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腺癌
  • 2篇胆囊
  • 2篇胆囊肿瘤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 2篇肿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囊肿
  • 2篇浸润性
  • 2篇浸润性微乳头...
  • 2篇病理
  • 1篇胆囊腺癌
  • 1篇阳性
  • 1篇阳性表达
  • 1篇遗传学
  • 1篇组织化学
  • 1篇临床病理特征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机构

  • 3篇嘉兴学院
  • 1篇武警浙江总队...

作者

  • 3篇姚建国
  • 3篇刘颖
  • 2篇王春华
  • 1篇尹满香

传媒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胆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2016年
目的:探讨胆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形态特点。方法复习160例手术切除胆囊腺癌标本,对符合IMPC入选标准( IMPC成分≥5%)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Vision法。结果 IMPC的检出率为19.4%(31/160)。31例IMPC病例中,男性6例,女性25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4.8岁。组织学上,19例为无血管轴心的微乳头漂浮在纤维间隙中,5例的微乳头位于癌性腺腔中,4例为深层典型微乳头形态伴癌巢周围及表面丝网状微乳头结构,3例可见上述形态同时存在。 IMPC周围常有小团细胞浸润。31例IMPC中的淋巴结转移率、脉管侵犯率和小团细胞浸润伴发率分别为61.3%(19/31)、71.0%(22/31)和77.42%(24/31),均高于普通腺癌,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IMPC检出率与分化程度低和肿瘤分期高相关[P=0.012,相关系数(C)=0.67;P=0.011,C=0.68];60例随访结果显示普通腺癌的2年生存率为54.8%(23/42);IMPC的2年生存比例为4/1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4)。结论胆囊IMPC是一种高级别肿瘤,易于侵犯脉管和淋巴结,比普通腺癌更具侵袭性,短期生存率降低。同时,小团细胞浸润可能在胆囊IMPC的浸润中发挥重要作用。
姚建国尹满香王春华刘颖
关键词:胆囊肿瘤腺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6年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具有独特的组织学构型,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逐渐被认识,有关IMPC报道目前已见于几乎所有脏器如乳腺、膀胱、肺、卵巢、涎腺、结直肠、胃、胰腺、
姚建国刘颖
关键词:腺癌乳头状浸润性分子遗传学
胆囊腺癌HER2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胆囊腺癌HER2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免疫组织化学(IHC)评分标准。方法对123例胆囊腺癌切除标本进行HER2IHC染色,按胃癌HER2IHC评分标准评分,对IHC评分2+及3+病例行HER2双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将HER2阳性结果与胆囊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23例胆囊腺癌中检出HER2基因扩增27例,检出率为22.0%。IHC评分结果分别为12例2+,24例3+;其中FISH扩增阳性者分别为5例和22例(5/12和91.7%,22/24)。IHC染色的异质性明显。3例细胞膜完整强着色但着色细胞数量〈10%的病例中有1例显示HER2基因扩增。HER2基因扩增在高、中、低分化肿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4,P〈0.01),并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C=0.45)。结论大约20%左右的胆囊腺癌存在HER2基因扩增,为这部分患者开展靶向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胃癌HER2IHC评分标准适用于胆囊腺癌,但细胞膜完整强着色且着色细胞数量〈10%的病例应该列入IHC评分2+组,并进一步行FISH检测。
姚建国王春华刘颖
关键词:胆囊肿瘤腺癌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