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哲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椎间盘
  • 7篇颈椎
  • 5篇微创
  • 5篇颈椎间盘
  • 5篇成形术
  • 4篇髓型
  • 4篇椎管
  • 4篇自然吸收
  • 4篇颈椎病
  • 4篇颈椎管
  • 4篇脊髓
  • 4篇脊髓型
  • 4篇脊髓型颈椎病
  • 3篇突出椎间盘
  • 3篇椎管成形
  • 3篇椎管成形术
  • 3篇内镜
  • 3篇颈椎管成形术
  • 2篇腰椎
  • 2篇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张春霖
  • 10篇李东哲
  • 9篇严旭
  • 3篇刘小康
  • 2篇姜岩
  • 2篇徐慧萍
  • 2篇宁永明
  • 2篇李龙
  • 1篇王闯建
  • 1篇李莹
  • 1篇刘延锦
  • 1篇赵辉
  • 1篇刘洋
  • 1篇张银鹤

传媒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称、非对称减压与保守治疗后脊髓型颈椎病突出椎间盘体积变化的中长期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行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CMEL)、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EOLP)或保守治疗后突出颈椎间盘的体积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0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性52例,女性49例,年龄(54.7±11.8)岁(范围:25~86岁)。其中35例患者接受CMEL治疗,33例接受EOLP治疗,33例接受保守治疗。使用三维体积法测量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突出颈椎间盘体积,计算突出颈椎间盘的吸收率和再突出率等,当吸收率或再突出率>5%时分别定义为发生了吸收或再突出变化。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分别评估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或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多重比较的LSD-t检验。结果CMEL组、EOLP组及保守治疗组的随访时间分别为(27.9±18.2)个月、(21.6±6.9)个月和(24.9±16.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出颈椎间盘体积变化:(1)CMEL组35例患者共存在96个突出颈椎间盘,末次随访时78个吸收,占81.3%(78/96),吸收率为5.9%~90.9%;9个出现再突出,占9.4%(9/96),再突出率为5.9%~13.3%;(2)EOLP组33例患者共存在94个突出颈椎间盘,末次随访时45个吸收,占47.9%(45/94),吸收率为5.0%~26.7%;20个出现再突出,占21.3%(20/94),再突出率为5.8%~28.3%;(3)保守治疗组33例患者共存在102个突出颈椎间盘,末次随访时5个吸收,占4.9%(5/102),吸收率为7.2%~14.3%;58个出现再突出,占56.9%(58/102),再突出率为5.4%~174.1%。CMEL组的吸收、再突出占比与EOLP组、保守治疗组均有差异(P值均<0.01);EOLP组吸收、再突出占比与保守治疗组均有差异(P值均<0.01)。临床症状方面,末次随访时CMEL组和EOLP组的JOA评分优良率、NDI均与保守治疗组有差异(P值均<0.01),CMEL组和EOLP组间无差异(P值均>0.05)。结论CMEL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朱安迪张春霖严旭付苏李东哲董超王永魁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脊髓型颈椎病
腰椎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智能化方案的制订及应用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制订腰椎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智能化方案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便利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脊柱病区腰椎术后患者,其中2018年5月—2019年2月115例为试验组,成立多学科协作团队,依托骨科远程辅助诊断智能机器人及自控镇痛电子泵,实施疼痛管理智能化方案;2017年12月—2018年3月120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管理及康复的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护士疼痛评估时间、患者疼痛控制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最严重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镇痛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椎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智能化可提高疼痛管理的效率,改善患者疼痛结局,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
徐慧萍赵辉李东哲关丽娜梅展展张春霖刘延锦
关键词:腰椎手术智能化疼痛管理护理
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可行性及适应证,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51例采用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治疗并随访〉9个月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1-76岁,平均(58.2±7.9)岁。病程0.5-15年,平均5.5年。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压迫,其中两节段者5例(C5-6);三节段者7例(C3-5和C4-6分别为3例和4例);四节段者22例(C3-6);五节段者17例(C3-7)。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测定的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分别评估疗效及轴性症状;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评估颈椎曲率和活动度;采用cT扫描测量手术前后颈椎管矢状径,比较颈椎管大小变化并观察椎板切开减压槽处骨愈合情况;MRI评估脊髓内信号强度变化及脊髓减压状况;应用配对设计资料t检验对JOA评分、VAS评分、颈椎曲率和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1例的手术时间58~139min,平均(115.3±21.9)min,术中出血量110-380ml,平均(228.1±73.2)ml;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0.2±5.9)个月。JOA评分从术前(8.02±1.69)分增加至术后1年(13.02±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46,P=O.000),疗效评估:优17例,良28例,可4例。轴性疼痛VAS评分术后1年为(2.22±0.90)分,与术前(4.96±1.3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05,P=O.000),轴性症状评估:优18例,良21例,可12例。术前颈曲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为15.40%±4.50%与术后颈曲指数15.09%±4.8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椎活动度术前为40.98°±8.27°,术后38.88°±9.5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椎管矢状径增加1.3-3�
张春霖张银鹤严旭李东哲王闯建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颈椎病椎板切除术
