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晟 作品数:16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宫腔占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8例应用宫腔镜诊治的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病变妇女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阴道出血情况分为阴道出血组(60例)及无阴道出血组(78例),对两组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及宫腔镜诊断病变的病理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病变以子宫内膜息肉最多见,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符合率为91.1%(82/90),黏膜下肌瘤病理符合率为100.0%(18/18),癌前病变的病理符合率为70.0%(7/10)。34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前已行诊刮术,发现诊刮术漏诊率达94.1%(32/34)。无阴道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检出率高于出血组,而阴道出血组癌前病变及内膜癌检出率高于非出血组。结论宫腔镜能对宫腔直接、近距离及全面观察,能定位取材,提高了宫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周炎珍 谢熙 刘超斌 林晟 林锦秀关键词:绝经 子宫内膜息肉 内膜癌 宫腔镜 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10例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联合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注射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胎儿畸形引产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先行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再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 刘照贞 陈素清 钟理英 林琳 江洪 林晟关键词:前置胎盘 子宫动脉栓塞术 文献传递 椎管内分娩镇痛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在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180例。根据是否实施椎管内镇痛分为镇痛组(93例)和非镇痛组(87例),回顾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与新生儿结局。结果:镇痛组孕妇的中转剖宫产比例低于非镇痛组孕妇[6.45%(6/93) vs 16.09%(14/87),P=0.040];两组的阴道试产成功率、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孕妇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非镇痛组孕妇明显缩短[8.33(5.50~11.00)h vs 12.50(8.29~14.46)h,8.92(6.19~12.03)h vs 13.03(9.27~15.18)h,Z=-4.69;P均<0.001],两组间的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缩宫素使用率低于非镇痛组[6.45%(6/93) vs 25.29%(22/87),P<0.001],两组的人工破膜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可在严密监护下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吴奕君 刘照贞 汤思佳 林晟 陈寿珍 王晓梅关键词:椎管内分娩镇痛 可行性 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引产方式探讨 2016年 目的分析比较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死胎、胎儿畸形、计划外怀孕等特殊情况下的引产方式,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引产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引产的方式分为两组:A组29例首先接受双侧UAE,UAE后2h内接受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口服;B组25例接受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观察2组患者的分娩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月经恢复时间等。结果 A组出血量 林琳 刘照贞 刘达宾 林晟 黄丽萍 郑亮慧关键词:中央性前置胎盘 引产 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10例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联合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注射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晚期妊娠胎儿畸形引产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先行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再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 刘照贞 陈素清 钟理英 林琳 江洪 林晟关键词:中央性前置胎盘 羊膜腔注射 利凡诺 胎儿畸形 子宫动脉栓塞术 文献传递 EB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儿童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入住福建省妇幼保健本院且EBV-DNA检测阳性的患儿257例,依EBV-DNA含量分为低、高拷贝量组,比较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合并感染情况。结果与低拷贝量组比较,高拷贝量组热程较长,常见症状(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眼睑水肿)较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更高。两种临床表现(发热及皮疹)、C-反应蛋白(CRP)及肌酸激酶同功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拷贝量组与低拷贝量组间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发生率,高拷贝量组(38.7%)高于低拷贝量组(2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BV外周血病毒拷贝量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EBV感染病情评估。 吴玲 刘素佳 张惠洁 林晟 王世彪关键词:EB病毒 儿童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临床特点及血常规、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为早期识别病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2015年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血常规和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探讨变化规律。