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泛素偶联酶2C促进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与抑制细胞衰老被引量:2
- 2018年
- 泛素偶联酶2C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但其与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肺癌A549细胞为材料,通过RT-PCR、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SA-β-Gal细胞衰老染色、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阐明UBE2C与肺癌细胞的增殖、衰老和迁移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UBE2C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利用基因修饰技术瞬时过表达或靶向沉默UBE2C后,在肺癌A549细胞中,UBE2C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增加3.5倍或减少0.5倍,显著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进而减少或增加细胞的凋亡率。过表达UBE2C后,显著抑制细胞衰老;但沉默UBE2C后,则增加细胞衰老。此外,过表达UBE2C后,下调转移相关基因E-钙黏着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且上调波形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促进肺癌细胞的迁移。但靶向敲除UBE2C后,上调E-钙黏着蛋白,同时下调波形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本研究的开展将明确UBE2C在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以UBE2C为靶点,提高病人生存期提供了理论基础。
- 郭纪伟武艳金丹杜静宫凯凯苗双杨丽娟
-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衰老细胞迁移肺癌
- DNA可逆甲基化对慢性炎性疼痛大鼠疼痛调节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SAM)对慢性炎性疼痛大鼠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变化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CFA(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完全弗氏佐剂)组、SAM+Sham组、SAM+CFA组。分别于术后1、3、5、7 d测定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因术后3 d疼痛较为明显,处死并取术后3 d脊髓腰膨大部(L4-L6),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BDNF基因甲基化以及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FA组大鼠TWL/PWT明显降低(P<0.01);SAM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SAM+CFA组大鼠TWL/PWT与CF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CFA组脊髓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P<0.05),SAM+CFA组BDNF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FA组(P<0.01)。BDNF启动子区不同部位甲基化水平表达有差异。结论:大鼠脊髓水平BDNF启动子区甲基化参与慢性炎性疼痛的发生,腹腔注射SAM减轻慢性炎性疼痛与降低脊髓水平BDNF、改变其启动子区不同部位甲基化有关。
- 邵翠杰高勇金丹王丹王德强
- 关键词:甲基化S-腺苷蛋氨酸
- 氯胺酮对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大鼠脊髓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大鼠脊髓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自体髓核混悬液注入大鼠腰L4-L5棘突间隙构建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的0. 9%NaCl溶液。将建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鞘内注射氯胺酮50 m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鞘内注射等体积0. 9%NaCl溶液,每日1次,连续干预7 d。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脊髓角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神经根组织病理学形态,以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角背组织中c-JNK/CXCL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药物干预结束后2周,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脊髓角背组织中IL-6分别为(18. 45±5. 20),(155. 45±6. 35),(102. 15±3. 42)pg·mg-1,IL-1β分别为(19. 85±7. 49),(46. 52±8. 25),(38. 54±5. 44)pg·m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WB检测显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脊髓角背组织中Iba-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26±0. 05,0. 85±0. 04,0. 35±0. 07,CXCL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 65±0. 09,0. 97±0. 03,0. 64±0. 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氯胺酮可有效抑制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大鼠炎性反应,缓解椎间盘退变,与抑制c-JNK/CXCL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 徐昕唐丽玮金丹王金燕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氯胺酮炎性反应
- 天麻素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疼痛、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52只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高剂量实验组,各13只。模型组及低、高剂量实验组以微量注射器抽取5%福尔马林100μL于小鼠右后足掌心进行皮下注射致痛,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低、高剂量实验组致痛前0. 5 h分别腹腔注射100,180 mg·kg-1天麻素。评估小鼠第Ⅰ、Ⅱ时相疼痛评分;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含量;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小鼠脊髓背角组织c-fos mRNA及c-fos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及低、高剂量实验组小鼠第Ⅰ时相疼痛评分分别为(0. 12±0. 03),(2. 65±0. 25),(0. 97±0. 19),(0. 63±0. 16)分;第Ⅱ时相疼痛评分分别为(0. 33±0. 09),(10. 96±2. 48),(7. 25±1. 97),(4. 98±1. 73)分;脊髓背角组织c-fos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6±0. 01,0. 87±0. 03,0. 64±0. 02,0. 23±0. 01;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02±0. 01,0. 71±0. 03,0. 59±0. 02,0. 51±0. 01。模型组小鼠第Ⅰ、Ⅱ时相疼痛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脊髓背角组织c-fos mRNA、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低、高剂量实验组小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低剂量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天麻素可有效减轻福尔马林致痛小鼠疼痛,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下调脊髓背角组织c-fos基因表达相关。
