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玲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1例临床病理观察
- 2016年
-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N胞淋巴瘤(S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善的11例SPTCL,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治疗与预后。结果1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46岁;首发症状均为皮下结节伴发热及乳酸脱氢酶升高;伴有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肝脾肿大6例、全身紫癜1例;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结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是一型少见的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诊断需要依赖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基因重排等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 裴笑月胡波吕玲孙海姣
- 关键词:淋巴瘤皮肤T细胞
- 合并原发肺癌的细支气管腺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伴有原发肺癌的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7例伴有原发肺癌的B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49~82岁;鳞癌2例、腺癌15例。BA大体呈结节状,无包膜,与周围肺组织界限清,最大径0.3~1.5 cm,切面呈灰白色、灰红色或灰褐色,质中至软,少数切面见明显黏液;镜下见BA由腔面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构成,腔面含数量不等的黏液细胞、纤毛细胞、立方细胞及柱状细胞。根据腔面细胞组成,将BA分为近端型和远端型。近端型5例;远端型12例,其中1例为非典型BA。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16例典型BA基底细胞CK5/6、p63、p40阳性,腔面细胞及基底细胞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1%。结论BA是良性肿瘤,主要由腔面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当基底细胞缺失或不连续时,易被误诊为恶性,须高度警惕。
- 吕玲李晓慧胡波
- 关键词:肺癌临床病理特征误诊
- 不同组织学类型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善的结直肠腺癌292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错配修复蛋白及EGFR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病理参数及3种蛋白质的表达意义。结果:292例结直肠腺癌中,伴微乳头状结构的腺癌11例,黏液腺癌19例,管状腺癌262例。临床病理特征上,伴微乳头状结构腺癌的脉管侵犯程度显著高于管状腺癌和黏液腺癌(P<0.05)。伴微乳头状结构腺癌的神经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率均显著高于管状腺癌(P<0.05)。伴微乳头状结构腺癌的III期比例显著多于管状腺癌(P<0.05)。伴微乳头状结构腺癌和管状腺癌在直肠部位的比例显著多于黏液腺癌(P<0.05)。管状腺癌的发生年龄显著高于黏液腺癌(P<0.05)。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上,突变型p53在伴微乳头状结构腺癌及管状腺癌表达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黏液腺癌(P<0.05)。EGFR蛋白在管状腺癌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黏液腺癌(P<0.05)。错配修复蛋白的阳性表达与3种结直肠癌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亚型结直肠腺癌中存在肿瘤的异质性,正确识别结直肠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助于肿瘤个体化治疗及预后的评估。
- 裴笑月胡波吕玲李晓慧
-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
- 肺血管球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血管球瘤属血管周细胞肿瘤的一种,多发生于四肢末端;而肺部血管球瘤比较罕见。本文通过对1例肺血管球瘤的术中冰冻标本及术后石蜡标本进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观察,并回顾文献,探讨肺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 吕玲胡波孙静阳孙海姣
- 关键词:肺肿瘤血管球瘤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