结果 148例住院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8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6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咳嗽、发热或喘息天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和IgM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IgG水平低于非感染组。两组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咳嗽、喘息或发热的时间、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及IgM水平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黄文红 王世彪 林晟 倪琛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住院患儿 肺炎 血常规 血清免疫球蛋白 动态肺部超声评分对小儿重症肺炎病情诊断及呼吸治疗的指导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评分(LUS)动态改变在小儿重症肺炎病情评估及呼吸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福建省儿童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分为非危重症组(64例)和危重症组(52例),随访2个月,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氧合指数(OI)及LUS的差异;再以患儿起始呼吸治疗结局分为失败组与成功组,分析LUS动态变化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呼吸支持策略的预测价值。结果:危重组患儿LUS、CPIS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高于非危重组(P<0.05),OI显著低于非危重组(P<0.05)。52例危重症肺炎患儿起始呼吸治疗成功36例,失败16例;两组第1、2次LU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第3~5次评分均显著低于失败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US评分与OI指标呈负相关(r=-0.751,P=0.000),与CPIS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r=0.562、0.370,P=0.003、0.038)。LUS评分截断值19.15分,预测危重症肺炎患儿需要升级呼吸支持治疗的AUC为0.865,Youden指数为0.611,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77.8%。结论:LUS评分能够作为小儿重症肺炎病情评估指标,并且能够帮助医生治疗呼吸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预后。 欧霖洪 欧霖洪 陈燕美 林晟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 病情诊断 呼吸支持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肌醇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尿肌醇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常规产前检查的GDM孕妇80例作为GDM组,同期本院门诊常规产检的非GDM孕妇50例作为非GDM组。比较GDM组与非GDM组血、尿肌醇水平,糖脂代谢指标及其相关性。采用独立或成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GDM组血肌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非GDM组[分别为322.1 ng/ml(279.1~364.1 ng/ml)与403.8 ng/ml(391.8~425.3 ng/ml),Z=-7.879;1.8 mmol/L(1.5~2.0 mmol/L)与2.0 mmol/L(1.7~2.2 mmol/L),Z=-2.419;P值均<0.05]。GDM组尿肌醇、脂蛋白a、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服糖前及服糖后1和2 h血糖、空腹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非GDM组[分别为192.2 ng/ml(171.0~219.9 ng/ml)与143.8 ng/ml(121.1~158.6 ng/ml),Z=-6.834;253.2 mg/L(65.0~349.0 mg/L)与148.5 mg/L(46.5~159.3 mg/L),Z=-0.187;5.0 mmol/L(5.1~5.6 mmol/L)与4.4 mmol/L(4.2~4.6 mmol/L),Z=-5.547;10.0 mmol/L(9.1~11.3 mmol/L)与7.8 mmol/L(7.0~8.4 mmol/L),Z=-6.987;8.6 mmol/L(7.6~9.4 mmol/L)与6.6 mmol/L(5.7~7.1 mmol/L),Z=-7.100;18.2 mU/L(10.6~25.9 mU/L)与11.0 mU/L(6.3~12.7 mU/L),Z=-4.537;5.4%(4.5%~5.5%)与5.1%(4.9%~5.4%),Z=-3.468;P值均<0.05]。(2)血肌醇与空腹胰岛素、75 g OGTT服糖前及服糖后1和2 h血糖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6、-0.416、-0.350和-0.407);尿肌醇与75 g OGTT服糖前及服糖后1和2 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2、0.389和0.429),P值均<0.05。结论GDM孕妇血肌醇水平下降,而尿肌醇排泄增加。孕中期测定肌醇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评估孕妇代谢情况。 刘照贞 汤思佳 张宇龙 吴奕君 林晟 王晓梅 陈寿珍关键词:肌醇 胰岛素抵抗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脓毒血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儿童脓毒血症临床诊断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儿童脓毒血症患儿(研究组)进行研究,按照患儿住院期间死亡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10例,存活组20例,同时选取同期我院的非儿童脓毒血症(对比组)30例进行研究,分析两组儿童的血清降钙素原PCT(procalcitonin)水平。结果非脓血毒症儿童PCT水平低于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脓毒血症儿童PCT水平低于死亡组脓毒血症儿童PCT水平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危重症患儿PCT水平均低于危重患儿和极危重患儿PCT水平,危重患儿PCT水平低于极危重患儿PCT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儿童脓毒血症疾病诊断以及预后的重要性参考指标。 欧霖洪 林敏 林晟 李国凯 王世彪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 儿童 脓毒血症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