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
-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2017-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被引量:1
- 2023年
- 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医院感染病例(包括以往发病至调查时尚未愈的旧病例)的百分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又称现况调查或横断面调查。该调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调查结果真实可靠。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其变化趋势,掌握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了解易患人群,对制定整改措施、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
- 胡倩孟庆兰周浩然杨树伟李莉曾慧刘畅隋小帆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真菌败血症医院感染暴发调查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调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改建后一起由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败血症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年6月24日-7月15日医院新生儿病房白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败血症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医务人员手、病室环境及物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 7例败血症患儿中4例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脐静脉置管,4例经外周静脉置管(PICC);7例双份血培养均为白假丝酵母菌,且药敏谱相同;环境卫生学采样,包括空气、工作人员手、物表等进行检测,合格率为54.55%,采取防控措施后再次采样检测,合格率为92.50%;2016年7月15日以后未再出现白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患儿,此次暴发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此次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考虑新生儿病房改建后,消毒灭菌的呼吸机管路存放不当,通过医务人员置管操作传播;新生儿病房应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预防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
- 孟庆兰曾慧李莉徐丽华周浩然杨树伟刘畅陈春平
- 关键词:真菌败血症医院感染
- 一起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大肠埃希菌感染败血症暴发调查与处置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调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起由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暴发流行的原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年4月1日-4月11日医院新生儿病房9例大肠埃希菌感染败血症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控制感染。结果2021年4月1日-4月1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19例住院病例,9例发生败血症,罹患率为47.37%,其中5例血培养均检出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都敏感,3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环境卫生学采样,包括空气、工作人员手、物表等进行检测,干预前采集样本168份,合格100份,合格率为59.52%,其中暖箱操作口、输液泵按钮、吸痰瓶、处置室冰箱门把手均培养出大肠埃希菌,采取防控措施后再次采样检测,采集样本249份,合格222份,合格率为89.16%。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上述5例中的4例病例和1份环境样本(输液泵按钮)检出的大肠埃希菌株基因序列高度一致,同属于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另病例1其母阴道分泌物也培养出EAEC。2021年4月11日以后未再出现大肠埃希菌感染败血症病例,此次暴发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此次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考虑由于首例病例其母亲阴道分泌物大肠埃希菌垂直传播给患儿,再通过医务人员诊疗护理操作环节,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物表清洁消毒不严格引起的水平传播,新生儿病房应加强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及基础感控措施的落实,预防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
- 曾慧孟庆兰赵智高杨飞玉
- 关键词: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医院感染
- 新冠重症ICU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现场处理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重症患者救治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原因,分析事件危险因素。方法对2023年1月12日-1月31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冠重症ICU的8例CRAB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检测,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该院新冠重症ICU短期内出现8例患者CRAB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述患者均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基础病情重,存在住院时间重叠、床单元面积不足、护工存在交叉、保洁员为新员工,物表擦拭消毒不规范;环境微生物调查中,共采集65份环境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标本,3份检出CRAB,检出率为4.62%(3/65),异常部位分别为患者床栏、监护仪面板、营养泵,其药敏结果与8株患者检测出的CRAB基本一致;通过采取暂停收治患者、加强多药耐药菌防控培训、规范工作人员手卫生、加强落实消毒隔离等干预措施后,该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新冠重症ICU应急扩容改造,布局流程不尽合理,环境物表清洁消毒不及时不彻底,CRAB感染医务人员接触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是导致此次CRAB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 曾慧孟庆兰张莉刘敏郭慧青
- 关键词:医院感染
- 内蒙古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监测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163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3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中,暴露科室主要集中在普通病房、手术室,分别占74.23%、9.20%;暴露人员护士所占比例最高,占45.40%,其次为实习护士、医生,分别占26.38%和19.02%;工龄以<5年居多,占69.33%;暴露类型针刺伤居首位,占82.82%;发生暴露操作环节前3位为术中、拔针、处理医疗废物,分别占27.61%、19.63%、16.56%;暴露源以乙肝居多,占50.31%。结论健全并完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体系,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规范诊疗操作,实施标准防护,有助于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
- 曾慧孟庆兰
- 关键词:医务人员
-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为科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19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液、消毒内镜、透析用水染菌量、透析用水内毒素、灭菌器灭菌效果、无菌物品的监测培养结果为研究对象,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监测结果,并探讨其与医院感染率的相关性。结果共采集样本3 997份,其中合格样本3 953份,总合格率为98.90%。四个季度监测采样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四个季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55%、99.71%、99.32%、98.69%)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9,P<0.001)。不同监测项目中,消毒液、血液透析液、灭菌器灭菌效果、无菌物品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空气和消毒内镜监测合格率呈下降趋势。随着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合格率逐渐升高,医院感染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负相关(r=-0.974,P<0.026)。结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相应监测,可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便于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加以改进,避免医院感染不良事件。
- 孟庆兰曾慧李莉胡倩刘畅
- 关键词:医院感染
- 安全注射—降低医院感染风险被引量:3
- 2017年
- 注射是最常见的卫生保健程序之一,是现代医学的一种标志,而不安全注射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影响安全注射的因素主要与安全注射意识和知识淡薄、安全注射的有效方法和设备缺乏、医院经济利益驱使以及安全注射的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密切相关。不安全注射不仅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更可能引起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不良事件,安全注射的管理涉及国家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技术设备改进及探索长效机制等多方面,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和促进安全注射质量的持续改进,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 孟庆兰曾慧
- 关键词:安全注射医院感染
- PBL联合情景教学模式在医院感染防控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本研究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情景法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其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学生满意度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6月30日144名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2名。对照组72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72名平均分为12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施加PBL教学法联合情景法的教学模式。评价指标:以出科考试成绩、阶段性测评(包括医院感染诊断正确率、防控措施执行率和正确率)、学生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于培训后、培训后3个月和培训后6个月进行考试和测评。结果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和各项阶段性测评指标(包括医院感染诊断正确率、防控措施执行率和正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学生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联合情景法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医院感染防控的教学实践中有较大的优势,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 王旭光李莉周浩然杨树伟曾慧孟庆兰
-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教学模式医院感染随机对照研究
- 血液透析护理人员血液暴露实时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建立一种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在患者血路操作过程中血液暴露的实时检测方法,为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和手套更换的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改良粪便隐血检测方法的步骤,其检测血液的原理为匹拉米洞半定量检测法。采用匿名制随机抽样检测方法,使待检人员(刚完成患者血路操作未脱卸手套)五指并拢,在对应的检测框内(已滴加显色剂)用力按压数秒钟,并在规定时间内观察按压处的变色结果。同时观察碘伏、乙醇、免洗手消毒凝胶对该检测结果的干扰作用。结果 2019年9-11月间,对刚完成患者血路操作的护理人员进行186人次检测,109人次(含双、单手)手指处血液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58.60%(109/186)。109人次的阳性人员以单手的半定量结果分类显示,"1+"阳性率占19.35%,所占比例最大,"4+"阳性率占5.38%,比例最小;"2+"和"3+"阳性率分别为10.48%、10.22%。消毒剂对本检测方法无干扰作用。结论本研究提供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在患者血路操作中,手部血液暴露的证据及血液暴露的概率,本研究证据支持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在医疗活动操作中,应严格实施手卫生、及时更换手套这一基础性的感染控制措施。
- 李莉倪凯文孟庆兰武素芳张建平周浩然胡倩曾慧隋小帆
- 关键词:血液透析隐血试验
- 2013-2015年某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临床科室监控小组成员随机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
- 曾慧孟庆兰李莉刘畅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目标性监测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