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终末期肾病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女,32岁,因突眼、怕热、多汗、心悸、消瘦1年余,于2015年9月入院,发病期间病情逐渐加重,未行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患者于2005年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010年起需常规血液透析治疗,2012年起无尿。入院体格检查:突眼(++),上眼睑挛缩,眼裂增宽。甲状腺Ⅲ度肿大。
- 张筱楠韦智晓李俊红田甜刘良森刘学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131I抗甲状腺药物
- ^(99)Tc^mO_4^-甲状腺显像联合Tg/TSH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甲的评估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99)Tc^mO_4^-甲状腺显像联合甲状腺球蛋白与促甲状腺激素比值(Tg/TSH)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残甲)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行甲状腺全切术的DTC患者302例,术后3~4周131I清甲治疗前行^(99)Tc^mO_4^-甲状腺显像;甲状腺显像前1 d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SH、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计算Tg/TSH;清甲治疗后行131I全身显像(131I Dx-WBS);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g/TSH诊断残甲的效能。结果以131I Rx-WBS为金标准,^(99)Tc^mO_4^-甲状腺显像诊断DTC术后残甲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88.4%、阳性预测值为99.6%、阴性预测值为15%。^(99)Tc^mO_4^-甲状腺显像诊断残甲的灵敏度为88.5%,发现腺外转移灶的灵敏度为36.2%。Tg/TSH诊断残甲的灵敏度为75.9%,特异度为42.9%。^(99)Tc^mO_4^-甲状腺显像与Tg/TSH联合诊断残甲的灵敏度为98.6%。结论^(99)Tc^mO_4^-甲状腺显像评估DTC术后残甲的灵敏度较高,与Tg/TSH联合诊断可提高其诊断效能。
- 刘学韦智晓李俊红周世亮李蔼峰彭盛梅张筱楠田甜
-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促甲状腺激素
-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 张筱楠李俊红韦智晓田甜刘良森刘学
- 腮腺99TcmO4-摄取指数和残留比诊断干燥综合征的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唾液腺显像中腮腺第10分钟摄取指数(UR10 min)和残留比诊断干燥综合征(S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SS患者[男9例、女85例,平均年龄(48±13)岁]和60例非SS患者[对照组;男14例、女46例,平均年龄(46±13)岁]的唾液腺显像结果,根据腮腺显影程度和酸刺激后腮腺影减淡程度将94例SS患者分为3组:A组,功能正常15例,轻度损伤7例;B组,功能中度损伤,56例;C组,功能重度损伤,16例。勾画腮腺和颞叶本底ROI,计算腮腺UR10 min和残留比,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和ROC曲线评价UR10 min和残留比诊断SS的价值。结果 对照组、A组及B组UR10 min明显高于C组(1.48±0.43、1.56±0.38、1.38±0.55、0.53±0.21;F=20.3,q值:15.8、7.9和8.5,均P〈0.05)。对照组残留比明显小于其他3组(0.63±0.08、0.83±0.14、1.14±0.08、1.09±0.08,F=315.0,q值:14.3、41.0和32.8,均P〈0.05),且A组残留比小于B组和C组(q值:31.0和13.0,均P〈0.05)。UR10 min的ROC AUC为0.62,残留比AUC为0.97。结论 腮腺UR10 min对晚期SS诊断灵敏,腮腺残留比对早期SS诊断灵敏,建议将残留比作为判断唾液腺功能损伤的定量诊断指标。
- 田甜韦智晓李俊红彭盛梅李秀琼刘良森张筱楠刘学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腮腺放射性核素显像
- 肝胆静态显像半定量法联合血清GCT对婴儿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6 h99mTc-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EHIDA)肝胆静态显像半定量分析法联合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对婴儿先天性肝外胆道闭锁(EHB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持续性黄疸患儿159例,根据手术评价结合病理诊断分为EHBA组8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组77例。检测两组血清GGT,并行99m Tc-EHIDA肝胆动态显像,计算6 h肝胆平面显像半定量法指标肠本差值(即6 h肠本差值)。比较两组间GGT水平、6 h肠本差值,绘制各自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分别确定诊断EHBA的阈值。同时比较GGT水平、6 h肠本差值及6 h肠本差值与GGT联用(即联合诊断)对EHBA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间血清GGT水平、6 h肠本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GT水平和6 h肠本差值诊断EHBA的效能均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5、0.753]。6 h肠本差值诊断EHBA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59%(71/82)、50.65%(39/77)、69.18%(110/159)、65.14%(71/109);GGT的相应参数分别为74.39%(61/82)、90.91%(70/77)、82.39%(131/159)、89.71%(61/68)。6 h肠本差值的灵敏度优于GGT值(χ~2=3.883,P<0.05),但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低于GGT值(χ~2分别为30.172、7.557和13.331,P均<0.01)。联合诊断与单用6 h肠本差值相比,诊断EHBA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提高(χ~2分别为35.136、21.058和20.078,P均<0.05),分别达93.51%(72/77)、89.94%(143/159)和93.42%(71/76)。结论 6 h肝胆静态显像半定量法联合血清GGT可提高对EHBA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 周辉李俊红韦智晓董昆刘学李秀琼
- 关键词:肝炎综合征肝胆显像谷氨酰转肽酶婴儿
- Tg/TSH比值与99TcmO4-甲状腺显像对DTC术后评估的价值
- 刘学韦智晓李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