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作品数:27 被引量:31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湿邪致病”认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10 2022年 湿邪作为中医外感和内伤的重要致病因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诸多症状与多湿环境、多湿体质、湿邪阻遏气机、湿邪困脾、脾肾阳虚等密切相关,故充分了解其病机关键,掌握核心治法是治疗该病的重点。以"湿邪致病"为理论引导,经过大量文献梳理及反复临床实践,从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生理病理机制方面揭示湿邪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内在联系,以"温肾健脾调枢法"为基本治则,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毛心勇 倪文超 国嵩 苏晓兰 杨洋 杨洋 张涛 王欣 独思静 张涛 潘雨烟 魏玮关键词:湿邪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 郁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与癌变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78 2020年 目的探讨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经胃镜、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通过中医四诊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症状、中医辨证分型及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相关的萎缩/肠上皮化生评估(OLGA/OLGIM)癌变风险分期。先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学历、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家族肿瘤史、中医症状、中医证型与OLGA、OLGIM风险分期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Hp感染史、家族肿瘤史、中医证型与OLGA分期相关(P=0.013,P=0.010,P=0.006);Hp感染史与OLGIM分期相关(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史(OR=2.365,95%CI:1.055~5.302,P=0.037)及胃络瘀血证(OR=9.972,95%CI:1.637~60.743,P=0.013)可影响OLGA分期;Hp感染史可影响OLGIM分期(OR=3.017,95%CI:1.541~5.909,P=0.001)。结论Hp感染史、中医证型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癌变风险增高具有相关性,其中胃络瘀血证癌变风险高。 杨洋 瞿先侯 杨敏 王欣 孟曼 魏玮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魏玮教授调理脾胃论治疾病核心要素 被引量:11 2015年 魏玮教授在多年的临证过程中总结出疾病论治的三大核心要素:"能量、动态、平衡"。中医药论治疾病讲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无论是论治脾胃病还是其他疾病,都要以恢复人体内的能量和动态作为基础和核心,并以达到平衡为最终的目的,即恢复人体正常有序的生理活动。 王欣 魏玮关键词:脾胃病 学术经验 从“虚、郁、滞、瘀”论肠炎-癌转化中医核心病机的生物学内涵 2024年 肠道从正常黏膜至癌变病程较为漫长,始于炎性状态,进展至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终于结肠癌,简称结肠炎-癌转化类疾病。在肠道炎-癌转化类疾病进程中,所呈现“虚、郁、滞、瘀”核心病机与机体的神经、免疫状态以及平衡失调诱发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脾胃虚弱,炎症始生,郁化促炎,脑肠互损,气血运行不畅,肠腑痰浊内生,气滞痰凝血瘀,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从现代生物学角度而言,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介导的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释放,影响肠道微环境内肠道菌群结构的动态平衡,通过神经免疫等上传至大脑中枢,脑肠相互作用,在内外因的刺激下,其中某一环境平衡失调,就会造成局部和整体的失衡,诱发炎症逐步发展至不可控状态,驱动基因突变形成癌症。围绕“虚、郁、滞、瘀”核心病机,从健运脾胃入手,缓解炎症,行滞化瘀,未癌先治炎,阻断炎-癌转化,能为肠道炎-癌转化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思路借鉴。 郑国银 张旖晴 王欣 彭浩 杨洋 苏晓兰 魏玮关键词:脾胃虚弱 血瘀 神经免疫 “脑肠同调”治法在常见脾胃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13 2021年 1977年,乔治·恩格尔教授基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得到广泛重视和认可,此与中医"整体观"理论不谋而合。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于脾胃病的认识逐渐多维度化,例如,《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2]中将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FGIDs)定义为"肠-脑互动紊乱",并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魏玮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研究,对常见脾胃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 独思静 毛心勇 刘倩 杨洋 苏晓兰 王欣 魏玮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易激综合征 面口三角区色素痣与大肠息肉的相关性探讨 2022年 色素痣是黑素细胞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一般无需治疗。大肠息肉是从结肠、直肠黏膜表面凸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魏玮教授认为,从西医角度讲,痣和息肉均起源于外胚层的上皮组织,基因变异具有共同的信号通路,且有共用的基因突变位点。从中医角度可以看出痣与大肠息肉皆因气滞血瘀而引发,且与阳明经脉循行关系密切。魏玮教授据此认为面口三角区色素痣与大肠息肉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判断哪些人群需要行结肠镜检查以及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了依据。 