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晶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2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源性
  • 3篇源性
  • 2篇预后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病情
  • 1篇端脑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源性脑梗死
  • 1篇心源性栓塞
  • 1篇医院感染
  • 1篇神经氨酸
  • 1篇神经内科
  • 1篇神经内科住院...
  • 1篇栓塞
  • 1篇情和
  • 1篇取栓
  • 1篇住院

机构

  • 4篇承德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4篇黄晶
  • 3篇侯书敏
  • 3篇张东
  • 3篇张然
  • 3篇李勇
  • 3篇王艳红
  • 3篇韦海燕
  • 3篇李玲
  • 2篇刘亚丽
  • 1篇张宗群
  • 1篇于海洋
  • 1篇齐丽敏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4R危机管理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被引量:49
2017年
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 828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4R组(2015年10月-2016年6月)1 432例和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9月)1 396例;比较两组感染类型、护理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护理投诉、满意率。结果 2 82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4例,感染率为3.32%,其中4R组1 432例,医院感染7例,感染率为0.49%,对照组1 396例,感染87例,感染率为6.23%;4R组的基础护理管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护患沟通管理、药品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组护患纠纷率、投诉率、满意率分别为1.68%、1.40%、97.97%,对照组护患纠纷率、投诉率、满意率分别为6.81%、6.23%、83.02%。结论 4R危机管理能够明显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患者满意率较高。
齐丽敏黄晶张宗群于海洋龙见男
关键词: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满意率
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变化及对病情和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CECI)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对病情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缺血性脑血管(TOAST)分型分为CECI组(n=60)和非CECI组(n=60)。根据入院当天和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情况将CECI组患者进一步分为改善组(n=24)、稳定组(n=26)和恶化组(n=10),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43)和预后不良组(n=17)。对比CECI组和非CECI组患者NT-proBNP水平,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NT-proBNP水平,以及不同预后情况患者NT-proBNP水平;分析CECI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NIHSS和mRs评分的关系。结果与非CECI组相比,CECI组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改善组相比,稳定组和恶化组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稳定组相比,恶化组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NT-proBNP水平与NIHSS和mR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76、0.703,均P<0.001)。结论CECI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同时NT-proBNP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关。
李玲张东刘亚丽张然王艳红韦海燕李勇侯书敏黄晶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病情预后
血清Neu5Ac、S100A1水平与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S100钙结合蛋白质A1(S100A1)水平与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5例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梗死面积将患者分为小/中面积组(梗死直径≤4 cm,97例)和大面积组(梗死直径>4 cm,68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低NIHSS组(NIHSS<16分,108例)和高NIHSS组(NIHSS≥16分,57例)。检测患者Neu5Ac、S100A1水平,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41)和预后良好组(n=124)。采用Pearson相关法探讨血清Neu5Ac、S100A1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小/中面积组Neu5Ac、S100A1水平低于大面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IHSS组Neu5Ac、S100A1水平低于高NIH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eu5Ac、S100A1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01)。预后良好组血清Neu5Ac、S100A1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梗死面积大面积比例、入院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面积大面积、入院NIHSS评分≥15.33分、Neu5Ac≥274.58 ng/mL、S100A1≥5.08 ng/mL是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Neu5Ac、S100A1与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有关,有望作为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潜在标记物。
张东李玲张然刘亚丽张颖王艳红韦海燕李勇侯书敏黄晶栢静
关键词:N-乙酰神经氨酸
老年心房颤动所致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的预后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所致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机械取栓的心房颤动所致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90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73)和预后不良组(n=8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相比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D-二聚体水平显著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2.863)、合并糖尿病(OR=2.113)、基线NHISS评分(OR=1.131)、D-二聚体(OR=1.093)是老年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线NHISS评分预测老年心房颤动所致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9,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6.3%;D-二聚体的AUC为0.851,敏感度为85.9%,特异度为74.0%。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基线NHISS评分和D-二聚体水平是老年心房颤动所致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预后的危险因素,这可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张东张然王艳红李玲韦海燕李勇侯书敏黄晶栢静
关键词:脑梗死心源性心房颤动机械取栓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