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鹏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昌邑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疗效
  • 5篇疗效分析
  • 4篇临床疗效
  • 3篇撞击综合征
  • 3篇临床疗效分析
  • 3篇肩峰
  • 3篇肩峰下
  • 3篇肩峰下撞击综...
  • 3篇骨折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 2篇近端
  • 2篇股骨
  • 2篇股骨转子
  • 2篇股骨转子间
  • 2篇股骨转子间骨...
  • 2篇关节
  • 2篇关节镜
  • 2篇ASD
  • 1篇三维技术

机构

  • 6篇昌邑市人民医...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刘海鹏
  • 5篇刘振刚
  • 4篇徐雅强
  • 2篇张培训
  • 2篇郝宗文
  • 1篇李相卿
  • 1篇卢斌
  • 1篇杨志强
  • 1篇陈少明
  • 1篇李会森

传媒

  • 2篇中华肩肘外科...
  • 2篇当代临床医刊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大医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皮穿针固定与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经皮穿针固定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6至2015.1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观察组采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5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4例发生并发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eer评分:观察组优10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对照组优1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3.7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较对照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针固定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特定类型的肱骨近端骨折(NeerⅡ型骨折;一部分NeerⅢ型骨折和外展嵌插的NeerⅣ型骨折)结合及时充分的术后康复,均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刘海鹏李相卿刘振刚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
MSCT引导下应用ASD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三维图像上测量肱骨头的相对高度(the relative height of the humerus head,HH)、头顶肩峰距(head to acromion distance,HAD)等肩关节相关结构,以分析在MSCT引导下行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ASD)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临床证实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58例,术前应用MSCT(64层)进行肩关节扫描,将获得的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行三维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VR)后处理,测量同一患者患侧及健侧HH、HAD。根据每个患者的MSCT测量结果,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在ASD术中采用定量精确磨除技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采用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功能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侧HH的平均值为(0.87±0.19)cm,健侧HH的平均值为(1.08±0.21)cm,患侧较健侧的高度低(P<0.05);患侧HAD的平均值为(0.54±0.11)cm,健侧HAD的平均值为(0.66±0.15)cm,患侧较健侧的距离短(P<0.05)。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ULCA评分术前(16.8±4.1)分,术后(32.4±1.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为91.4%。结论术前应用MSCT测量HAD、HH可为ASD手术提供精确的量化指标,在MSCT引导下术中应用定量精确磨除技术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刘海鹏郝宗文徐雅强刘振刚
关键词:螺旋CT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关节镜
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价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ASD)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应用 ASD 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1~76岁,平均51.3岁;左肩11例,右肩21例;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前后位、冈上肌出口位和腋位 X 线片。19例行 MRI 检查。Ⅰ型肩峰5例,Ⅱ型肩峰12例,Ⅲ型肩峰15例。应用 ASD,32例均行前肩峰成形术,17例同时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采用 UCLA 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UCLA 评分术前为(16.8±4.1)分,术后(32.4±1.5)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4.107,P〈0.01)。优11例,良1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0.6%。结论 ASD 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能达到减压要求,效果满意,且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其他病变,创伤小,恢复快,应作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首选。
刘海鹏徐雅强刘振刚张培训
关键词:关节镜肩关节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数字化三维技术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技术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昌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传统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实验组用数字化三维技术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实际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9周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数字化三维技术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陈少明卢斌李会森刘海鹏杨志强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ASD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ASD)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昌邑市人民医院采取ASD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治疗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共58例,术前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对肩关节进行模拟成像,在其三维图像上测量同一患者患侧及健侧头顶肩峰距(head to acromion distance,HAD)、肱骨头的相对高度(the relative height of the humerus head,HH)、肩峰喙突距(acromion to coracoid distance,ACD)、结节肩峰距(tuberosity to acromion distance,TAD)。根据每个患者的测量结果,明确引起撞击的原因,在ASD中行个性化操作,精确磨除相应骨赘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采用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肩关节功能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侧HH的平均值为(0.87±0.19)cm,健侧HH的平均值为(1.08±0.21)cm,患侧较健侧距离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HAD的平均值为(0.54±0.11)cm,健侧HAD的平均值为(0.66±0.15)cm,患侧较健侧的距离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ACD的平均值为(2.90±0.39)cm,健侧ACD的平均值为(2.91±0.40)cm,患侧较健侧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TAD的平均值为(1.96±0.48)cm,健侧TAD的平均值为(1.95±0.45)cm,患侧较健侧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UCLA评分术前为(16.8±4.1)分,术后(32.4±1.5)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为91.4%。结论术前采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肩关节HAD、HH、ACD、TAD可明确引起撞击的原因,为ASD提供精确的量化指标,术中可精确磨除相应骨赘,具有创伤小、精确度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刘海鹏郝宗文徐雅强刘振刚张培训
关键词:三维重建技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67~92,平均74.3岁;骨折按AO分型:A1型5例,A2型17例,A3型10例。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9~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6周。无感染、髋内翻、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75%。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46.3±5.4)分,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7.9±6.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刘海鹏徐雅强刘振刚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老年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