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赞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幼体
  • 1篇入侵
  • 1篇体温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力
  • 1篇免疫能力

机构

  • 1篇滁州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罗来高
  • 1篇刘虞
  • 1篇周赞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红耳滑龟和中华草龟幼体体温与运动的热依赖性、补偿生长及免疫力被引量:8
2016年
研究了红耳滑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和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幼体的体温与运动表现的热依赖性、补偿生长能力及免疫能力。结果显示:红耳滑龟能显著影响草龟的体温调节行为,具有较宽的体温调节范围和高低温耐受幅,并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天然免疫能力,表现出较为稳定的补偿生长机制。在调温环境中,与红耳滑龟混合饲养的中华草龟平均体温较分开饲养时明显降低,且两种饲养条件下的红耳滑龟体温调节的变异系数要明显大于中华草龟。红耳滑龟的临界致死高低温分别为41.2℃和3.6℃,分别高于和低于中华草龟的临界致死高低温(37.2℃和4.5℃)。分别测量两种龟在体温为20、28、36℃下的运动表现,结果显示两种龟的疾游速和持续最大运动距离随体温的升高而增加;相同温度下红耳滑龟的运动表现优于中华草龟。两种龟饥饿后均存在补偿生长现象,饥饿5d的两种龟体重变化率不存在差异,饥饿10d的红耳滑龟体重变化率显著大于中华草龟,饥饿15d的中华草龟体重变化率显著大于红耳滑龟。3种饥饿处理下体重的变异系数中华草龟大于红耳滑龟。两种龟对植物凝集素均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反应性,红耳滑龟对植物凝集素作出的免疫反应较快,在6h就到达最大反应。上述结果综合表明,红耳滑龟作为入侵种能快速适应环境并威胁土著龟类,与其运动和生理机制上的潜在优势密切相关。
周赞蔡梦思刘虞孙燕燕罗来高
关键词:入侵免疫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