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丽英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例成年人麻疹心电图、肝功能异常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本文18例成年人麻疹均伴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及心电图异常,且均排除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既往无心脏疾患。经抗病毒、保肝、营养心肌药物等综合治疗,肝功能恢复,心电图正常。出现肝功能损害、心电图异常的原因与疾病早期误诊为感冒,给予激素类药物退热,未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有关。
- 盛丽英魏泽英王晓霞
- 关键词:麻疹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中药的配伍应用
- 2008年
- 盛丽英曹明裘银久
-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配伍应用中药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1)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6
- 2007年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1)是一种新型广谱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在呼吸、泌尿以及其他系统感染中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1)近年临床应用的进展。
- 盛丽英王丽英刘震霞
-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
- 谈临床合理用药被引量:6
- 2007年
- 合理用药是防止药源性疾病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1 临床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由于医药技术的高速发展,药品种类增多,不可避免给合理用药带来困难。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有资料报道,广州市3000余份病历的回顾性调查提示不合理用药占591份(9.6%),2000年河南医大对省、市、县三级医院6081份门诊处方调查,未包括选药不当在内。不合理用药分别为4.28%、5.25%、6.07%,若包括选药不合理,此数值可上升1~2倍,我国因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这一项就占15%。
- 盛丽英王丽英裘银久
- 关键词:合理用药
- 循证护理在血管外科介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血管外科介入术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09例血管外科介入术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通过全面调查分析患者的病情,总结常见的护理问题对症下药,查阅相关文献并且结合自己的护理经验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采用血管外科介入术治疗后并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2例自发性出血、2例穿刺部位出现及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2%)显著高于对照组(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外科介入术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康复。
- 盛丽英
- 关键词:循证护理
-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无应答者进行再免疫的临床研究
- 王文红李劲梅赵振峰盛丽英沈晋辉杨鸿儒刘磊赵红娜
- 该课题通过对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者采用常规免疫,加量注射乙肝疫苗和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使用三种不同的免疫方法进行临床研究,探讨该人群获得免疫效果的最佳方法。通过三年的连续观察研究证实,加量注射乙肝疫苗和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方法
- 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50例乙型肝炎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每次接种乙肝疫苗10μg,Ⅱ组每次接种乙肝疫苗20μg,按0、1、6月3针免疫方案进行,疗程结束30d后检测抗-HBs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Ⅱ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0.8%和84.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6.9,P<0.01)。结论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具有良好的免疫性和安全性,其中20μg乙肝疫苗组效果更优。
- 赵红娜王文红赵振峰杨鸿儒盛丽英李红丽
- 关键词:乙肝疫苗表面抗体
- 6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治疗体会
- 2007年
-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病原体及其毒素作用于血管壁,导致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及血管麻痹性扩张[1]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症状以高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为主。我院1986~2005年收治的6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经抗病毒、调节免疫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康复67例,占98.5%;死亡1例,占1.5%。现将临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魏泽英盛丽英祝素平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 软肝缩脾胶囊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变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软肝缩脾胶囊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变临床疗效。方法68例乙肝肝硬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保肝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软肝缩脾胶囊每次4粒口服,每日3次,疗程24周。对照组只给予保肝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4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ALB升高、TBIL和ALT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IV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软肝缩脾胶囊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变具有控制和缓解临床症状、使ALT复常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 盛丽英王丽英刘震霞曹明
- 关键词: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