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冬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失算症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足关节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脑损伤
  • 1篇脑损伤后
  • 1篇脑卒中
  • 1篇脑卒中后
  • 1篇康复
  • 1篇关节
  • 1篇步态

机构

  • 2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河南平顶山煤...
  • 1篇上海市残疾人...
  • 1篇天津市北辰中...
  • 1篇北京四季青医...

作者

  • 2篇李冬
  • 1篇张新
  • 1篇恽晓平
  • 1篇郭华珍
  • 1篇沈敏
  • 1篇李芙英
  • 1篇范华桥
  • 1篇张慧丽
  • 1篇高明明
  • 1篇李娟娟
  • 1篇张瑞丽
  • 1篇路亚娟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脑损伤后失算症的康复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模式对脑损伤后失算症的疗效。方法应用随机表法将113例脑损伤后失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仪器训练组(38例)和人工训练组(38例)。对照组接受失算症等认知障碍评定;仪器训练组和人工训练组进行认知康复训练,30 min/d,5 d/周,共训练6周。从中抽取33例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与观察。入组患者分别于入组前、第6周、第12周进行EC301计算和数字加工成套测验汉语修订版(EC301-CR)测验。结果仪器训练组和人工训练组6周后成绩均有显著提高(P<0.001);6周、12周后疗效均为仪器训练组>人工训练组>对照组(P<0.001),且年龄与康复训练成绩呈负相关。结论认知康复专业设备的疗效显著优于人工训练;最初6周为失算症最佳康复期;年龄越小,康复疗效越好。
张新恽晓平高明明郭华珍张慧丽沈敏潘华舫马兆丽李冬萧玉婷李芙英周若薇孟静路亚娟任海徐宝华
关键词:失算症脑损伤康复
踝足关节“8”字绷带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8"字绷带对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再学习、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观察组每日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训练方法,并在步行训练时使用弹力绷带20分钟。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最大步行速度分别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步行功能、最大步行速度,同时采取足印法、摄像分析法对受试者进步态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8"字绷带后,静止时踝关节背屈角度明显改善,由之前的平均-8.91±6.11°增至5.23±4.11°,足外翻角度平均由-15.22±5.12°增至2.52±2.34°。步行周期中摆动相踝关节背屈角度明显提高,触地初期踝关节背屈足跟着地。跨步长、步速明显提高,其中跨步长由0.47±0.18m增加至0.59±0.12m,步速由0.61±0.1,3m/s增加至0.78±0.08m/s。治疗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最大步行速度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字绷带可以明显改善偏瘫患者踝足关节下垂、内翻的程度从而改善步态及步行能力。
范华桥李娟娟李冬张瑞丽
关键词:脑卒中步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