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茂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
  • 2篇置换术
  • 2篇骨折
  • 1篇凋亡
  • 1篇旋转对线
  • 1篇远端
  • 1篇增殖
  • 1篇入路
  • 1篇试模
  • 1篇四象限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人工股骨头
  • 1篇人工股骨头置...
  • 1篇人工股骨头置...
  • 1篇椎管
  • 1篇椎管狭窄
  • 1篇椎间孔
  • 1篇椎间孔入路

机构

  • 5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叶茂
  • 3篇刘艳西
  • 3篇郑勇
  • 2篇陈明
  • 2篇胡锋
  • 1篇廖晖
  • 1篇王峰
  • 1篇柯剑萍
  • 1篇赵劲民
  • 1篇陈明
  • 1篇吴剑
  • 1篇张莹
  • 1篇彭爱明

传媒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骨科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可视化四象限三级关节突成形法在经椎间孔入路内镜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可视化四象限三级关节突成形法(lateral four quadrants three grade facet joint plasty, LQTP)在经椎间孔入路内镜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拟行经皮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的55例病人,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28例采用可视化LQTP技术作关节突成形,纳入LQTP组;27例采用标准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技术行环锯椎间孔成形,纳入TESSYS组。按计划随访,并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测定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LQTP组和TESSYS组的随访时间分别为(11.8±2.6)个月、(12.5±3.5)个月。两组均无椎间盘炎、血肿形成、切口及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LQTP组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明显少于TESSYS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和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LQTP组优26例,可2例,优良率为92.86%(26/28);TESSYS组优16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1.48%(22/2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21,P<0.001)。结论可视化侧路LQTP技术配合椎管内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与经典TESSYS技术比较,具有操作简化、切骨准确、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的优点。
陈明赵劲民程浩廖晖赵志刚郑勇张莹叶茂鲁力胡洁刘海洋徐勇峰李晚林黄国最
关键词:椎管狭窄可视化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患者60 例,麻醉方法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结果:本组60 例患者经过4~10 个月的随访,根据Colles 骨折复位后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优38 例,良20 例,可1 例,差1 例,总优良率96.7%。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叶茂
关键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10—2013-10诊治的5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6例(髋置换组),采用内固定治疗26例(内固定组)。结果 52例均获得32~43(36.25±0.26)个月随访。髋置换组手术时间较内固定组长,且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置换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内固定组,而术后12、24个月内固定组VAS评分低于髋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置换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内固定组,而术后24个月内固定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髋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能够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但是采用内固定治疗能够保证远期的疗效。
叶茂陈明郑勇刘艳西彭爱明柯剑萍
关键词: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内固定老年
试模复位技术定位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轻中度膝内外翻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时运用试模复位技术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定位区间及旋转对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62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中运用试模复位技术进行胫骨旋转定位,术后随访采用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评价临床效果,行CT扫描并测量胫骨假体旋转角度及假体旋转不匹配度。结果:胫骨假体相对于胫骨结节内侧缘处于外旋位,平均旋转角度α_(1)=7.43°±3.18°;胫骨假体相对于胫骨结节中、内侧缘1/3处于内旋位,平均旋转角度α_(2)=-13.12°±4.38°;股骨和胫骨假体旋转不匹配角度β角平均为2.42°±4.17°。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为(12.31±2.15)个月,62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为115.63°±6.98°,KSS临床评分为(90.02±2.92)分,功能评分为(83.22±6.41)分,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膝内外翻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时运用试模复位技术确定胫骨假体的旋转定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定位区间位于胫骨结节内侧缘与胫骨结节中、内侧缘1/3之间。
胡锋刘艳西叶茂吴剑陈俊王峰付志厚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假体
丹参酮ⅡA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丹参酮ⅡA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5μM)、丹参酮ⅡA中剂量组(10μM)、丹参酮ⅡA高剂量组(20μM)。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OD值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二乙醇胺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OD值明显增加(P<0.05、P<0.01),提示其可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凋亡率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参酮ⅡA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为其临床上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叶茂郑勇刘艳西陈明胡锋
关键词:成骨细胞增殖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