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婷
- 作品数:1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艾灸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盒,包括艾灸盒本体,所述艾灸盒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艾条插槽,所述艾条插槽通过第一横条和第二横条活动安装在艾灸盒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横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第二横条还包括固...
- 刘迈兰刘灿周芝根杨茜芸何晓婷陈乐常小荣
- 文献传递
- 针灸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检索2000~2017年的相关文献,收集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采用Review Manage5.2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篇,包含17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5.11,95%CI为(3.83,6.85),P<0.01];治愈率优于对照组[OR=1.62,95%CI为(1.41,1.86),P<0.01];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OR=1.13,95%CI为(0.05,0.34),P<0.01]。漏斗图的结果显示左右不对称,提示纳入评价的文献很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质量较低,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 陈乐何晓婷徐海燕周芝根刘灿杨茜芸
-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疗法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
- 一种艾灸盒
- 一种艾灸盒,包括送药器、盒盖和由四块梯形板组成的六面体盒体;送药器设置在盒盖上,盒盖与盒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盒体的两相对的梯形板上分别设置有长腰型观察孔和圆形通风孔;长腰型观察孔的一侧设置有刻度尺;通风孔上设置有一块...
- 刘迈兰周芝根杨茜芸何晓婷刘灿陈乐常小荣
- 文献传递
- 一种电针卷线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针卷线器,包括外装盒、第一大铁片和第二大铁片,外装盒为中空独立结构,第一大铁片和第二大铁片通过同芯轴连接,同芯轴的外部设置有滚轮,滚轮为中空结构,且同芯轴与滚轮间设置有滚珠。该电针卷线器,设置有滚轮...
- 杨茜芸刘灿刘迈兰陈乐何晓婷周芝根
- 文献传递
- 一种艾灸盒的可视可调型送药器
- 一种艾灸盒的可视可调型送药器,包括与艾灸盒连接的两端开口的薄壁钢管,薄壁钢管的底端设置有艾条的固定组件,薄壁钢管上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呈长条形并且沿薄壁钢管的纵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的可视可调型送药器通过两条相对设置...
- 刘迈兰周芝根杨茜芸陈乐何晓婷刘灿常小荣
- 文献传递
- 一种环状艾条切刀
- 一种环状艾条切刀,包括刀架和梳子状刀片,刀架上开设有一条通槽,通槽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梳子状刀片,并且梳子状刀片可在通槽中上下运动,通槽的宽度与梳子状刀片的厚度一致;梳子状刀片的上部为连接部、下部呈梳子状;刀架的中央设置有...
- 刘迈兰周芝根杨茜芸刘密刘琼何晓婷陈乐温琳刘灿常小荣
- 文献传递
-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机体长期不能缓解的疲劳导致的严重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该病与应激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运动、睡眠、遗传、心理异常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本文从针刺和艾灸两个角度,综述...
- 何晓婷徐海燕陈乐周芝根刘灿杨茜芸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病理机制针灸疗法临床疗效
- 基于MAPK信号通路探讨针刺联合亚低温对CIRI大鼠脑组织miRNA-29c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联合亚低温疗法对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比值、脑组织中miRNA-29c及其靶基因Map4k4、Map...
- 何晓婷
- 关键词:针刺亚低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文献传递
- 一种环状艾条切刀
- 一种环状艾条切刀,包括刀架和梳子状刀片,刀架上开设有一条通槽,通槽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梳子状刀片,并且梳子状刀片可在通槽中上下运动,通槽的宽度与梳子状刀片的厚度一致;梳子状刀片的上部为连接部、下部呈梳子状;刀架的中央设置有...
- 刘迈兰周芝根杨茜芸刘密刘琼何晓婷陈乐温琳刘灿常小荣
- 文献传递
- 基于fMRI技术探讨针灸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通过收集f MRI相关的针灸文献,主要分析运用f MRI技术阐释针刺和艾灸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刺f MRI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腧穴特异性、穴位配伍、针感等方面,多数研究支持腧穴特异性,针感和穴位配伍能引起不同的脑功能响应,但针刺的中枢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而艾灸f MRI研究较少,以热敏灸为主,其他灸法研究稀少;针刺与艾灸比较效应的f MRI研究更少。
- 刘灿周芝根何晓婷陈乐李艳玲杨茜芸常小荣刘迈兰
- 关键词:FMRI针刺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