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钊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阴道分泌物常规和五联法检测对阴道炎的临床诊断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了解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联合五联法检测在阴道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筛选100例2016年4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阴道炎患者,对入选的100例患者均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五联法检测、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展开对比。结果检测结果发现,对100例患者行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总检出阳性率82.00%,较常规法的51.00%、五联法的61.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法与五联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乳酸杆菌、白细胞及念珠菌行三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联法细菌检出率17.00%,滴虫检出率13.00%,与常规法6.00%、3.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联合法的18.00%、15.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积极选择联用阴道分泌物常规法与五联法展开检测,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 程钊
-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阴道炎
-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β2-微球蛋白的方法学评价与临床应用
- 2010年
- 目的 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β2-微球蛋白(MG)进行方法学评价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进行重复性试验、回收试验与化学发光法的比对试验,并对30例正常对照组及50例疾病组进行了测定.结果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β2-MG批内平均CV为2.97%,批间平均CV为5.03%,平均回收率为97.5%,灵敏度为0.18 mg/L,与化学发光法(CLI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γ=0.9979).慢性肾炎组和癌症组β2-M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β2-MG方法简便、快速,与化学发光法有良好的相关性.
- 马卫红程钊李建军
-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法
- 联合检测Hcy、CysC及U-mALB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早期D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CysC及U-mALB水平,比较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血清Hcy、CysC及U-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CysC及U-mALB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早期DN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程钊
- 关键词:血清HCY血清CYSC早期糖尿病肾病
- 二代α-L-岩藻糖苷酶试剂抗肝素干扰能力评价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测定血浆与血清中α-L-岩藻糖苷酶(AFU)浓度,评价第二代AFU试剂抗肝素干扰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肝素浓度在0~350U/ml内AFU测定值的变化,并对75例临床血清与血浆中AFU的浓度进行平行检测。结果当肝素浓度<150U/ml时测定结果不受干扰,三组临床标本的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AFU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的AFU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第二代AFU试剂消除了肝素对AFU检测的正基质效应,满足了肝素抗凝标本的检测,解决了第一代AFU试剂不能用于血浆标本检测给实验室带来的困扰,使检验结果可以快速回报。
- 马卫红程钊李建军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Α-L-岩藻糖苷酶肝素抗凝剂
-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运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纳入的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活动期54例,非活动期28例,另选择同一时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比三组诊断结果。结果三组在Ig M、Ig A、Ig G、C3、C4水平上差异明显(P <0. 05)。研究组ANA、抗ds-DNA抗体、ENA多肽抗体Sm、抗核糖核酸抗体u1RN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运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效果明显,可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 程钊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学检验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脊液检查分析
- 2018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属于一种典型性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与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且会影响到患者的多个器官。其中患者最为常见的死因为狼疮性肾炎、合并感染以及狼疮性脑病,狼疮性脑病与前两者不同,其在临床诊断中较为困难,同时患者会伴有轻微的精神症状。
- 程钊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脊液检查
- SFRP5、TRPV1、NT-pro-BNP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SFRP5、TRPV1、NT-pro-BNP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99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9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神经病变组研究对象,同期选择5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SFRP5、TRPV1、NT-pro-BN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SFRP5、TRPV1、NT-pro-BNP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神经病变组、对照组三组受试者血中SFRP5、TRPV1、NT-pro-BNP水平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神经病变组患者血中SFRP5和TRPV1水平最低,NT-pro-BNP水平最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RP5、TRPV1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明显负相关,NT-pro-BNP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明显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中高SFRP5和高TRPV1水平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性保护因素,高NT-pro-BNP是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性威胁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中SFRP5和TRPV1处于低表达状态,NT-pro-BNP处于高表达状态,且高SFRP5、高TRPV1水平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因素,而高NT-pro-BNP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
- 罗代平栾秀霞程钊
- 关键词:TRPV1NT-PRO-BNP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HPV分型与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的相关性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与尖锐湿疣(CA)患者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0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电刀电灼切除疣体,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并分组.治疗前检测CA患者HPV分型,分析HPV分型与CA患者复发的相关性.结果:80例CA患者,随访期间确诊复发34例(42.50%);复发组HPV 16/18型、多重混合感染型患者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与CA患者复发有关,多重混合感染、HPV 16/18型CA患者复发风险分别是HPV 6/11型的4.667倍、5.455倍(P<0.05).结论:HPV与CA患者复发存在一定联系,与HPV 6/11型比,多重混合感染、HPV 16/18型CA患者复发风险更高.
- 杨林程钊刘胜泉
-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