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钢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活性
  • 3篇细胞
  • 3篇细胞毒
  • 3篇细胞毒活性
  • 3篇化合物
  • 2篇新化合物
  • 2篇抗菌
  • 2篇抗菌活性
  • 1篇傣药
  • 1篇血浆蛋白结合
  • 1篇异戊烯
  • 1篇异喹啉
  • 1篇异喹啉生物碱
  • 1篇镇痛
  • 1篇生物碱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树皮

机构

  • 8篇云南省曲靖市...
  • 5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8篇李建钢
  • 2篇邢欢欢
  • 2篇胡秋芬
  • 2篇叶艳青
  • 2篇周玲
  • 2篇周敏
  • 2篇杨艳
  • 1篇陈壁
  • 1篇李银科
  • 1篇张顺吉
  • 1篇侯波
  • 1篇龚航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两种丙泊酚药代动力学模型靶控输注在中海拔地区患者的麻醉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高海拔环境可影响高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 PK)[1]。丙泊酚临床常用剂量范围内游离部分仅占1%~3%[2],属于高血浆蛋白结合药物。有研究显示,高海拔地区患者丙泊酚麻醉用量增加[3]。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丙泊酚为目前常用给药方式,这种基于PK模型的给药方式是否受所选模型参数、海拔高度的影响,其药效学特征和安全性等相关研究资料有限。
沈国灿吴婕张宇杨雪辉张顺吉龚航李建钢
关键词:血浆蛋白结合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海拔高度给药方式麻醉效果
傣药翅荚决明树皮中一个新异喹啉生物碱及其细胞毒活性被引量:1
2016年
对傣药翅荚决明Cassia alata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PR-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一个新的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命名为3-hydroxy-1-(7-hydroxy-6-methoxyisoquinolin-1-yl)propan-1-one(1),中文名为翅荚决明(1)。生物活性测试中,其对NB4、A549、SHSY5Y、PC3和MCF7的IC50值分别为2.2、1.6、3.8、5.3和1.6μM。翅荚决明(1)为新化合物,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周玲马航赢杨艳邢欢欢叶艳青胡秋芬周敏李建钢
关键词:傣药异喹啉生物碱细胞毒活性
豆茶决明中1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黄酮类新化合物被引量:3
2019年
研究产自云南玉溪的豆科决明属植物豆茶决明Cassia nomame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方法从豆茶决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有效成分,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包括二维核磁HMBC和HSQC)进行结构鉴定为8,4’-二甲氧基-7-(2-氧代丙基)-黄酮(1)。对该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其对NB4,SH-SY5Y,PC3,A549和MCF-7肿瘤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2. 2,1. 8,3. 4,4. 5,1. 6μmol·L-1。
廖凌敏孙琰奇高茜李银科李晶刘欣李雪梅杨光宇叶艳青李建钢胡秋芬
关键词:黄酮细胞毒活性
柄腺山扁豆中1个具有抗菌活性的苯并异呋喃类新化合物被引量:1
2020年
对豆科决明属草本植物柄腺山扁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柄腺山扁豆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新的苯并异呋喃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命名为:9-(2-羟乙基)-2,2-二甲基-2H-呋喃[3,4-g]色烯-6(8H)-酮(1)。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MIC90为(45.2±4.2)μg·mL^-1,接近阳性对照左氧氟沙星的MIC90[(48.5±4.3)μg·mL^-1],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廖凌敏高茜李银科李晶刘欣李雪梅杨光宇叶艳青胡秋芬李建钢董淼
关键词:抗菌活性
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肺大泡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肺大泡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麻醉各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最低SpO2、术中最高PETCO2、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道不适、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WBC、IL-4、IL-6、IL-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肺大泡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术中对气道及肺的刺激少,更接近生理状态,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抑制炎性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姜承奇黄若山李建钢陈壁侯波
关键词:肺大泡手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光皮木瓜中1个新异苯并呋喃酮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对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反相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光皮木瓜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1个新异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鉴定为2,2-二甲基-5-(2-氧代丙基)-2H-呋喃[3,4-h]色烯-7(9H)-酮(1)。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发现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MIC90为(53. 7±4. 5) mg·L^-1,超过对照左氧氟沙星的MIC90(50. 2±4. 2) mg·L^-1,具有突出的抗菌活性。
孙琰奇廖凌敏高茜米其利黄海涛许永张承明杨光宇李建钢叶艳青
关键词:光皮木瓜抗菌活性
羊脆木根皮中1个新的异苯并呋喃内脂类化合物及其细胞毒活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对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羊脆木根皮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异苯并呋喃内酯类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6-异戊烯基-异苯并呋喃-1(3H)-酮(1)、5-甲基-6-异戊烯基-异苯并呋喃-1(3H)-酮(2)、5-甲氧基-6-(3-O-乙酰基)-丙酰基-异苯并呋喃-1(3H)-酮(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羊脆木素A。并对化合物1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试,其对NB4、SH-SY5Y、PC3、A549和MCF-7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6、5.2、8.8、5.7和6.0 μmol/L。结论 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羊脆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且表现出细胞毒活性。
杨艳邢欢欢马航赢周玲李银科叶艳青胡秋芬周敏李建钢
关键词:细胞毒活性
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术后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素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选择芬太尼与咪唑安定镇痛药物对血浆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9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均在术后选择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药物分别选择芬太尼、咪唑安定以及布比卡因方案与芬太尼、布比卡因方案。观察两组的血浆PRL水平、术后泌乳时间、排气时间、哺乳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后血浆PRL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产妇升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泌乳时间与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哺乳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与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能够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提升产妇血浆泌乳素水平,促进产妇术后康复。
韩兴忠李建钢王宝珍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镇痛芬太尼咪唑安定泌乳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