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光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PD患者按Hoehn&Yahr(H&Y)分级划分为2组:早期PD组49例(1~2.5级),晚期PD组31例(3~4级),在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bid,连续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12周进行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Ⅰ~Ⅲ)评分和H&Y分级评定,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早期PD组在治疗后2,4,12周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H&Y分级显著下降(P〈0.01),晚期PD组UP—DRSⅠ~Ⅲ评分和H&.Y均无显著降低(P〉0.05);(2)治疗前后比较H&Y分级中1级患者显著增多(P〈0.01);(3)早期PD组治疗后12周多巴制剂用量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少(P〈0.01),晚期PD组多巴制剂无调整;(4)依达拉奉治疗期间出现轻度恶心、食欲下降2例(2.5%),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1.25%),无其他不良反应;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12周测肝功能、肾功能、白细胞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短期内改善早期PD患者的症状,但对晚期PD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 叶华郭蕾范录平杨晓凯陈未来王耀光
- 关键词:帕金森病依达拉奉
- 安理申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早期予安理申治疗,评估安理申对VCI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将6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安理申5mg/d,两组均辅以原发疾病的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12周与治疗后12、24周进行MMSE量表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理申对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效,安全性好。
- 童巧文冯梅王耀光
- 关键词:安理申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
- 内侧分水岭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内侧分水岭脑梗死(IWI)的神经影像学特征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评估28例IWI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病变,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4例患者有大脑中动脉病变,其中部分型内侧分水岭梗死(PIWI)10例,融合型内侧分水岭梗死(CIWI)4例;5例有颈内动脉病变,其中PIWI 3例,CIWI 2例。结论:TWI与颈内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病变有关,PIWI主要与大脑中动脉病变有关。
- 杨晓凯王耀光冯梅
- 关键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影像学
- 60岁以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通过对比60岁以下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IS)患者和60岁以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的区别,探讨中年人(60岁以下)缺血性卒中的易发因素。探讨?方法用Epida...
- 王耀光郑炎炎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CIS房颤TOAST分型
- 文献传递
- 添加丁螺环酮治疗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5-羟色胺_(1A)受体激动剂丁螺环酮对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有共济失调症状的小脑卒中患者30例,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评分法评估,观察13周,对丁螺环酮治疗组与康复训练组进行比较。结果:添加丁螺环酮治疗的患者在步态、肢体共济失调、眼球运动和构音障碍方面与康复训练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丁螺环酮在短期内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小脑共济失调症状。
- 叶华范录平郭蕾杨晓凯陈未来王耀光
- 关键词:丁螺环酮小脑性共济失调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