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传波
-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GF-β1、TβRⅡ及P38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检测TGF-β1、TβRⅡ和P38蛋白在不同时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15例胃腺瘤及30例正常胃组织中TGF-β1、TβRⅡ和P3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1、P38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组织,TβR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胃组织,它们在胃腺瘤中的表达介于胃癌和正常胃组织之间。TGF-β1和P38蛋白两者在胃癌中表达水平成正相关(P<0.05),TGF-β1与TβRⅡ及TβRⅡ与P38蛋白之间在胃癌中表达均为负相关(P<0.05)。TGF-β1和P38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βRⅡ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TGF-β1、TβRⅡ和P38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TGF-β1、TβRⅡ和P38蛋白的表达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 冯传波夏春咸何治军邵华苗永昌
- 关键词:胃癌转化生长因子-Β1P38
- 微小染色体蛋白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方法检测21例胃溃疡组织、30例不同时期胃癌组织中MCM5的表达。 结果 MCM5高表达于胃癌细胞核,胃癌组织中的MCM5表达率为63.3%(19/30),胃溃疡组织中MCM5表达率4.7%(1/2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胃癌患者的MCM5表达明显高于Ⅱ-Ⅲ期的表达(P〉0.05),Ⅱ-Ⅲ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期(P〈0.01)。 结论 MCM5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新的胃癌增殖标志物。
- 苗永昌邵华夏春咸王刚冯传波
- 关键词:胃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免疫组织化学
- 腔内激光疗法联合透光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比较腔内激光疗法(EVLT)联合透光旋切术(TIPP)与传统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77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37例接受腔内激光疗法联合透光旋切术,40例接受传统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 EVLT+ TIPP组手术平均时间为(66.1±14.7) min,平均出血量为(24.4±10.5) ml,手术切口数量为(5.7±1.7)个,平均住院时间为(5.6±1.4) d;传统手术组手术平均时间为(84.3±18.5) min,平均出血量为(59.0±15.6) ml,手术切口数量为(8.0±1.8)个,平均住院时间为(10.1±3.1)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49、-11.460、-5.714,P均<0.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EVLT+ TIPP组发生皮下硬结6例、皮下血肿5例、皮肤感觉异常7例;传统手术组发生皮下硬结2例、皮下血肿3例、皮肤感觉异常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EVLT+ TIPP组复发1例,传统手术组复发2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EVLT+TIPP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确切,安全性好,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微创和美观的优点。
- 王钟林冯传波张海军邓建武王刚邵华苗永昌
- 关键词: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透光旋切术
- 劈开式结节切除术在单侧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劈开式结节切除术在单侧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单侧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劈开式结节切除术组(A组,n=90)、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组(B组,n=90),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A、B两组术后均无出血、低钙血症、声音低钝发生,A组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B组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A组有6例出现结节复发,B组有5例出现结节复发,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组TSH为(2.76±1.34) IU/mL,低于B组的(4.31±2.01)IU/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5,P<0.05).结论 劈开式结节切除术在单侧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中值得临床合理应用.
- 冯传波王钟林邵华苗永昌邱磊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切除术促甲状腺激素
-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HGF、uP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含量,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患者诊断及发展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22例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和13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GF及uPA的含量,并比较二者含量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 35例结直肠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HGF及uPA含量显著升高,且分期越晚,HGF及uPA值越高,而其中13例合并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最为明显。35例患者手术后HGF及uPA表达较术前明显下降。血清中HGF的表达与uPA的表达相关。结论 HGF及uP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血清学指标,为预测早期肝转移提供依据。
- 李建业苗永昌夏春咸张哲雄冯传波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肝细胞生长因子
- Bak基因转染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 探讨Bak基因转染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eal-time PCR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转染前后Bak蛋白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ak基因转染后,及紫杉醇作用24 h、48 h和72 h后对MCF-7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转染质粒后,Bak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MCF-7 Bak组mRNA表达量为2.15±0.07,明显高于MCF-7 NC组1.03±0.04(t=13.412,P<0.05)。转染48 h、72 h和96 h后,MCF-7 Bak细胞增殖速率为(0.31±0.03)%、(0.37±0.03)%、(0.47±0.04)%,低于MCF-7 NC组的(0.40±0.03)%、0.48±0.04)%、(0.61±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145、t72=3.164、t96=5.487,P<0.05)。MCF-7-Bak组G2期细胞数是(26.84±2.69)%,显著高于MCF-7 NC组(16.02±1.61)%(t=12.887,P<0.05)。紫杉醇作用24 h、48 h和72 h后,MCF-7 Bak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5.98±4.00)%、(54.66±5.50)%、(80.11±8.00)%,高于MCF-7 NC组的(24.12±2.40)%、(40.12±4.00)%、(61.09±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456、t48=10.547、t72=13.442,P<0.05)。紫杉醇作用24 h后,MCF-7 Bak组G0/G1期细胞数(73.01±7.02)%高于MCF-7-NC组(63.84±6.68)%(P<0.05)。结论 上调Bak基因表达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上调G0/G1期比例,增强紫杉醇的敏感性。
- 邵华冯传波王钟林朱双九张英朱明珍
- 关键词:BAKMCF-7细胞紫杉醇敏感性免疫印迹法
- 虎杖甙对人乳腺细胞系MDA-MB-231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虎杖甙(Polydatin)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方法:将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为MDA-MB-231组、Polydatin(0.2μmol/L)组、Polydatin(0.5μmol/L)组和Polydatin(1μmol/L)组,并分别用0、0.2、0.5和1μmol/L的虎杖甙处理MDA-MB-231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倍数,Transwell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增殖及侵袭相关蛋白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结果:与MDA-MB-231组比较,Polydatin(0.2μmol/L)组、Polydatin(0.5μmol/L)组和Polydatin(1μmol/L)组细胞增殖倍数显著降低,Ki67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侵袭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划痕闭合率与MDA-MB-231组比较也显著降低;VEGF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与MDA-MB-231组比较也显著降低。结论:虎杖甙能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 冯传波邵华王钟林朱双九郑新闻
-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迁移
- 肌间入路联合神经监测技术对甲状腺癌手术中喉上神经的保护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肌间入路(paraspinal approach)法联合神经监测技术(intra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NM)在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上神经(surperior laryngeal nerve,SLN)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甲乳外科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患者2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129例)采用常规颈白线入路手术,观察组(n=8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肌间入路联合INM,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有无SLN损伤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对照组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64±4.10)ml和(16.58±3.90)ml(t=0.086,P=0.931);手术时间分别为(74.52±17.94)min和(72.06±15.31)min(t=0.792,P=0.43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SLN显露方面,对照组(134/180)明显低于观察组(98/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2,P=0.003);术后对照组出现暂时性SLN损伤6例,观察组未出现SLN损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2,P=0.044)。结论肌间入路联合INM对SLN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甲状腺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 邵华冯传波王钟林
-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手术喉上神经
- 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后引流切口的选择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后3种不同引流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行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纽,每组60例,A组引流切口位于胸骨上窝,B组位于切口外侧皮纹处,C组经原切口一端引出。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置管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B组、C组在引流量、颈部积液、颈部牵拉不适感、置管时间方面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方面,C组较A组、B组具有优势(P〈0.01)。结论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经原切口一端留置引流管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冯传波邵华王钟林苗永昌姚壮凯
- 关键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 一种乳腺手术用牵拉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腺手术用牵拉器。所述乳腺手术用牵拉器包括主杆;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柱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锁紧盒、限位槽以及限位旋钮;牵引机构,所...
- 冯传波邵华詹义王钟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