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27 H指数:2 供职机构: 揭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胸中段食管癌有无均整器模式下的固定野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2021年 目的比较瓦里安的Trilogy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应用均整器模式(FF)及无均整器模式(FFF)下的固定野调强(ss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靶区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行根治性放疗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3.5岁),在瓦里安Eclipse 15.5版本的计划系统上分别设计ssIMRT-FF、ssIMRT-FFF、VMAT-FF、VMAT-FFF 4种计划。处方剂量为CTV1的计划靶区(PCTV1)总剂量6000 cGy/28 F,CTV2的计划靶区(PCTV2)总剂量5400 cGy/28 F。在95%的靶区体积达处方剂量条件下,比较4种计划靶区(PTV)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机器跳数(MU)、加速器的出束时间(DT)以及危及器官(OAR)剂量。结果4种计划的PTV Dmax、Dmean、CI、HI及OAR剂量均未见明显区别。但VMAT-FF的MU最低[572.00(82.00)]、VMAT-FFF的DT最短[(37.08±17.3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计划之间的两两比较发现VMAT相比于IMRT有更短的DT以及更低的MU,而FFF相比于FF具有更短的DT但更高的M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的4种靶区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其中VMAT-FF的MU最低、VMAT-FFF的DT最短,提高了治疗效率。 赖沛宝 管世王 王丹丹 王继宇 孟凡军 林志雄关键词:胸中段食管癌 剂量学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00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组(对照组)及大分割组(观察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美容效果及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性皮肤反应、骨髓抑制反应、放射性肺炎及美容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率均为100%,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对侧乳腺癌发生率均为0.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安全性、美容效果、近期疗效与常规分割放疗无差别. 孟凡军 林尤恩 庄梅生 陈育标 王继宇 林佳 陈斌 赖沛宝 李灿新关键词:早期乳腺癌 保乳术后 大分割放疗 安全性 近期疗效 首诊伴心脏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一例 被引量:1 2021年 心脏转移瘤较为罕见,常来源于胸部等部位的恶性肿瘤。该病因病情进展迅速且无特异的治疗方法,预后通常较差。现将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首诊伴心脏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报告如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文献复习。 王丹丹 赖沛宝 王继宇 孟凡军 林佳 庄梅生 李龙波关键词:食管肿瘤 心脏转移 远处转移 早期管饲营养支持在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癌同期放化疗患者中,早期管饲营养支持治疗是否优于常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本项目为随机对照、Ⅱ期研究,计划入组77例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放疗开始前开始管饲营养支持,每日营养摄入总量为30~35 kcal·kg^(-1);对照组39例,常规口服营养支持,每日营养摄入总量为30~35 kcal·kg^(-1);若患者总摄入量小于目标量60%超过5 d,可后期改为管饲营养支持或补充性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毒副反应、治疗效果等,以比较早期管饲营养支持与常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结果放化疗前两组的基础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两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客观缓解率为84.21%,对照组为76.92%,但差异无统计科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早期管饲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严重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放化疗的耐受性和客观缓解率。 孟凡军 王维浩 潘素明 陈育标 李灿新 李嘉斌 黄海鹏 邱波关键词:管饲 营养支持 食管癌 同期放化疗 食管癌有无均整器模式下的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瓦里安Trilogy直线加速器6MV X射线均整模式(FF)和非均整模式(FFF)下容积旋转调强(VMAT)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例食管癌患者,在瓦里安Eclipse 15.5版本的计划系统上分别进行VMAT-FF和VMAT-FFF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PCTV1总剂量6000 cGy/28-29F,PCTV2总剂量5400 cGy/28-29F。在95%的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机器跳数(MU)及加速器出束时间(DT)。结果 VMAT-FF跳数低于VMAT-FFF(473.9±70.5 VS 735.7±98.2,P<0.05),VMAT-FF的出束时间大于VMAT-FFF(57.0±6.6s VS 36.6±17.0s,P<0.05)。两种计划的均匀性、适形性及危及器官受剂量未见明显区别。结论两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而VMAT-FFF相比于VMAT-FF具有更短的出束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 赖沛宝 王丹丹 管世王 王继宇 孟凡军关键词:食管癌 剂量学 食管癌有无均整器模式下的固定野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应用均整模式(FF)和无均整模式(FFF)下固定野调强(IMR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FF-IMRT和FFF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OAR)、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机器的跳数及加速器的出束时间。结果:FF-IMRT跳数低于FFF-IMRT[(684.4±98.7),(930.9±191.9)MU,P<0.05],FF-IMRT的出束时间大于FFF-IMRT[(69.48±11.64),(54.90±21.70)s,P<0.05]。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形性及危及器官受量均未见明显差别。结论:两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FFF-IMRT相比于FF-IMRT具有更短的出束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 赖沛宝 管世王 王继宇 孟凡军 王丹丹关键词:食管癌 剂量学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全乳腺大分割与常规分割放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比较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全乳腺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放疗科收治的84例术后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保乳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予大分割放疗,全乳计划靶区为42.56 Gy/16f,疗程共25~27 d,对照组则予常规分割放疗,50 Gy/25f,疗程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美容效果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组患者1级急性皮肤反应、1级皮肤及皮下组织晚期反应、1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及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57.14%、16.67%、11.90%、59.52%和47.62%、7.14%、19.04%、64.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时,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均为100%,且均未出现局部复发。结论保乳术后全乳腺大分割放射治疗可缩短疗程,具有确切的疗效,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孟凡军 陈育标 庄梅生关键词:乳腺癌 71例原发颅内中枢神经系统DLBCL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原发颅内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1991—2015年间收治的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 71例原发颅内中枢神经系统DLBCL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进行了化疗,59例进行了放疗,化疗方案以HD-MTX (HD-MTX,66/71)为主,放疗方案以全脑放疗 ±局部推量为主。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放化疗结束时 58例CR, 10例PR,3例PD。5年生存率为43%;5年无疾病进展率为3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PS评分、单发与多发、是否放疗、放化疗完成时评价、有无复发是影响OS的因素(P=0.000~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PS评分、有无复发是影响OS的因素(P=0.000~0.022)。单因素分析化疗方案、是否放疗、总放疗剂量、全脑剂量、放化疗完成时评价、有无复发是影响PFS的因素(P=0.000~0.028);多因素分析KPS评分、有无复发是影响PFS的因素(P=0.000~0.011)。 结论 年轻、KPS评分高、无复发患者总生存更好,单发、接受放疗、放化疗后疗效好的患者可能更好;KPS评分高、放化疗后疗效好、无复发患者PFS更好,接受含HD-MTX化疗、接受放疗、总的放疗剂量和全脑剂量越高患者PFS可能更好。化疗达CR后是否还放疗及放疗靶区、剂量需进一步研究。 孟凡军 郭建贵 林尤恩 张玉晶关键词:预后 氧气雾化吸入与含漱防治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比较氧气雾化吸入与含漱防治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法,对照组采用含漱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Ⅲ级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以轻度放射反应(包括Ⅰ、Ⅱ级)为主,对照组以重度放射反应(包括Ⅲ、Ⅳ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从开始放疗到恢复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从放疗结束到恢复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防治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效果优于含漱法。 孟凡军 庄梅生 潘素明关键词:氧气雾化吸入 含漱 胸段食道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估胸段食道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胸段食道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射总剂量60~70 Gy/30~35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51%)显著高于对照组(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6.53%vs.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79.59%vs.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胸段食道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病情,并发症少,治疗效果较常规放疗更优。 孟凡军 庄梅生 王继宇 陈育标 陈斌关键词:食道癌 淋巴结转移 三维适形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