二维距离法和三维体积法对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突出椎间盘再吸收的定量测量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文献报道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突出椎间盘再吸收现象,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突出颈椎间盘测量方法。目的:运用二维距离法和三维体积法分别测量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突出椎间盘体积,并对比观察其突出椎间盘再吸收现象,选出更准确可靠的测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3年6月至2019年11月行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治疗的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1-63岁,平均51岁;病程1-11个月,平均4个月。分别应用二维距离法和三维体积法测量突出颈椎间盘的突出程度,采用吸收比、吸收率、吸收度、再突出比及再突出率等指标评估测量结果。结果与结论:①患者随访时间为6-34个月,20例病例共67个突出椎间盘,二维距离组中有56个突出椎间盘术后发生突出椎间盘再吸收,三维体积组有61个突出椎间盘术后发生突出椎间盘再吸收,二者吸收比分别为84%和9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二维距离组和三维体积组测算吸收度分别为12.30%-71.24%和7.71%-87.80%;②二维距离组及三维体积组少量吸收比、中量吸收比、大量吸收比分别为49%(33/67)、34%(23/67)、0(0/67)和36%(24/67)、49%(33/67)、6%(4/67),两组各吸收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③二维距离组平均吸收率为31%,三维体积组平均吸收率为4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④二维距离组及三维体积组再突出比分别为1.49%(1/67)和0,二维距离组该椎间盘再突出率为12.18%;⑤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5%(17/20),无一例加重或死亡;⑥提示三维体积法是一种较二维距离法精度更高、更适合定量观察突出颈椎间盘体积的方法,可为脊髓型颈椎病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吴彦禹张春霖邵成龙严旭刘小康王永魁李东哲
关键词:内镜颈椎间盘微创
三维体积法评价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后不同退变程度突出颈椎间盘的自然吸收被引量:3
2021年
背景:既往研究认为突出颈椎间盘的自然吸收现象与突出的类型和位置有关,突出颈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是否会影响其发生自然吸收现象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后不同退变程度的突出颈椎间盘发生自然吸收的情况,并分析其特点及可能的机制,为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提供更为合理的策略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行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治疗的5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资料。采用Miyazaki分级标准评估突出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并分组;应用三维体积法测量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突出颈椎间盘的体积,采用吸收率、吸收比评估突出颈椎间盘发生自然吸收的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1)5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54.81±9.76)岁,病程(10.54±8.48)个月,随访时间10 d至76个月;(2)共观察到159个突出颈椎间盘,其中87.42%(139/159)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3)因Ⅰ,Ⅴ级退变组数量较少,不纳入统计学分析;Ⅱ、Ⅲ、Ⅳ级退变组的吸收率和吸收比分别为(40.60±25.72)%、(36.12±18.30)%、(37.49±27.95)%及85.42%(41/48)、89.23%(58/65)、87.50%(35/40),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39个发生自然吸收的突出颈椎间盘中有77.70%(108/139)无退变等级变化,另有22.30%(31/139)发生退变等级增加,其中Ⅱ级变Ⅲ级22个,Ⅲ级变Ⅳ级9个;(5)54例患者疗效优者20例,良27例,可7例,优良率87%;(6)结果表明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后突出颈椎间盘的自然吸收现象与突出颈椎间盘退变程度无关,提示该术式使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同退变程度的突出颈椎间盘均可较早发生长期、稳定的自然吸收现象,有利于提高远期治疗效果,这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依据。
李龙张春霖邵成龙严旭王永魁刘小康李东哲
关键词:内镜微创颈椎管成形术
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诱导"突出颈椎间盘自然吸收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诱导"突出颈椎间盘自然吸收的情况。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36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保守治疗组和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组(CMEL组)。保守治疗组18例,男7例,女11例;手术治疗组18例,男10例,女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应用PACS软件对突出颈椎间盘体积进行测量分析,以一定指标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分别评估突出颈椎间盘自然吸收(RHNP)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23~36.00(17.31±11.19)个月。以5%作为测量误差的标准:保守治疗组与CMEL组突出颈椎间盘的吸收率和吸收比例分别为6.79%±0.66%、36.65%±29.90%及2/18、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保守治疗组和CMEL组突出颈椎间盘的再突出比率分别为64.91%和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保守治疗组和CMEL组优良比分别为13/18和16/18。结论:CMEL术后早期即能广泛"诱导"突出的颈椎间盘发生RHNP,提示CMEL术式可以减少或避免联合一期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从而为CSM治疗提供新的更为合理可靠的策略及依据。
李莹李龙严旭李东哲王永魁董超曹争明张春霖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基于PACS软件定量体积测量“监控”的突出颈椎间盘体积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背景:突出颈椎间盘体积测量数据是定量评估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重要参数,但突出颈椎间盘体积的测量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测量方法不够理想、测量误差范围不明确等。目的:探讨PACS软件测量突出颈椎间盘体积的精确性,为临床观察研究颈椎间盘退变提供可靠精确的测量方法和依据。方法:通过PACS软件对已知体积为5.0 mL的生理盐水多次测量得出误差率,参考该误差率,“监控”分析30例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手术前后突出颈椎间盘的体积变化。试验于2019-09-26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审查编号:2019-KY-274。结果与结论:①对已知体积的生理盐水测量,发现PACS软件测量的误差率为±5%,提示用PACS软件测量突出颈椎间盘体积是一种精度较高且简便易行的方法;②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突出颈椎间盘体积缩小吸收率为5%-100%者有70个,吸收比为76.1%(70/92);体积增大有11个,但增大率均未超出5%;③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突出颈椎间盘体积缩小或消失最早为7 d,最长为76个月;④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疗效为优者11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为86.7%。
