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婷婷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其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72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方法,探究与其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8.83±14.65)岁,男:女为1.02:1。多数伴有基础疾病、表现为腹痛伴压痛。院内病死率为11.6%。在单因素分析中,高龄、脑梗死、并发休克、血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延长、血清铬(Cr)升高、血清尿素(Urea)升高、血谷草转氨酶(AST)升高及白蛋白(ALB)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OR=7.838,P=0.001)和并发休克(OR=9.328,P=0.006)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LB(OR=0.919,P=0.023)是其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如出现持续性腹痛,应高度怀疑本病可能。脑梗死病史和并发休克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LB是其死亡的保护因素。
- 付婷婷翁丽媚王炳元
-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
- 腹膜假性黏液瘤2例并文献分析
- 付婷婷翁丽媚李银玲王炳元
-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评价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 翁丽媚付婷婷李银玲王炳元
- 缺血性肠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6年
-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IBD)这一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由于该病的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常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极易漏诊、误诊,影响预后。本文通过对IBD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原则做一系统回顾,以期提高对IBD的认识,并为IBD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 付婷婷王炳元
-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肠系膜缺血结肠缺血
- 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付婷婷翁丽媚李银玲王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