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震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致罕见血小板减少的临床与机制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寻找其发病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搜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另外抽取患者外周血液4份,各2m L,37℃水浴孵育,分别加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药液,进行体外试验,测定处理后4h,12h,24h,48h血小板计数变化,实验3次,取平均值。结果使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d1就可看到血小板减少,停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后血小板1~2d开始上升,3~5d恢复正常,骨髓穿刺等检查未发现骨髓抑制,外周血浆血小板抗体阴性,补体C3下降。体外试验发现血小板下降的程度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剂量成正相关,而空白对照及头孢吡肟对照组的血小板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可致可逆性的急剧性血小板减少,且为剂量依赖性,其致病机制可能与骨髓抑制无关,可能为直接激活补体C3导致血小板破坏。临床医生应该引起重视,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针剂可致血小板减少。
- 陈红范震孙敏郭飞杨玉敏陈国栋乐健伟王志宇朱永定朱建华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
- 高危孕产妇产后大出血ICU救治体会
- 目的 探讨高危孕产妇产后大失血致失血性休克液体疗法的实施注意事项及止血措施的应用.方法 系统随访分析了2例产后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产妇入ICU前、后救治经过,总结分析了成功的经验.本文跟踪随访了2例产后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产...
- 陈红范震赵媛媛乐建伟王郁丹朱永定朱建华
- 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血液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变化规律及辛伐他汀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予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3h后予注射内毒素、制模后1、3、6、12h各6只)、辛伐他汀组(制模后1、3、6、12h各6只)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vWF、PAF的水平.结果 脓毒症组大鼠在注射6h时的血vW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6h时的血vWF水平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脓毒症组在1、3、6、12h时的血PAF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上述时段的血PAF水平均较脓毒症组降低(均P<0.01),辛伐他汀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时段的血PAF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大量释放vWF和PAF,使两者水平增高;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与其可降低血vWF、PAF水平有关.
- 范震朱建华蔡国龙
- 关键词:脓毒症他汀类药物血管内皮细胞
- 脓毒症中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的变化及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血液中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Ⅲ)的变化规律及他定类药物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注射脂多糖(LPS)构建脓毒症模型和药物干预模型。分别检测脓毒症组与药物干预组vWF、AT-Ⅲ的水平...
- 范震
- 文献传递
- 早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IABP术后患者14例,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术后镇痛,观察记录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氧合指数、B型钠尿肽(BNP)浓度及LVEF较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王志宇李丹辉董进中乐健伟范震朱建华
-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心功能清醒镇静
- 超声下远端灌注管放置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中的疗效评价
- 2023年
-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部分替代肺的氧合及心脏泵血功能,以维持患者全身组织器官必要氧供和血供,保证重要脏器有效灌注,为原发疾病救治争取宝贵时机的一种有效生命支持手段。其中静脉-动脉ECMO(V-A ECMO)是抢救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脓毒症心肌炎、心脏开胸或介入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状态、大面积肺栓塞等可逆性循环衰竭的重要支持手段。
- 乐健伟徐志勇范震朱建华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下肢缺血
-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从基因水平揭示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心肌梗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心肌梗死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利用GENE-E进行差异基因分析,筛选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Panther、String等在线分析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200个差异表达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中,有168个存在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其生物学通路主要涉及细胞凋亡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心肌梗死相关基因芯片数据,提示心肌梗死发病是多种基因作用的结果,EPHB1,GRM6,CD2BP2在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对相关基因的进一步分析有利于揭示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从而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筛查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
- 李丹辉朱建华乐健伟王志宇叶继辉范震
- 关键词:心肌梗死基因芯片生物信息学
- 重症医学科超声引导下与普通盲穿颈内静脉的对比
- 目的:对比重症医学科超声引导下与普通盲穿颈内静脉的结果。方法:2组患者均选择相同的深静脉,观察组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用超声仪引导下进针,用超声检查导管的位置。对照组选择患者在常规解剖标记下盲探穿刺置管。记录两...
- 范震朱建华
- 文献传递
- 早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患者的疗效
-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IABP 术后患者14 例,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于IABP 术后的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
- 李丹辉王志宇董进中乐健伟范震朱建华
- 重症医学科超声引导下与普通盲穿颈内静脉置管的对比
- 目的 对比重症医学科超声引导下与普通盲穿颈内静脉的结果.方法 2组患者均选择相同的深静脉,观察组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用超声仪引导下进针,用超声检查导管的位置.对照组选择患者在常规解剖标记下盲探穿刺置管.记录两...
- 范震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