿
- 运动负荷试验在川崎病随访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运动负荷试验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本院2003年以来诊断为KD的100例患儿中筛选符合本次试验的54例,并根据超声心动图的结果分成两组,分别为冠状动脉损伤组24例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30例,将两组运动负荷试验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54例KD患儿中有26例出现运动负荷试验异常改变(48.2%),其中冠状动脉损伤组20例出现运动负荷试验异常(83.3%),无冠状动脉损伤组6例运动负荷试验异常(20%);而冠状动脉损伤组中以ST-T异常最多见,有16例(66.7%),其次为耐量下降(33.3%)、期前收缩(20.8%)。此3项参数(ST-T异常、耐量下降、期前收缩)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负荷试验用于KD患儿的随访与诊断,可重复多次检查,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用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 陈明谭晓林吴嘉荣黄峻覃杰华廖明超刘玉玲张碧宏
- 关键词:川崎病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