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静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利用单层磷脂膜组装α-溶血素蛋白质纳米孔的方法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单层磷脂膜组装形成α‑溶血素七聚体生物纳米孔的方法,本发明将重组有野生型αHL基因的pT7质粒转入到BL21(DE3)pLys中,进行IPTG诱导后,用超滤离心管分子截留法纯化单体蛋白,并在DPhPC...
- 张亚妮张春萍王莹段静亢晓峰
- 文献传递
- 基于MspA蛋白质纳米孔传感器的主客体化学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以大肠杆菌原核系统表达的方法制备了MspA蛋白质纳米孔,并利用表面活性剂高温提取获得高活性MspA蛋白纳米孔。实验结果表明,0.5%的提取剂90℃提取30 min为最佳提取条件。利用制备的MspA纳米孔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其与多种环糊精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众多环糊精分子中,全-6-氨基-β-环糊精(am_7-β-CD)与MspA蛋白纳米孔相互作用较强且阻塞平台较一致,其滞留时间随电压增大而逐渐减小,但阻塞电流受电压影响不大。筛选使用am_7-β-CD作为适配体非共价键装配MspA纳米孔,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主客体化学反应。加入am_7-β-CD后,当盐酸金刚烷胺小分子浓度为50 nmol/L时,即出现二级阻塞平台,其滞留时间随电压增大而逐渐减小。这种新型蛋白质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可用于有机小分子的检测识别,极大拓宽了MspA纳米孔分析技术的的应用范围。
- 段静卓莎姚付军张亚妮亢晓峰
- 关键词:MYCOBACTERIUMSMEGMATISPORIN单分子检测盐酸金刚烷胺
- MspA蛋白质纳米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单分子检测应用
- 蛋白质纳米通道单分子检测技术在化学、生物、医药及环境监测等众多研究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其基本传感器件,蛋白质纳米孔的开发与研究对于推进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众多蛋白质纳米孔如α-溶血素(α-HL), Ms...
- 段静
- 关键词:表达纯化纳米孔环糊精盐酸金刚烷胺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单层磷脂膜组装α-溶血素蛋白质纳米孔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单层磷脂膜组装形成α-溶血素七聚体生物纳米孔的方法,本发明将重组有野生型αHL基因的pT7质粒转入到BL21(DE3)pLys中,进行IPTG诱导后,用超滤离心管分子截留法纯化单体蛋白,并在DPhPC...
- 张亚妮张春萍王莹段静亢晓峰
- 文献传递
- α-溶血素纳米孔的制备
- 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是纳米、生物、化学、电子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汇而成的一种新兴检测技术[1]。α-溶血素(α-Hemolysin,αHL)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水溶性蛋白单体,在双脂膜上可组装成结构稳定的七聚体蛋白纳米孔...
- 王莹张春萍段静张亚妮亢晓峰
- α-溶血素的表达及其纳米孔的制备
- 2017年
- α-溶血素(α-hemolysin,αHL)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水溶性穿孔毒素,在双脂膜上可组装成结构稳定的七聚体蛋白纳米孔,是理想的单分子检测器件。以大肠杆菌BL21(DE3)p Lys S作为表达宿主菌株诱导表达野生型和单位点突变型α-溶血素,超滤膜分子截留法纯化蛋白质,使用兔血红细胞膜将αHL单体组装成七聚体蛋白纳米孔,并在人工脂双层膜上构建适于单分子分析的分子器件。通过溶血实验和单通道电流记录,证实αHL溶血活性良好,组装的αHL七聚体纳米孔在双脂膜上打孔能力和离子通透性良好,结构稳定,可作为理想的单分子检测器件。此方法为大量制备αHL单体及其在单分子分析和应用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础。
- 卓丽霞王莹张春萍段静张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