苏晓兰 王琳 张涛 杨洋 王欣 魏玮关键词:色素痣 大肠息肉 化生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化生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医舌苔舌形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脾胃病科经电子内镜加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化生型CAG患者,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生活方式(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比较轻、中、重度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生活方式及中医舌苔舌形特点。[结果]共纳入107例患者,不同程度肠上皮化生在性别、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方面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程度肠上皮化生患者舌苔舌形有明显的差异性。舌苔主要集中在黄腻苔、白腻苔,舌形主要集中在胖大伴齿痕舌、胖大舌。舌苔舌形方面,薄白苔占8.48%,薄黄苔占7.48%,白腻苔占29.91%,黄腻苔占51.40%,少苔占2.80%。薄苔主要常见于轻度肠上皮化生,腻苔主要存在于中重度肠上皮化生,而且随着肠上皮化生程度的加重,腻苔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形中胖大舌有占22.43%,胖大伴齿痕占55.14%,瘦舌有占10.28%,裂纹舌占6.54%,正常舌5.61%。随着肠上皮化生程度的加重,胖大伴齿痕舌与裂纹舌比例逐渐增大,各组之间分布差异存在明显(P<0.05)。[结论]化生型CAG病理病变程度与舌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提示脾胃虚弱与湿邪与本病的发生加重存在一定联系,舌诊在诊治化生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中有重要的价值。 杨洋 杨敏 瞿先侯 赵鹏程 王欣 孟曼 苏晓兰 魏玮关键词:肠上皮化生 舌苔 舌形 脾胃虚弱 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影响 被引量:43 2020年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条件的IBS-D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1次2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温肾健脾法方药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2组脾肾阳虚证症状评分、排便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脾肾阳虚证症状评分以及排便次数、粪便形状、黏液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肠球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的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 张旖晴 魏玮 孙晓红 张涛 牛然 许爱丽 王欣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温肾健脾法 脾肾阳虚证 肠道菌群 温肾健脾调枢方对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GFAP、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调枢方对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从实验角度探讨该方对IBS-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NG)、模型组(MG)、中药高中低剂量组(WHG、WMG、WLG)和匹维溴铵对照组(CG),每组12只。除NG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避水应激+番泻叶灌胃法建立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中药治疗组分别予温肾健脾调枢方高、中、低剂量灌胃,CG予匹维溴铵灌胃,MG、NG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0 d。观察各组大鼠排便粒数、内脏敏感性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GFAP、BDNF表达。结果治疗结束,WHG、CG和WMG排便粒数显著少于MG(P<0.01),且WHG少于CG(P<0.05);60、80 mmHg时各组大鼠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表现出差异,各治疗组AWR评分低于MG(P<0.05),且WHG低于CG(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MG和WLG黏膜可见轻度水肿;各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GFAP表达均低于MG(P<0.05),且WMG低于CG(P<0.05);WHG、WMG和CG结肠组织BDNF表达低于MG(P<0.05),且WHG低于CG(P<0.05)。结论温肾健脾调枢方能够减少IBS-D大鼠排便粒数、降低内脏敏感性,其治疗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结肠组织中GFAP、BDNF的表达,进而起到调节内脏敏感性的作用。 苏晓兰 张涛 毛心勇 国嵩 杨洋 王欣 侯理伟 魏玮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温肾健脾 脾肾阳虚 基于OLGIM分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不同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上皮化生评价(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assessment,OLGIM)分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征,探索影响CAG患者病情进展的中医证素。方法:对CAG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其证素分布特征,探讨不同OLGIM证素分布特征与差异。结果:共纳入640例CAG患者,其中OLGIM低危组367例,OLGIM高危组273例。获得中医病位证素5个:胃、脾、肝、心(神)、肾;病性证素8个:气滞、湿阻、气虚、血瘀、热郁、阳虚、食积、阴虚。OLGIM低危组与高危组之间中医病位证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GIM高危组气虚、血瘀、阳虚证素占比较高,与低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GIM高危组患者复合证素比例显著高于OLGIM低危组(P<0.05)。结论:CAG的病位主要在胃,与脾、肝、心(神)、肾密切相关;病性上总体呈现“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候特点;随着CAG病情加重,虚、瘀的证素占比增加,可能在CAG患者胃癌风险增高中起了推动作用。 杨洋 方霜霜 独思静 王欣 班彦然 张平 魏玮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