张春霖刘洋尚利杰严旭宁永明李东哲董超曹争明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自然吸收
初级纤毛/鞭毛转运系统介导力学反应性信号通路促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2024年
背景:目前已证实力学刺激可以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但其机制未完全明了。初级纤毛是重要的力学感受器并调控TGF-β1/BMP-2/SMAD等多种信号通路,很可能是骨髓基质干细胞力学调控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为对照组、力学刺激组(通过摇床施加流体剪切力学干预)、力学刺激+IFT88沉默组(力学刺激+使用siRNA沉默IFT88表达),干预24 h后,采用q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初级纤毛免疫荧光染色及形态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剪切力刺激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初级纤毛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录激活,提高磷酸化SMAD2/3蛋白表达。siRNA干扰初级纤毛生成后,这一力学反应效应明显减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初级纤毛面积改变比值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录增高比例具有Spearman相关性。结果表明:初级纤毛/鞭毛转运系统介导了流体剪切力反应性的TGF-β1/BMP-2/SMAD信号通路激活,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马占华严旭姜岩曹争明王永魁李东哲杨腾越靳宜楷付苏张春霖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形成蛋白2
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长期疗效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 :评价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扩大成形术(cervical microendoscopic laminoplasty,CME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长期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采用CME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56.0±10.5岁(38~72岁),病程15.0±6.3个月。其中三节段者3例,四节段者6例,五节段者10例,共166个椎板行双侧开槽微型钛板固定。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手术节段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值、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C2~C7 Cobb角)。结果:19例手术时间为49~133min(114.0±19.9min),术中出血量100~375ml(219.0±70.5ml)。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破裂,术后出现低颅压头痛,给予补液及止痛治疗5d后头痛逐渐缓解。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8年,平均7.00±0.76年。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70.0±6.9)%。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值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大(P<0.05),颈椎活动度、C2~C7 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行双侧开槽微型钛板固定的166个椎板中,术后3个月发生骨性愈合有112个,愈合率为67.5%;术后1年发生骨性愈合有122个,愈合率为73.5%;末次随访时发生骨性愈合有128个,愈合率为77.1%。末次随访时微型钛板及螺钉位置良好,无钛板、螺钉断裂及螺钉松动。结论:CME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张春霖魏昱博李东哲严旭徐慧萍
关键词:颈椎病椎管扩大成形术微创
腰椎“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的减压机制
2025年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手术通过“环”神经广泛式切除进行减压及摘除突出腰椎间盘,存在神经损伤造成瘫痪、腰椎失稳、突出复发、椎间隙感染以及邻椎病等多种风险及并发症。目的:提出腰椎“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术,观察这种新术式的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吸收现象及早期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减压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14例,其中对照组81例行保守治疗,试验组133例接受腰椎“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术治疗。试验组术前、术后即刻(7-14 d)及术后早期(1年以上)分别使用MRI图像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的体积变化,CT图像测量腰椎棘突韧带复合体后移距离以及侧隐窝宽度和高度,日本骨科学会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对照组:保守治疗8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71个突出腰椎间盘,平均随访时间(22.7±23.1)个月;171个突出腰椎间盘就诊时及末次随访MRI测量突出腰椎间盘体积分别为(551.6±257.9)mm3和(792.2±330.4)mm3,体积平均增大率为(53.2±44.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171个突出腰椎间盘中有4个发生了自然回缩现象,吸收比为2.3%(4/171),吸收率为(24.5±9.9)%。(2)试验组:13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285个突出腰椎间盘。①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即刻随访,285个突出腰椎间盘中有229个发生回缩,吸收比为80.3%(229/285),平均吸收率为(21.5±20.9)%,显著及完全吸收占6.5%;上腰椎共70个突出腰椎间盘,吸收比为85.7%(60/70),平均吸收率为(23.1±19.5)%,最大吸收率为86.6%;下腰椎共215个突出腰椎间盘,吸收比为78.6%(169/215),平均吸收率为(21.0±21.3)%,最大吸收率为83.2%;上腰椎与下腰椎显著及完全吸收分别占5.7%和6.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棘突韧带复合体
张春霖侯曌华严旭姜岩付苏宁永明李东哲董超刘小康王永魁曹争明杨腾跃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自然吸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