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多模
  • 2篇血管内治疗
  • 2篇血管再通
  • 2篇血性
  • 2篇影像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卒中
  • 2篇卒中
  • 2篇护理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缺血
  • 2篇急性缺血性
  • 2篇急性缺血性卒...
  • 1篇大血管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个性化
  • 1篇梗死
  • 1篇大核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马雪
  • 2篇张猛
  • 2篇吴娅
  • 2篇王英
  • 1篇李玮
  • 1篇赵秋菊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模影像指导下个性化血管再通患者的护理
马雪王英吴娅
大核心梗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疗效观察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伴有大核心梗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的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1月在我院住院行EVT的31例伴有大核心梗死体积的AIS-LVO患者病例资料。收集患者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RCTS)与侧支循环评分;记录术后血管再通、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S-LVO患者预后的相关因子。结果术后血管再通25例(再通率80.6%),术后90 d良好预后率为32.2%,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发生率为41.9%,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发生率为12.9%,病死率12.9%。与预后不良组(mRS>2分)相比,预后良好组(mRS≤2分)患者年龄更小(OR=0.804,95%CI=0.657~0.983,P=0.034)。结论大核心梗死的AIS-LVO患者EVT后,能部分获益,其中患者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马雪易倩赵秋菊雷利张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
多模影像指导下个体化血管再通病人的护理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在多模影像指导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病人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后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总结护理措施。[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17例行动静脉联合治疗的AIS病人为研究对象,在溶栓前以及溶栓后1h,2h,24h和出院时对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出院时和溶栓后90d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结果]17例病人中死亡1例,脑出血1例,蛛网膜下隙出血1例,其余14例病人出院时NIHSS评分(7.36分±7.51分)比溶栓前(16.57分±6.07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溶栓后90d日常生活能力MBI比出院时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7分±13.57分vs 56.79分±13.12分,P=0.004)。病人90d时神经功能预后较出院时mRS评分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1分±1.78分vs 2.57分±1.56分,P=0.001)。[结论]在多模影像指导下,卒中病人个体化管理可以缩短其就诊到溶栓的时间(静脉溶栓)和就诊到穿刺的时间(血管内治疗),扩展时间窗能增加病人接受溶栓治疗的机会,有效提高病人血管再通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马雪王英吴娅李玮张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