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盼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斯坦利医学研究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鞣质
  • 2篇代谢产物
  • 2篇地榆
  • 2篇石榴
  • 2篇尿石
  • 2篇微粒
  • 2篇微粒体
  • 2篇活性
  • 2篇肝微粒体
  • 2篇安石榴
  • 1篇代谢转化
  • 1篇新药
  • 1篇新药开发
  • 1篇药酶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质...
  • 1篇液质联用
  • 1篇脂质
  • 1篇脂质过氧化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周本宏
  • 8篇张红盼
  • 4篇吴玥
  • 4篇郭咸希
  • 3篇汪静
  • 3篇陈鹏
  • 2篇刘刚
  • 1篇陈振华
  • 1篇王高华
  • 1篇郭敏
  • 1篇姜姗
  • 1篇谭珺

传媒

  • 5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安石榴苷在MDCK细胞单层模型上的转运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采用MDCK细胞单层模型考察安石榴苷跨膜转运特性。方法:CCK8法筛选安石榴苷对MDCK细胞作用的安全浓度,Millicell-ERS测量细胞单层的TEER值确定细胞单层的完整性及致密性,考察给药浓度、方向、时间、温度、维拉帕米和EDTA-Na_2不同条件下安石榴苷的转运情况,采用HPLC法测定安石榴苷浓度,并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_(app))和外排率(ER)。结果:安石榴苷在MDCK模型上累积转运量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在100~300μg·ml^(-1)浓度范围内测得的顶侧(AP)到基底侧(BL)的Papp值为(6.13±0.12)×10^(-7)cm·s^(-1)、(6.96±0.26)×10^(-7)cm·s^(-1)、(5.94±0.10)×10^(-7)cm·s^(-1),未随浓度升高而增大,4℃时转运量降低,P-gp抑制药维拉帕米可以促进AP-BL方向的转运,加入EDTA-Na2后P_(app(AP-BL))显著增大。结论:安石榴苷以被动转运为主兼有主动转运参与,是P-糖蛋白(P-gp)的底物受到P-gp的外排作用,同时有细胞旁路转运途径。
周本宏张红盼郭咸希李旷宇
关键词:跨膜转运被动转运
安石榴苷大鼠体内肠代谢产物的鉴定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安石榴苷在大鼠体内代谢转化的一般规律。方法:大鼠灌胃安石榴苷原料药后收集肠内容物和粪便样品,预处理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系统,负离子模式下扫描,结合相关文献推测可能的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肠内容中鉴定出的代谢产物有尿石素D、尿石素C、尿石素A、二甲基-鞣花酸、尿石素B、硫酸化尿石素A-葡萄糖苷、甲基化尿石素A和尿石素C-二葡萄糖苷。在大鼠粪便中鉴定出的代谢产物有硫酸化尿石素A、尿石素A、二甲基-鞣花酸、尿石素C-二葡萄糖苷以及鞣花酸。安石榴苷在大鼠体内代谢的主要途径有甲基化、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等。结论:安石榴苷在肠道菌群作用下代谢为尿石素系列物。
金丹张红盼郭咸希周本宏
关键词:代谢产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药物体外肝代谢的研究方法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为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方法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药物代谢""体外肝代谢""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肝灌流技术""肝组织切片技术""基因重组P_(450)酶系""Drug metabolism""Liver metabolism in vitro""Metabolism of liver microsome in vitro""Liver perfusion technique""Liver biopsy technique""Recombination genetic cytochrome P_(450)"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6年10月-2017年4月在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体外肝代谢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英文文献220余篇、中文文献750余篇,其中有效文献30篇。常见的体外肝代谢研究方法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肝灌流技术、肝组织切片技术、基因重组P_(450)酶系等。药物体外肝代谢不能全面反映体内药物的综合代谢情况,与体内的真实代谢情况存在差异,今后需结合体内实验等方法来完善药物在体内外的药物代谢转运研究;目前肝灌流技术和基因重组P_(450)酶系等体外肝代谢研究方法对设备、实验操作成本、数据处理技术等要求较高,其运用和推广仍然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今后需建立简单、快速、经济、高效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
陈鹏汪静张红盼吴玥刘刚周本宏
关键词:新药开发
地榆鞣质提取物对大鼠心、肝、脑及肾组织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地榆鞣质提取物对大鼠心、肝、脑、肾组织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地榆鞣质提取物对由Fe^(2+)-半胱氨酸(Fe^(2+)-Cys)体系、Fe^(2+)-维生素C(Fe^(2+)-VitC)体系、Fe^(2+)-过氧化氢(Fe^(2+)-H_2O_2)体系诱导的大鼠心、肝、脑、肾组织体外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地榆鞣质对Fe^(2+)-Cys、Fe^(2+)-VitC、Fe^(2+)-H_2O_2诱导的大鼠脑、心、肝匀浆、肾及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生的MDA的抑制作用显著。结论:地榆鞣质对大鼠心、肝、脑及肾组织体外抗脂质过氧化具有较强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陈鹏汪静张红盼吴玥周本宏
