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坤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教育
  • 3篇视域
  • 3篇试题
  • 3篇数学
  • 3篇PISA
  • 2篇中考
  • 2篇数学试题
  • 2篇课程
  • 2篇基础教育
  • 2篇教学
  • 2篇测评
  • 1篇代课
  • 1篇心理
  • 1篇学生心理
  • 1篇学生学习力
  • 1篇学问
  • 1篇学习力
  • 1篇样题
  • 1篇一体化
  • 1篇意蕴

机构

  • 13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陈坤
  • 4篇唐小为
  • 1篇沈小碚
  • 1篇宋莉

传媒

  • 2篇当代教育科学
  • 2篇课程教学研究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化学教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齐鲁师范学院...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教育实践与研...

年份

  • 2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育评价的困境与变革被引量:13
2017年
核心素养作为时代发展转动、社会变革推动与教育实践与探索合力作用下的产物,涵盖认知性和非认知性两个方面的素养。核心素养具有内隐性、情境性、跨领域性和生长性等特性,传统以纸笔测验为主、量化为基准的评价模式难以配套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只有理解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厘清教育评价的价值逻辑,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本体功能。基于核心素养的特性,应制定二级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因子,建立多元化反馈渠道,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在真实情境场域中测评素养所涵盖的内容,通过动态化的评价过程全方位地监督与反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教育评价的转动的"标杆"效应引导我国核心素养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的落实。
陈坤唐小为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评价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实践选择——基于西方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1
2017年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及人的发展是教育乃至课程的出发点、归宿和终极价值所在。回溯西方教育目的论中"智慧人""宗教人""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五种人的形象演变,是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实践抉择重塑"新人"的基础。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教育目的实践价值取向的转型需要破解二元对立思维,应从抽象的人回归到具体的人,需将"统一"的教育目的与"多元"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有机结合。
陈坤邓天桃
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实践
论学生学习力的内涵、形成与涵养被引量:11
2018年
学生的学习力作为核心素养养成的"增长极",对其他素养的养成具有触发与引领作用。从内涵上来讲学习力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域而存在,由三层次七要素构成,具体表现为具有缄默性与外显性的"冰山"结构。学习力形成体现在过程逻辑和过程阶段两个方面,过程逻辑由知识逻辑、交互逻辑、时空逻辑构成;过程阶段体现在时间、空间和水平三个空间维度上。学习力的涵养需要教师形塑自觉地关心学生学习力的品质,学校要构建交互实践环境机制,学习者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教育评价发挥其导向引领作用。
陈坤梁星星沈小碚
关键词:学习力涵养
课堂教学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当今,教育从知识本位为主的"三维目标"走向以强调能力为主的"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作为对人才培养的理念新导向,其落实需要找到抓手和着力点,否则核心素养的培育就会出现被"悬置"的可能。明确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厘清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逻辑体系,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逻辑起点。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主阵地,三维目标作为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是核心素养具体化、精确化、深化的路向。课堂教学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特性出发,以问题链设计为导向,通过创设多维的问题情境,建构起"交流—互动"课堂,以学生学习力的生长为基点,实现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的转变。
陈坤唐小为
我国高师教育课程衔接的意蕴、困境及策略被引量:7
2017年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素养养成和提升的关键,通过对三所高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衔接存在着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线型"加法"逻辑组合;教育通识类课程与学科教育类课程机械"拼盘";教育理论性课程与教育实践性课程相脱节;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课程"各自为政"等问题。突破该困境的路向在于调整课程模块结构,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建立"U—G—S"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实行"四年一贯制"的理论与实践互嵌新模式;做好课程管理与评价。
陈坤唐小为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衔接意蕴
多元智力理论视域下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构被引量:3
2017年
传统数学教学建立在一元化智力观取向之上,以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忽视了学生差异性的多元化潜质,导致了数学评价内容的认知化、评价的价值导向单一化、评价标准单一化、评价方式被窄化、评价过程静态化等弊端。文章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出发,认为从行动上跟进,需要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整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优势,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利用数学评价的标杆效应推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与落实。
陈坤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数学教学评价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特性与培育条件被引量:12
2017年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探索与解答,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由"双基""问题解决""科学思维"为指向的三个层面的素养构成,具有时代性与生长性、基础性与个体性、多维性与整体性、实践性与高迁移性等特性。核心素养的培育应遵循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方向、以德育为核心、以终身学习和未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专业化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生学习力形成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内驱力;教育评价改革是核心素养培育的保障;实践互动是核心素养养成路径;合力育人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场域环境。
陈坤
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
2016年
教育公平与教育改革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我国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凸显了统筹规划的国家立场,注重实质公平,从机制实施上回应了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价值诉求,从共享有质量教育回归到了人的全面发展。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改革机制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加深对改革意见意旨的洞悉,更有助于推动改革不断深化发展。
陈坤
关键词: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
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试题的问题特征比较研究——以2012年PISA测评样题与北京、上海两地近五年中考数学试题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育人的根本目的.借鉴PISA所倡导的"数学素养观",结合我国所公布的学生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建构分析数学试题问题特征的框架模型,包含问题任务考查所涉及的情境领域、内容领域、能力群三个维度.并以2012年PISA测评样题与北京、上海两地近五年中考数学试题从试题设置问题所考查的三个维度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结果表明:在能力群上PISA侧重高级能力,而两地侧重于"双基";在情境领域上PISA各种情境分布均匀,而两地倾向于科学情境与无情境考查;在内容领域上PISA考查四大领域分布均匀,而两地倾向于变化与关系和空间与形状的考查,统计与分析考查未受到重视,且三个维度上无明显变化.以PISA数学素养观为指导,通过比较研究,期望对我国数学课程设计、教学与试题编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陈坤
家庭环境视域下的学校欺凌治理逻辑研究
2017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文化资本是衡量家庭背景的重要指标,家庭文化环境是家庭教育的灵魂所在,亲子依恋关系是特殊的情感纽带,观察模仿学习是青少年社会学习的普遍方式。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特征发展具有“显性”与“隐性”的共同导向作用,家庭教育中家长角色的“定位迷离”与“责任缺失”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隐患的根源。学生的品格是由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塑造的。因此,形成以家校合作为基础的生态育人机制,是解决学校欺凌事件的实践抉择。通过机制拓展、科学教育、家长智慧、学校领导的方式,以“知”促“行”,在理念与实践层面践行“预防为主,干预为辅”原则,以家校合力培育具有健全人格的和谐生态人。
宋莉陈坤
关键词:学生心理家庭环境家校合作教育生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