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伟槟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肾上腺
  • 4篇细胞
  • 4篇膀胱
  • 4篇膀胱癌
  • 3篇嗜铬
  • 3篇嗜铬细胞
  • 3篇嗜铬细胞瘤
  • 3篇肿瘤
  • 3篇细胞瘤
  • 3篇后腹腔
  • 3篇后腹腔镜
  • 2篇肾上腺嗜铬细...
  • 2篇肾上腺嗜铬细...
  • 2篇肾上腺嗜铬细...
  • 2篇肾上腺嗜铬细...
  • 2篇嗜铬细胞瘤切...

机构

  • 14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4篇谢伟槟
  • 13篇林天歆
  • 11篇黄健
  • 5篇于浩
  • 4篇韩金利
  • 4篇许可慰
  • 4篇陈旭
  • 3篇黄立
  • 3篇谢文练
  • 3篇姚友生
  • 3篇吴少旭
  • 2篇董文
  • 2篇何旺
  • 2篇江春
  • 2篇刘皓
  • 1篇陈炜
  • 1篇范新祥
  • 1篇吕强
  • 1篇刘卓炜
  • 1篇刘成

传媒

  • 2篇癌症
  • 2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6
  • 2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肿瘤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对局限性肾癌术后正常肾实质保护的比较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比较肾肿瘤剜除(TE)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SPN)对局限性肾癌术后患侧正常肾实质保护的差异,为临床合理选择肿瘤剜除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我院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资料,纳入手术前及术后3~12个月均行增强CT及肾功生化且确诊为单侧单发性肾肿瘤患者。观察SPN组与TE组热缺血时间、手术切缘、术后病理、并发症及术后肾功能等,比较2种手术方式对保留患侧肾脏正常肾实质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肾部分切除术后正常肾实质丢失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手术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SPN组与TE组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min vs.21.0min,P=0.042),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病理分期分级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12个月复查CT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病例。术后SPN组与TE组肾体积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cm^3 vs.10.26cm3,P=0.017)。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与手术方式和肾部分切除术后患侧正常肾实质丢失明显相关。结论:肾肿瘤剜除是一种技术上可行、肿瘤学上安全的一种保留肾单位手术。肾TE较SPN能保留更多的正常肾实质,是临床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合理选择。
董文欧德华高明王晨阳廖蓓陈旭钟文龙刘皓谢伟槟吴少旭林天歆黄健
关键词:肿瘤剜除术腹腔镜
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lincRNA)通过结合hnRNPK调控前列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前列腺癌发生转移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CSCs)是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耐药中最重要的细胞亚群,但机制未明.近年研究表明长链基因间非...
陈旭顾鹏谢伟槟董晓亮陈长昊林天歆黄健
阴茎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入路改进及疗效分析
于浩李锴文何旺黄立谢伟槟林天歆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7号染色体非整倍性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1年
背景与目的术前预测肌层浸润情况对于充分治疗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非常重要。目前,术前准确诊断BC肌层浸润状态仍存在一些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BC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结果与肌层浸润情况的相关性,绘制用于术前区分肌层浸润性BC(muscleinvasive BC,MIBC)和非肌层浸润性BC(non-muscle-invasive BC,NMIBC)的细胞遗传学–临床列线图。方法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BC患者均接受术前FISH检测,包括4个位点[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探针(chromosome-specific centromeric probe,CSP)3、7和17以及基因座特异性探针(gene locus-specific probe,GLP)-p16位点]。使用Chi-square检验分析FISH与BC肌层浸润的相关性。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术前预测肌层浸润的细胞遗传学–临床列线图。在训练集中评估列线图预测肌层侵润的效果,包括辨别准确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此外,通过模型比较评估列线图与用于构建该模型的各个变量的鉴别力和临床实用性。结果在CSP3、CSP7和CSP17阳性的BC患者中,肌层浸润更为普遍(OR=2.724,95%CI:1.555–4.774,P<0.001;OR=3.406,95%CI:1.912–6.068,P<0.001;OR=2.483,95%CI:1.436–4.292,P=0.001)。通过训练集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像学测定肿瘤大小、临床肿瘤分期和CSP7状态被确定为BC肌层侵润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建立了包含这3个独立危险因素的细胞遗传学–临床列线图,并在训练集(AUC=0.784;95%CI:0.715–0.853)和验证集(AUC=0.743;95%CI:0.635–0.850)中得到令人满意的区分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表明列线图具有临床实用性。在模型比较中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表明,与任一用于构建该模型的单独因素相比,细胞遗传学–临床列线图显示出更高的鉴别力,并且在DCA中的整个的阈值概率范围内�
刁夏尧蔡锦华郑俊炯孔坚秋吴少旭于浩黄浩谢伟槟陈雄黄成然黄丽芳覃海德黄健林天歆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术前预测
肾上腺皮质癌成人患者术后个体化生存评估的列线图:一项回顾性分析和多中心验证研究
