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建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膝关节
  • 2篇置换术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置换术
  • 2篇关节置换
  • 1篇运动疗法
  • 1篇置换术后
  • 1篇手术
  • 1篇手术修复
  • 1篇术后
  • 1篇偏心
  • 1篇偏心距
  • 1篇评分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膝关节置换术...
  • 1篇疗法

机构

  • 4篇漯河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王齐超
  • 4篇石建伟
  • 3篇张永辉
  • 3篇何兵
  • 1篇张生
  • 1篇王海蛟
  • 1篇徐静宜
  • 1篇董敏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氨甲环酸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氨甲环酸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94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7例。研究组在术前术后均给予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以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24 h引流量为(168.42±10.81)ml,少于对照组的(394.97±11.38)ml,(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且对静脉血栓的形成并未增加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齐超石建伟张永辉张生
关键词:氨甲环酸膝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外展肌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观察髋关节外展肌功能锻炼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09—2021-07诊治的100例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同意参加研究后采用不透明的密闭信封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进行髋关节外展肌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照组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后的膝关节KOOS评分。结果最终71例完成研究,试验组38例,对照组33例。在疼痛评分与症状评分方面,治疗后2周、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6周、8周、10周、12周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10周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2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娱乐能力评分与膝关节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治疗后2周、4周、6周、10周、1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8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外展肌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可以作为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运动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兵张永辉石建伟左慧芳王齐超
关键词:运动疗法
肩关节镜与传统手术修复肩袖损伤的早期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和传统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将32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6例。观察组实施关节镜辅助下修复肩袖术,对照组实施传统修复肩袖术。比较2组术后第1、3、5、7天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前及术后第1天的肌酸激酶(CK);术前及术后8周的加州大学肩袖评分(UCLA)。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天的VAS评分及术后第1天CK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5、7天的VAS评分及术后8周UCLA评分和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疼痛轻,损伤恢复快。
王齐超王海蛟何兵石建伟
关键词:肩袖损伤VAS评分肌酸激酶关节镜
前参考法与后参考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影像学参数以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端截骨采用前参考法与后参考法对患者术后股骨影像学参数以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3—2021-06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据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不同股骨远端截骨方法进行分组,AR组47例采用前参考法,PR组56例采用后参考法。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前髁notching深度、Tayside分级、股骨后髁偏心距、股骨远端前后径、股骨后髁偏移率、膝关节临床KSS评分、膝关节功能KS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10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0~75.0个月,平均33.1个月。AR组前髁notching深度、股骨后髁偏心距、股骨后髁偏移率均小于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Tayside分级情况优于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与PR组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临床KSS评分、膝关节功能KSS评分、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前参考法在股骨前髁骨量保留和恢复髌股关节对合关系方面更有优势,而后参考法在股骨后髁的骨量保留和恢复关节线方面更有优势,同时前参考法在术后早期有着更大的膝关节活动度。
何兵石建伟张永辉徐静宜董敏张怡王宇涵王浩然王齐超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