- 王金燕于慧徐昕金丹周荣佼
- 关键词:天麻素疼痛炎性因子
- 去甲斑蝥素调控YAP增强A54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联合顺铂调控A549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和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YAP分子是否参与这一过程。方法以A549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活化的caspase-3、Annexin V、YAP及YAP靶基因CTGF和Cyr61的表达水平;CCK-8和MTT实验检测各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各药物对YAP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原癌基因YAP在肺癌细胞中高表达且处于活化状态,高表达的YAP促进肺癌细胞增殖。高浓度的去甲斑蝥素和顺铂能明显降低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然而低浓度的顺铂和去甲斑蝥素的联合用药可通过调控YAP,增加A54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进而抑制细胞增殖。结论低浓度的去甲斑蝥素和顺铂的联合用药增加A54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降低YAP的转录活性和YAP的蛋白水平,降低其靶基因CTGF和Cyr61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 郭纪伟武艳金丹陈微微代娟娟
-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顺铂细胞增殖顺铂敏感性
- L-甲硫氨酸通过调节脊髓DNA甲基化水平减轻甲醛溶液所致急性炎性痛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背景甲硫氨酸能够促进DNA甲基化的发生,DNA甲基化参与疼痛的发生发展和维持。急性炎性痛是临床常见症状,控制不及时会转化成慢性炎性痛,外源性补充甲硫氨酸可能通过调节DNA甲基化参与调节急性炎性痛,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目的本研究采用甲醛溶液诱导急性炎性痛模型大鼠,观察注射L-甲硫氨酸(L-MET)是否会减轻大鼠足底急性炎性痛并探讨其机制,以期为寻找新的疼痛生物标志物和开发理想的镇痛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7月—2018年12月,将24只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0.9%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组)、B组(L-MET+0.9%氯化钠溶液组)、C组(0.9%氯化钠溶液+2 g/L甲醛溶液组)、D组(L-MET+2 g/L甲醛溶液组),每组6只。B组、D组腹腔注射L-MET,2次/d,总量不超过0.18 mg/kg,连续注射3 d;A组、C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C组、D组左后足足跖部皮下注射2 g/L甲醛溶液20μl,制作甲醛溶液所致急性炎性痛模型,大鼠足部肿胀并会出现相应的抬足舔足行为视为模型制作成功;A组、B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全程记录给药后60 min大鼠行为学,并记录疼痛次数,每隔3 min为1个观察时段,共分20个观察时段。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将大鼠处死,取脊髓L4~L6之间脊髓组织,检测大鼠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大鼠脊髓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2、DNMT3a、DNMT3b RNA水平。结果A组、B组大鼠无明显不适异常反应;C组、D组大鼠出现躁动不安、注射足抬起不着地、舔咬或抖动注射足等反应,其疼痛行为反应呈典型的双相变化,从注射后即刻开始,持续3~5 min的急性疼痛时相(第一时相),5~10 min的静息期,随后出现可持续0~45 min的继发性疼痛时相(第二时相)。C组、D组大鼠各时间点疼痛次数均多于A组、B组(P<0.05);D组大鼠6~39 min疼痛次数少于C组(P<0.05)。B组、D组大鼠脊髓全
- 栾顺莲李玉娜金丹高勇王德强邵翠杰
- 关键词:急性痛甲硫氨酸脊髓
- 脊髓水平DNA甲基化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
- 目的:观察慢性压迫性坐骨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大鼠术侧脊髓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DNMT3a、μ阿片受体(mu o...
- 邵翠杰高勇金丹赵丽王德强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 RNA结合蛋白Aly/REF输出因子通过上调Yes相关蛋白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2023年
-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高、起病隐匿、侵袭性强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RNA结合蛋白Aly/REF输出因子(RNAbinding protein Aly/REF export factor, ALYREF)作为一种RNA胞嘧啶的5-甲基化修饰(m~5C)后的结合蛋白质,在调控RNA出核及稳定其表达的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 YAP)作为Hippo-YAP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调控各种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文旨在探讨ALYREF与YAP在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是否存在相关性,并初步探索这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在胃癌细胞AGS和MKN-45中运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显示,过表达ALYREF后YAP的表达增加(P<0.05),并且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P<0.05);靶向敲低YAP,细胞的增殖、迁移和EMT能力显著抑制(P<0.05);过表达ALYREF且靶向敲除YAP与单独过表达ALYREF相比,YAP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细胞的增殖、迁移和EMT能力同样得到抑制(P<0.05);靶向敲低ALYREF,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显著抑制(P<0.01)。综上所述,ALYREF通过上调YAP表达进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李睿邵爽孟玮金丹郭纪伟
- 关键词: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