2020年
背景与目的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的异质性及临床预后差异较大,目前缺乏可靠有效的ACC成人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建立预测ACC成人患者术后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列线图,并进行外部验证。方法根据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andEndResults,SEER)数据库中的数据,筛选198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确诊的ACC成人患者,将其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训练集包括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确诊的404例患者,内部验证集包括1988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确诊的318例患者。研究终点为OS。在训练集中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算法建立列线图,并根据鉴别力、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评估模型性能。然后采用内部SEER验证对列线图进行验证,同时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1998年至2012年期间确诊的82例患者)和中国多中心队列数据库(2002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确诊的82例患者)进行了外部验证。结果确诊年龄、T期、N期和M期均为OS的独立预测因素。用训练集构建含有这4个预测变量的列线图,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和区分度[C指数=0.71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79–0.751]、并经内部验证集(C指数=0.672,95%CI:0.637–0.707)、TCGA集(C指数=0.810,95%CI:0.732–0.888)和中国多中心数据集(C指数=0.726,95%CI:0.633–0.819)进行了验证。列线图能够在所有纳入患者和分组分析中成功区分出具有高死亡风险的患者。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具有临床实用性和适用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结合临床病理预测因素的列线图可以准确预测ACC成人患者术后的OS。该模型和相应风险分类系统可指导术后治疗决策。
孔坚秋郑俊炯蔡锦华吴少旭刁夏尧谢伟槟陈雄廖晨怡于浩范新祥黄朝文刘卓炜陈炜吕强覃海德黄健林天歆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成人患者列线图多中心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附51例报告)
谢伟槟韩金利江春许可慰谢文练姚友生林天歆黄健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附479例报告
黄健林天歆姚友生谢文练许可慰江春韩金利黄海谢伟槟
尿沉渣miR-129、miR-125b用于膀胱癌的诊断、预后、随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筛选并寻找对于膀胱癌有诊断价值的尿沉渣miRNA,探讨其对于膀胱癌诊断、随访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5例膀胱癌患者及72例非肿瘤受试者(正常24例、结石30例、泌尿系感染18例)的晨尿50ml,提取并筛选出肿瘤组与非肿瘤组尿沉渣中差异表达的miRNA,记录患者临床相关信息,分析其诊断价值以及与肿瘤预后及复发的关系。结果尿沉渣miR-129用于诊断膀胱癌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867(敏感性85.3%、特异性80.6%);miR-125b用于诊断膀胱癌AUC为O.686(敏感性67.4%、特异性67.7%)。miR~129与肿瘤分级、分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1、0.280,显著性水平为0.0000744、0.00597)。对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9.5(36~43)个月,其中19例出现术后复发,复发患者miR-125b水平低于无复发患者(P〈0.05),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尿沉渣miR-125b表达水平与肿瘤复发相关(相关系数-0.583,显著性水平0.000000667)。结论尿沉渣miR-129及miR-125b可能成为用于膀胱癌诊断的无创肿瘤标志物,二者结合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和复发预测。但尿沉渣miRNA用于膀胱癌的临床诊断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
于浩黄立何旺谢伟槟罗俊华张彩霞林天歆
关键词:膀胱肿瘤尿沉渣
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方式选择(综述)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是唯一可以治愈该病的措施。目前,绝大部分嗜铬细胞瘤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仅少部分侵袭性或巨大嗜铬细胞瘤需通过开放手术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为复杂或大直径嗜铬细胞瘤的治...
黄健林天歆谢伟槟
斜跨位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斜跨位(即斜仰卧-截石位)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共对我院96例患者施行斜跨位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男60例,女36例,年龄25~66岁。结石长径(22±7,15~41)mm。术中将患者置于患侧斜向上45°斜跨位,逆行留置9.5/11.5 F输尿管通道鞘或7 F输尿管导管。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穿刺成功后逐步扩张并置入11/13 F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外鞘。采用200μm钬激光碎石。取石满意后,根据结石碎片清除情况、通道是否有出血决定是否留置双J管和(或)肾造瘘管。结果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6±33)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6±11)g/L。术后4例出现发热38.5~38.9℃。无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1.3)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1.7%(88/96)。结论斜跨位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且结石清除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卓航谢伟槟刘成李奎庆黄立于浩韩金利许可慰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