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兰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儿童紫癜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儿童紫癜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42),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行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满意度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患儿在服药依从性、生活作息规律性等方面的关系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研究组患儿家属在疾病的发展和疾病的治疗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儿童紫癜性肾炎护理中应用,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患儿疾病的自我管理,加强了患儿对疾病的认知度,缩短了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海兰韩颖方丽莹
- 关键词:儿童紫癜性肾炎出院护理
- 核磁共振与CT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CT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计11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核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检查方式下敏感率、漏诊率及不同病灶检出情况。结果:核磁共振检查敏感率为87.61%、漏诊率为12.39%,CT检查敏感率为71.68%、漏诊率为28.32%,核磁共振检查优于CT检查,经对比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11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后确诊为131处损伤处,核磁共振检查出108处,CT检查出81处,统计学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在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对比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核磁共振检查下脑叶挫伤和脑深部挫伤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诊断中使用核磁共振检查的准确度更高,对脑叶挫伤和脑深部挫伤的检查更准确,应在临床中予以广泛推广并应用。
- 许云龙梁冰王海兰
- 关键词:核磁共振
- 小儿核磁共振检查中睡眠剥夺联合镇静剂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研究小儿核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睡眠剥夺联合镇静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MRI的10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在MRI前0.5 h予以水合氯醛灌肠,观察组先进行睡眠剥夺,再在MRI前半个小时进行水合氯醛灌肠。将两组灌肠操作失败率、配合程度、用药后入睡时间、药物制动效果、一次性检查成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灌肠操作失败率3.77%低于对照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操作配合良好率73.58%、药物制动显效率92.45%、一次性检查成功率96.23%均高于对照组50.94%、69.81%、75.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入睡时间(11.05±4.68)min短于对照组(23.15±8.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剥夺联合水合氯醛灌肠在小儿MRI中的镇静效果较好,有助于患儿配合度和检查成功率的提高。
- 王海兰韩颖方丽莹文赛
- 关键词:小儿核磁共振检查睡眠剥夺镇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