关键词:地榆鞣质脂质过氧化丙二醛自由基
石榴皮鞣质对大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石榴皮鞣质对正常大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石榴皮鞣质高、中、低剂量组,苯巴比妥钠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石榴皮鞣质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50,100,75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7 d,苯巴比妥钠组给予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按80 mg·kg^(-1)·d^(-1)连续腹腔给药5 d。实验结束后采用UV法测定各组大鼠肝脏微粒体中Ⅰ相代谢酶和Ⅱ相代谢酶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石榴皮鞣质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细胞色素P450(CYP450)总蛋白和细胞色素b5(CYPb5)含量及抑制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DM)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石榴皮鞣质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红霉素N-脱甲基酶(ERD)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石榴皮鞣质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石榴皮鞣质对正常大鼠肝药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能降低CYP3A和CYP2E1的表达,且与给药剂量有关。
周本宏陈鹏郭咸希张红盼吴玥刘刚
关键词:石榴皮鞣质肝微粒体肝药酶活性
补肾壮阳胶囊对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本文从补肾壮阳胶囊(WSKY)改善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研究,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模型。动物行为学方面,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补肾壮阳胶囊对精神分裂症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应;组织生物化学方面,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考察补肾壮阳胶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mRN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WSKY中、高剂量组小鼠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小于模型组,而其空间探索穿过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在原平台所在象限搜索的时间百分比均大于模型组(P<0.05);WSKY中、高剂量可以增加BDNF mRNA的含量和ERK蛋白的表达。结论:WSKY中、高剂量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与WSKY提高精神分裂症小鼠海马区BDNF mRNA的表达和增加ERK蛋白含量有关。
周本宏张红盼郭敏陈振华王高华
关键词:补肾壮阳胶囊认知功能障碍MORRIS水迷宫RT-PCRWESTERNBLOT
鞣花鞣质类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鞣花鞣质(ellagitannin)是一类复杂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是许多常用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本文就鞣花鞣质的结构来源、生物活性和代谢转归进行综述,为富含鞣花鞣质类有效成分的天然药物的深入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周本宏张红盼郭咸希姜姗
关键词:生物活性代谢转化
地榆鞣质在大鼠尿液中代谢产物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采用HPLC-Q-TOF/MS研究地榆鞣质在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收集给药后大鼠尿样,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_(18)(150 mm×2.1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飞行时间质谱负离子模式下扫描,利用TOF/MS得到的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对照化学成分数据库,鉴定地榆鞣质在大鼠尿液中可能的代谢产物,结合相关文献,推测地榆鞣质在大鼠体内可能的代谢途径。结果:从大鼠尿液中共检测到9个代谢产物,分别为:M1(Pyrogallol)、M2(Urolithin B)、M3(Methyl-Urolithin C)、M4(Urolithin A)、M5(Methyl-Urolithin A)、M6(Urolithin C-Glucuronidation)、M7(Dimethy-EA)、M8(Urolithin M5)、M9(没食子酸),其中M9为原型药物。结论:地榆鞣质经灌胃给予大鼠后,先经过I相代谢反应生成尿石素等极性偏小的代谢产物吸收进入体内,再发生Ⅱ相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变成极性较大的物质,从尿液排除体外,进一步阐明了地榆鞣质在体内发挥药理作用的机理。
周本宏汪静吴玥易慧兰谭珺张红盼
关键词:地榆鞣质代谢产物液质联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