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娴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角膜
  • 3篇饲养层
  • 3篇角膜缘
  • 3篇角膜缘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有晶状体眼
  • 2篇视觉质量
  • 2篇人工晶状体
  • 2篇晶状体
  • 2篇晶状体眼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后房
  • 2篇后房型
  • 2篇后房型人工晶...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新疆维
  • 1篇新疆维吾尔族

机构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47...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高晓唯
  • 6篇王慧娴
  • 5篇李文静
  • 4篇蔡岩
  • 1篇谢汉平
  • 1篇杨于力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与FS-LASIK术后视觉质量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比较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与FS-LASIK术治疗中高度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06/12分别行ICL植入术和FS-LASIK术的近视患者58例116眼(ICL组)和48例96眼(FS-LASIK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屈光度、视力和视觉质量情况。结果:术后3mo,ICL组患者球镜度数高于FS-LASIK组(0.19±0.22D vs 0.09±0.29D,P<0.05),但两组患者视力、柱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无差异(均P>0.05);ICL组患者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客观散射指数(OSI)和OV9%均明显优于FS-LASIK组,而SR较FS-LASIK组降低,且与术前相比,ICL组患者MTF cut off明显增高,SR、OSI值降低,FS-LASIK组患者SR值降低(均P<0.05)。结论:ICL植入和FS-LASIK术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和屈光度,对于中高度近视患者ICL植入术可提供相对较好的视觉质量。
马春霞李文静蔡岩王慧娴邓月马高阳高晓唯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视觉质量
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翼状胬肉的相关性研究
2017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新疆地区维、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51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翼状胬肉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地区翼状胬肉144例(维族68例、汉族76例),健康对照组145例(维族54例、汉族91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确定IL-1β-511C/T位点的基因型多态性。结果各组均检测到两种等位基因(C、T)和三种基因型(CC、CT和TT)。IL-1β-511C/T基因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汉族中翼状胬肉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维族IL-1β-511C/T基因型在翼状胬肉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2);汉族、维族翼状胬肉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 IL-1β-511C/T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地区汉族人群翼状胬肉的易感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该位点的多态性在维族、汉族翼状胬肉患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性。
王慧娴李文静蔡岩高晓唯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翼状胬肉基因多态性
人牙周膜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作为饲养层培养角膜缘干细胞(limbal stem cells,LSCs)的优越性,从而筛选出扩增LSCs的最佳饲养层。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PDLSCs、HUCMSCs,诱导细胞成脂、成骨分化,并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将兔LSCs与HPDLSCs、HUCMSCs、NIH-3T3共培养和无饲养层单独培养,比较各组克隆形成率,免疫荧光比较各组LSCs克隆团ABCB5、IPO13、CK3/12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HPDLSCs、HUCMSCs均可向脂肪、成骨细胞分化,两种细胞均高表达间充质来源的表面标志CD90,不表达CD45;三组饲养层与兔LSCs共培养均可形成小克隆团,HPDLSCs组、HUCMSCs组、NIH-3T3组、无饲养层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4.90±0.96)%、(4.10±0.56)%、(4.67±0.76)%、(0.83±0.35)%,四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047,P=0.00);HPDLSCs组、HUCMSCs组与NIH-3T3组的克隆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PDLSCs组、HUCMSCs组、NIH-3T3组与无饲养层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荧光化学检测三种饲养层LSCs标志物ABCB5、IPO13呈高表达,CK3/12呈低表达。结论 HPDLSCs、HUCMSCs均可作为替代饲养层用以培养LSCs。
王慧娴高晓唯蔡岩李文静
关键词:人牙周膜干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角膜缘干细胞饲养层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角膜缘干细胞干性维持及扩增能力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人源性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能否用于体外扩增角膜缘干细胞(LSCs)并维持其干细胞特性。方法实验研究。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新疆眼科大学临床学院行体外分离培养HPMSCs并行成脂、成骨和细胞表面标志鉴定;兔LSCs与HPMSCs、NIH-3T3共培养并计算比较各组克隆形成率(CFE);免疫荧光检测两组LSCs克隆团干细胞特性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HPMSCs具有成脂和成骨潜能;高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CD45、HLA-DR;与兔LSCs共培养8天后,两种饲养组均可形成较大LSCs克隆团,HPMSCs、NIH-3T3饲养组以及无饲养层组LSCs的CFE为(3.02±0.73)%、(4.11±0.69)%、(0.24±0.08)%,三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7,P〈0.01);HPMSCs饲养组与NIH-3T3饲养组的CF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7,P〉O.05);HPMSCs、NIH-3T3饲养组与无饲养细胞组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8.10,P〈0.01)。免疫荧光化学检测两种饲养层LSCs克隆团标志物,IP013均呈高表达,CK3/12呈低表达,各饲养组干细胞标志物表达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HPMSCs能扩增LSCs并维持其干细胞特性,可作为替代3T3的理想饲养层。
王慧娴高晓唯杨于力李沂键谢汉平蔡岩李文静
关键词: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饲养层共培养
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治疗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视觉质量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接受ICL V4c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58例(116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分别测量治疗后视力、眼压、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 off)、客观散射指数(OSI)、斯特列尔比(SR)、不同对比度下OQAS值(OV100%、OV20%、OV9%).结果术后1、3、6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较术前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的MTF、OSI、SR与术前比较均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个月的OV100%、OV20%、OV9%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眼术后有4眼发生高眼压,经降眼压对症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余术眼术后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L V4c植入术能有效改善高度近视患者视力及屈光度,术后早期视觉质量在OV100%、OV20%、OV9%方面均优于术前.
马春霞李文静王慧娴邓月周瑛高晓唯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觉质量
不同饲细胞对维持角膜缘干细胞未分化状态的方法
2016年
角膜缘干细胞体外扩增后用于组织工程角膜移植,可成功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由于角膜缘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数量少且容易分化,寻找一种理想的饲养层与其共培养以达到扩增角膜缘干细胞的目的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就目前各饲养层的制备、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王慧娴高晓唯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饲养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